这里是月半妈
最近跟家长们聊天,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讨论一下。
01
—
前两天闺蜜聚餐,大家都带着自家捣蛋鬼。有两个孩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个不到2岁,一个已经满4岁。都是胖嘟嘟的小男孩,姑且叫他们“小A”、“小B”吧。
吸引我的,是他们吃饭时的表现。
小A的妈妈安置好他,宝宝椅、宝宝餐、宝宝碗,小A就动手很认真地一勺一勺把饭往嘴里送。可是,小A动作还不利索,经常饭菜洒一地,桌子上、身上到处都是饭粒。小A的妈妈偶尔帮忙拿一下东西,整理一下,却从头到尾都没说什么。
与此相反的是小B。
小B是个活泼惹人疼的孩子,但这份活泼在吃饭的时候却成了困难:小B的妈妈拿着碗跟在到处跑的小B后面,尽职尽责地喂小B吃饭,活泼伶俐的小B跟我们说话,小B妈妈举着勺子跟着小B的嘴转来转去。
小B的妈妈一边喂饭一般止不住羡慕小胖妈妈,说小B在家也是,从来都不肯认真吃饭,跑来跑去,一定要人跟在后面喂才行。
说起来,小B妈妈是一个让我们都很羡慕的“全能妈妈”:善于动手,一个人就能把小B照顾地妥妥帖帖。小B的玩具、衣服、鞋子……任何东西,只要问妈妈绝不会有错。
小A妈妈好像总在忙自己的事,顾不上孩子,孩子吃饭、穿衣、上厕所,通通不管,最多在一旁动动嘴皮子教小A怎么做。小A常常折腾得满头大汗还乱糟糟。
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勤劳的小B妈妈越来越吃力,小B已经习惯了所有事情都都准备妥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
而小小的小A反而自理能力超过了比自己大的小B。
02
—
跟同事聊天,她忍不住倒苦水,自家孩子从前一直大家羡慕的“天使宝宝”:睡觉香甜不闹人。可是最近回老家跟姥姥睡了一段时间,回来后不知道怎么了,频繁夜醒,有时候还会哭闹。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任何问题……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实在忍不住的姥姥从老家来帮忙照顾孩子。
跟姥姥一起住了一段时间后,同事发现,姥姥睡眠浅,晚上每次宝宝动一动、哼唧一下,姥姥就会爬起来,拍拍宝宝,哼一段儿歌,但常常适得其反,有时宝宝反而会清醒,直到姥姥起来哄睡,宝宝才会安静下来。
同事查了很多资料才发现,自家宝宝和大多数孩子没什么不同,事实上,睡眠就是分深浅两个阶段,进入浅睡眠阶段时,宝宝就会有翻身、哼唧等情况,看上去好像马上要醒来,但一般来说,孩子会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再次进入深睡眠。
为什么最近宝宝就是做不到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在某些条件下才能入睡,比如在姥姥或妈妈的怀抱中,或者一段儿歌的陪伴等等。
所以,宝宝一旦醒来,就需要同样的条件才能再次进入睡眠。
而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姥姥一听到宝宝稍有动静,就急忙爬起来看,动手拍一拍。其实,这时宝宝还没有完全醒过来,姥姥的这种做法非但没有给宝宝信心,让宝宝再次自主入眠,反而因过早介入,让宝宝失去了自主入眠的机会。
这就造成宝宝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依赖。
最后心力交瘁的父母只好忍受频繁夜醒的折磨。由一开始偶尔的特殊照顾,渐渐发展成了习惯,最终导致越来越难以走出的恶性循环。
03
—
前两天我在诊室跟随医生看诊,遇到了这样一个小朋友:
想要任何东西,都会指着它大喊一声“爷爷”或者“奶奶”,然后就是一长串的“婴语”:啊啊啊、嗯嗯嗯……
爷爷奶奶呢?则忙不迭地帮孩子拿:“想要苹果了是不是?爷爷帮你削好了吃呀!”“想要小恐龙啊,奶奶去帮你拿……”
医生问诊的时候,每当问小朋友多大了,喜欢做什么,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爷爷奶奶都会忍不住代答:3岁啦,最喜欢看汪汪队,今天吃了小饼干……
可是,爷爷奶奶带孩子来看医生,最大的担心就是,跟同龄的孩子相比较,自家孩子的语言发育看起来有点晚,是不是有点语迟。
爷爷说,孩子已经3岁了,都只会常见的“爸爸”、“妈妈”、“饭”等词汇,甚至直接用动作代替说话。但家里人说什么他都能听懂,他想做什么也都能让家里人明白,但就是不说话。
“比如孩子想要拿什么东西,可能就会指着这样东西‘咿咿呀呀’一会,我和他奶奶马上就能明白原来是想要这个呀!有时候,连孩子吃水果是想削皮吃还是带皮吃都能听明白! ”爷爷看起来有点小小的骄傲。
但医生的一席话却打破了爷爷的骄傲:
学说话除了与宝宝发育状况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他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
家长勤与宝宝说话,引导宝宝将动作和语言结合,宝宝接受到语言的刺激,自己的语言能力才会有所进步。
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拒做宝宝的“翻译家”,而是引导孩子说话。
比如,宝宝指着苹果“咿咿呀呀”,家长可以拿起苹果说:“这是苹果,红色的、圆的,‘苹果’……”;然后再拿起香蕉说:“这是香蕉,黄色的,来,说‘香蕉’……你想要的是哪个呀?”
只有多次刻意尝试,诱导宝宝学习名称、动作,进而描述事物和事件,这样,才能慢慢引导孩子真正学会自主表达。
家长看似态度很积极,但动作很“懒”,实际上是在使用技巧诱导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
04
—
我们在游乐场、公园等地方,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些小朋友看见几个小朋友在玩,也想参与,可是,难免有点害羞……
完美的勤劳妈妈可能会这样做:“宝宝想跟小朋友玩吗?来,妈妈带着你去!”
而一些“懒妈妈”反而会这样“应付”孩子:“宝宝想跟小朋友玩吗?那就去吧!不用怕。”
但事实上,事事带着孩子去,事事替孩子出头,生怕孩子把事情搞砸了,反而让孩子失去了锻炼自我的机会。
害羞的孩子仿佛与永远害羞,大胆的孩子好像试过一次就永远大大方方的。
其实,失败也是孩子总结经验的机会,跟其他人“搭讪”多了,胆子也就大了,就算妈妈不在身边,也可以跟其他小朋友玩成一团。
05
—
你发现了吗?这些故事都有两个共同的角色:勤劳的家长VS“懒”家长。
当然,无论是哪种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没有根本性的错误。但就是这一点点的依赖,让人难免担忧,毕竟孩子的成长,往往就在这一点一点的细节当中。
奇怪的是,事事做到完美、尽心尽力的家长,很容易养成孩子依赖的性格,反而是看起来不那么完美,如果打分可能只能得70分的“懒”家长,反而孩子更加独立,评分更好一点。
从源头上来说,整个环境对“亲子关系”、对“陪伴”的强调,使得许多家长不自觉地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责任。
这当然是好事儿,我们越来越重视“陪伴”的力量了。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很多家长又很容易失去适当的度,把原本应该由孩子探索尝试的责任也揽到了家长身上。
有的家长可能奇怪,这么小的孩子,也需要提责任吗?
答案是:成长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的过程,让自己学会成长,就是孩子的责任。
家长和孩子之间必须竖起清晰的“边界”,这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因为孩子最终还是要成为他自己,需要从父母这里分离出去,从安睡整晚,到自己吃饭、穿衣,到开始上幼儿园、小学,“分离”的过程也应该是在不断加深。
孩子会越来越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情。
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资源,但不确保他必定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其实只要尝试几次,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孩子自己处理他自己的事情,状态和结果都挺好的呀!甚至还会出现之前没想到的新可能。
事实上,真正的“懒”家长反而更累。“懒”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万事不管,而是教会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这往往反而更麻烦。
总有家长觉得孩子自己做事太乱、太慢,而自己动手的话会快很多,尤其是自己有急事的时候,难免会觉得孩子耽误时间。
如何教会孩子的同时平衡正常的生活?如何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同时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跟孩子划清“边界”意味家长要付出更多的细微的努力。
这些努力,也许我们看不到,也许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它们真真切切地发挥着作用,守护着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