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越来越暴力?美国教授说其实我们一直都理解错了

作者:外滩教育 08-17阅读:760次

看点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这是一个千古难题。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还是讲各种道理教育他?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小马君分享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心理学教授的研究,刷新了对这类孩子行为的认知:1.喜欢打人的孩子大脑与众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因而也要用不同的方法。2.孩子打闹的机会太少,社交性不够反而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文中,两位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值得一读。

本文转载自常青藤爸爸(ID: ivedad_ivydad)

文丨小马君 编辑丨黄晔

类似的问题常常使得许多爸妈深感智商和情商捉襟见肘,头疼又尴尬,而这也是幼儿园老师每天都要面临的挑战。坐视不管吗?批评教育吗?搓衣板伺候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吗……

以上这些要是管用的话,就不会“暴力小孩无穷尽也”了!

小马君最近偷师了两位教育界的高人,最终他决定以后要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付”自己幼儿园里这些爱打人的小孩。

我没听错吧?!对于爱打人的小孩,还鼓励大人再“打回去”?

别急,妙招还是歪招,看完他的分享,你就知道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各位爸爸妈妈和老师们解决掉这个千年大难题。

关于孩子打人,爱使用暴力、好攻击的行为,我之前也写过一些,比如《孩子打人的问题,美国幼儿园是如何处理的?》。而最近在网上连续听了两位美国学者的讲座之后,对这个问题我又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想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本文干货

❶ 表面上同样的暴力,背后隐藏了不同的原因——小小“疼痛无感”型 和“侵犯过度型”施暴者需要家长不同的教养对策

❷“强扭的瓜”不仅不甜,还有害!不要逼迫孩子妥协

❸多带孩子“打闹”,他们才会懂得分寸在哪儿

一个孩子是如何变得暴力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alina Michalska 在一次Ted演讲中说到,因为一次被歹徒意外袭击的经历,让她对于人为何会产生暴力,甚至走向犯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Kalina Michalska教授

她开始研究那些暴力的孩子的脑部图像,想要找到暴力背后的秘密。

结果真让她发现了!

暴力背后的秘密

研究人员发现,习惯暴力的孩子早期的脑部图像中可以清晰看到,其脑部结构与正常孩子不同,而成人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这种先天缺陷会日益加剧或者逐日消隐。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不同人的脑部的应对差异,那就不难理解暴力行为背后的原因了。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Kalina Michalska教授在演讲中展示的人脑差异图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向普通人和暴力者同时展示一组非常痛苦的表情以及视频片段,接着马上用MRI核磁共振机器分析他们的脑部图像。

实验结果:

上为第二组,下为第一组

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呢?

它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真相:表面上同样的不可理喻的暴力行为,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拿欺凌同伴这种暴力行为来举个例子。

暴力逻辑①:暴力者自身本就对于疼痛无感。

对于同样的暴力行为,如图中红色部分所示,有种人实施暴力的背后原因是其本身就对于疼痛无感。这类暴力者,越是暴力,越是无法感知欺凌给别人带来的痛苦。

暴力逻辑②:暴力者对普通侵犯会产生过度反应。

另外一种暴力者产生的原因就是对于普通侵犯过度反应。如上图中黄色部分所示,这类暴力者的过度反应越大,就越加暴力。比如:别人可能只是开玩笑的一句话,“我觉得你的裤子好土啊”,暴力者大脑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继而内心感到极度痛苦。为了予以还击,他会过度反应,甚至采用欺凌同伴的手段。

Kalina 教授说,虽然我们看到的最终呈现出的暴力行为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不先去分析施暴者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很容易使用错的方法,让暴力愈演愈烈。

“疼痛无感”型施暴者的应对方式:多鼓励

针对那些大脑对于“疼痛无感”的施暴者,使用惩罚都会无济于事,反而一些奖励的机制可能会对他们有效。比如鼓励他们做一些正向的行为,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些暴力者比起“侵犯过度反应”型会更加难改变。

“侵犯过度反应”型施暴者的应对方式:多共情

针对“侵犯过度反应”型的施暴者,需要父母更好的教养技巧,比如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被爱,并且对他们平时的需求更加敏感。我们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即使你觉得“这都不是事儿,你怎么这么矫情?”你也要学会说,“虽然我没法帮到你什么,但是我能够感受到你的痛苦,我愿意陪着你。”

这场Ted演讲的最后,Kalina总结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她说减少孩子暴力最好的方法就是:

Keep our minds open. Make our kids feel understood and valued.

保持开放的胸怀,让我们的孩子时刻感受到被理解,且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如果说Kalina的演讲刷新了我对于暴力的认知,那么加拿大多伦多心理学教授Jordon Peterson的课堂实录则给出了更加具体的应对方案。

该如何面对“暴力小孩”?

为什么有些孩子暴力,可是从小依然人缘很好?

Jordon教授抛出的这个问题让人非常震撼!通过他的研究发现,其实大部分孩子在2-3岁左右都会经历一段疑似“暴力期”,比如一言不合就扔玩具,或者喜欢打人。但是奇怪的是,到了4-5岁,其中一些孩子会没有朋友,另外一些却依然人缘很好。对于这些没朋友的孩子长期追踪,发现他们最后会一路被同伴拒绝,变得越来越暴力,最终可能会产生反社会的行为。

逼孩子妥协,后患无穷!

他把这些从小有些暴力的孩子分成两个维度去分析:

❶ 妥协程度

❷ 社交性程度

然后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不愿意妥协”但是“社交性程度很高”的人,虽然他外表看上去也有点暴力,但是会有很大的成就,比如美国总统川普。

其实川普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妥协程度低”但是“社交性程度高”的人

但是,一个“妥协程度”低、“社交性程度”也低的人,就会产生大问题了——他们容易变得越来越暴力并且无法自拔。

因此这位教授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不能只在“妥协性”上教育孩子。比如:学校教孩子一系列的技巧去妥协,玩具应该要分享,各种套路逼迫孩子说对不起等,这并不是正确的指导方向,而应该在“社交性”上多花心思。

暴力背后的解决方案

Jordon教授认为,大部分暴力的孩子背后的实质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和人社交,并且对于自己“下手轻重”没有任何感觉或者没有分寸。

因此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并在里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去感受到自己攻击别人时的轻重程度以及界限,以免杀伤力过大而导致所有同伴都对他避之不及。

他说,之所以孩子现在越来越暴力是因为他们“打人”的机会太少了,家长需要在家里为孩子创造这种机会。

在玩耍中,允许孩子“打闹”尺度大一些,同时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不同力度造成的感受,并且明确如果要与别人有肢体接触的时候,界限在哪儿。

那“打闹游戏”到底怎么做呢?给大家演示几种:

(常爸提醒:有些动作看起来简单,但是做的时候对家长的运动能力/肢体把控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模仿时请小心。)

❶ Airplane 1 – 2坐飞机

用双腿夹住孩子,并且双腿蹬着孩子的肚子向上抬,并且慢慢向下移动。可以让孩子上升很高,他们会非常兴奋。美国也把它叫做“tummy time”(肚子时间),这个动作对于孩子的vestibular sensory前庭感知也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❷ Clique de Soleil 后空翻

让孩子抓住成人的腿,通过成人腿脚的配合帮助孩子完成空中的“后空翻”,让他们感受一下360°翻转身体的感受。

❸ Squishes! 咯吱咯吱

这个“打闹游戏”非常容易逗笑孩子,建议可以在他们睡前做。让孩子们先躺在床上,然后大人压在他们身上俯卧撑。也可以让孩子们倒数五下,数到零的时候再压到孩子身上去。这样他们可以感受到被压的感觉,也能让他们咯吱咯吱笑个不停。

❹ Water Skier 滑水

这是帮助孩子练习平衡的好游戏。让孩子站在你的双腿上,双手紧紧拉着你并且保持身体笔直的状态,然后孩子可以后仰和前倾,就好像在滑水一般。

❺ Mom's Favorite Boots 妈妈的靴子

孩子们可以抱住爸爸妈妈的腿,然后成人可以试图向前迈步,并且让孩子挂在上面。这个动作会让孩子非常兴奋,对父母而言也是非常好的体育锻炼。

❻ Grab It ! 抓住他!

在地上放个沙包或是其他小物件,成人可以坐在沙发上,让孩子试图伸手去够。同时拉住孩子的一条腿轻轻往回扯,为前行增加难度。这是让孩子感受拉扯的力度,同时也是锻炼他对于一个目标的不懈追求。

以上几个动作看着相对静态和温柔,是因为它只是起一个示范演示的作用,我知道实际玩耍中你们一定会玩得非常high的!而且释放精力的同时,他们也会在这种需要对抗的身体游戏中更好地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力量,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完整视频请戳下方:

常青藤爸爸(ivedad_ivydad)由耶鲁毕业、在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工作多年的奶爸创立,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

外滩教育与台湾语文名师陈丽云

她也是港、澳、台等地教材编写专家

推出秋季学期

《魔法写作班》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点击,进外滩教育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