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发脾气时 胡可的做法值得广大父母们学习

作者:兔兔嘟嘟 08-24阅读:1062次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遇到孩子发脾气的情况,当孩子要发脾气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在最近播出的《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四位明星妈妈正带着宝贝们吃大餐。

面对丰盛大餐,胡可的儿子小鱼儿心心念念的却是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妈妈现在、立刻、马上把新玩具组装成“机器人”。

遭到妈妈的反对后,小鱼儿立马送上了“鱼式怒目”,一场暴风雨眼看就要来临了。

看着发脾气的儿子,胡可温和而坚定地说:“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当小鱼儿因无法带走心爱的玩具而崩溃大哭时,胡可说:“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现在拿不回家你心里有点难过,但是这是规则……”

当小鱼儿从水堡里出来因害怕而哭泣时,胡可说:“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在整档节目里,但凡小鱼儿闹情绪,胡可必定第一时间送上的“我知道”句式。简单的一句话,代表着你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他内心正在发生什么。

“我知道”三个字,意味着接纳和共情。一个好妈妈不是在孩子情绪爆发时责备他,或用更大的音量压制他,而是应该第一时间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01

别对情绪崩溃中的孩子讲道理在幼儿园门口遛弯,恰巧遇到小朋友们放学。有个小姑娘看到有小伙伴在吃雪糕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吃雪糕。”

妈妈:“你最近有点咳嗽,不能吃雪糕。”

女孩:“能吃!能吃!就要吃……”

这个妈妈没有妥协,小女孩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妈妈气急败坏地说:“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你就坐这儿哭吧,我走了!”

话音未落,妈妈气冲冲离开,只留下原地哭泣的孩子。路过的一位大妈好心“劝”孩子:“快追你妈吧,你妈不要你了。”

听到妈妈不要自己的话,女孩迅速爬起并大哭着向妈妈离开的方向跑去……

不被理解和接纳的孩子真可怜!

“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这是我们常常用来责备孩子的理由。

但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大事,什么又是小事呢?在炎炎夏日,孩子万般渴望却得不到自己想吃的雪糕,对她来说,这就是一件大事。

如果那位妈妈能够这样和她的孩子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想吃雪糕,这么热的天吃根雪糕,冰冰凉凉的一定很舒服,可是你现在有点咳嗽,我们改天再买好吗?”

在第一时间得到妈妈爱和接纳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妈妈的“拒绝”。

如果接纳没有发生,妈妈讲的所有道理都会被孩子的情绪屏蔽。因此,对正哭得昏天黑地的孩子讲道理,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儿。

脑科学研究发现:情绪系统先于理智系统发育并成熟。也就是说人类的“情绪脑”要比“理智脑”优先发育。当孩子情绪爆发时,他弱小的“理智脑”完全管不住强大的“情绪脑”。

儿童的情绪和大人的不一样。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直接,且是通过行为来表达的。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的情绪和大人的不一样。

作为成年人,我们常常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强加在孩子身上,殊不知孩子感受到的世界和我们的并不一样。

02会接纳情绪的父母,常常将孩子逼向崩溃今天早上,同事一上班就红着眼睛跟我们倒苦水:青春期真是太可怕了,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居然对自己说,再也不想当她的女儿了!

原来,同事在收拾女儿房间时,无意翻到一本素描集,整整一本画的都是女儿班上同学的肖像。怪不得女儿最近上课不专心、写作业打哈欠。

同事很生气,女儿放学回来刚进门,她便单刀直入展开犀利的思想教育:“你马上就初三了,学习那么紧张,作业都做不完,还天天整这些没用的事!”

女儿也不是好惹的,立即从一脸懵圈切换到战斗模式:“谁让你翻我东西的?经过我允许了吗?这些怎么没用了,你就知道成绩!到底我重要还是成绩重要!”

母女俩越怼越起劲,最终,这场争吵在女儿“不认妈妈”的狠话中悲伤收场。

同事想不明白,原来那么乖巧的孩子去哪儿了?怎么突然感觉换了个人?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当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少年说》中有位名叫袁璟颐的孩子,鼓起勇气向自己的母亲呐喊:不要再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了!

孩子拼尽全力只是想告诉妈妈:你看看我的优点吧,看看我的努力吧,我很痛苦啊!

然而面对孩子发心的呐喊,妈妈完美地避开了重点,她给孩子的回应是:我知道你很棒,但是第一、第二、第三……

“我知道”很短很敷衍,“但是”很长很具体!

孩子长期被压抑的情绪,在即将崩溃的一刻依旧没有被接纳和认同。

在今年六月,安徽滁州一名十四岁的花季少女就因考试失利,与父母发生争执而选择了跳湖轻生。

暂且不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父母能够在第一时间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结果可能会很不一样。

当孩子被负面情绪包裹时,父母所有咄咄逼人的说教,都会成为压在孩子濒临崩溃神经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情绪看不见,但不表示不存在。

父母与孩子的“作战”,其实多数时候都是与孩子情绪的较量。这些情绪,很幼稚却充满力量,父母若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它便会冲垮你的防线;父母若能开渠疏导,它便会成为灌溉亲子关系的养料。

03永远保持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姿态作为父母,我们有一项挑战就是: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帮助孩子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发飙时,他也不明白自己正在经历一种怎样的情绪,而家长要有和孩子共情的能力:

“我知道你没有考好,你也很生气……”

“我知道你的朋友离开了,你有点难过……”

“老师今天的评价并不准确,你很委屈吧……”

孩子首先要学会认识到情绪,然后才能正确地表达情绪。当孩子的情绪无法排解时,父母要充当孩子的“情绪管理师”,陪孩子一起打打球,看场电影,听听孩子喜欢的音乐,和孩子一起找找适合他的宣泄方式。

所有不伤人伤已的宣泄方式都是可行的,在引导和陪伴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当然,在安抚和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也别忘了一个词:温柔的坚持。

这里的温柔,指的是面对孩子的情绪要温柔以待,无条件接纳,但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必须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为人父母,我们都曾对身边的小天使许下过“永远爱你”的誓言。

永远有多远?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跨度,更重要的考验是,当你的小天使转身就化为小恶魔时,你还能不能控制好情绪,接纳那个“不可爱”的他?

会发脾气,才是孩子真实的表现。

当他发脾气时,让我们蹲下来,以接纳的姿态,耐心地看看孩子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告诉他:孩子,在爸妈这里你是可以犯错的,你的委屈是可以流露的,你的感受我们正在尝试体会,你的内心我们能懂,我们始终是站在一起的。

04尽量带孩子去一个安静的、人少的地方当孩子发脾气时,有的孩子会乱踢东西、乱打东西,所以父母应该保证周围有安全的环境。

比如暖水瓶放到高处,碗筷都收拾好,没有刀具摆到旁边。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和其他人的安全了。

当孩子在户外发脾气,家长最好带孩子去一个安静的、人少的地方,这样教育孩子比较方便,以防有的孩子在人多时候涨势气,敢和妈妈顶嘴。

人少的地方,家长教育孩子也能放得开,在训斥孩子时,可以避免了在公共场合让孩子难堪的情况了。

05不要给予过分严苛的惩罚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给予严苛的惩罚不是一个明智的主张。原因如下,举例说你的孩子正在生气,他正发脾气对着你大喊大叫。

你一直跟他说,“如果你再不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我就没收你的游戏机一个星期。

好吧,现在是两个星期了、现在是一个月了、你还想要继续吗?”但让你失望的是,你的孩子坏脾气持续升级,你越是想要通过惩罚让他停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就表现的越糟糕。

对于这种惩罚,有一个术语叫做“后果堆叠”。其实这种情况下真正在发生的事情是父母的情绪正在失控。

能够理解当孩子烦躁的时候父母真的很难容忍,但你需要试着问自己的是“我到底想要我的孩子学会什么?”答案或许是“我想让他学会,每次当他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应对。

我想让他学会当他烦躁不安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些合适的方法可以让自己从这种情绪中抽身的”。

父母最糟糕的应对方式莫过于让自己也加入其中,最终把自己也搞得烦躁不安。

对孩子看似永无止境的严酷惩罚并不有效,只会让他在那个时候更加生气罢了。

06溺爱不可取 不要轻易给孩子让步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给孩子让步,比如孩子非要一个超大的变形金刚,然而家里已经有了。

如果父母做出让步,满足了孩子,那就麻烦了,孩子会变本加厉的提出要求,发脾气会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会让父母越来越难以管教孩子。

因此该坚持就要坚持,不该买的东西不能买,不能纵容孩子发脾气。

很多喜欢发脾气的孩子,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特别是爷爷奶奶,凡事都依着孩子,让孩子养尊处优,一旦不顺他们的心意,孩子就会哭闹发脾气了。

所以要注意隔代教育的弊端,应该自己抽出时间带带孩子,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扫地、擦桌子等等。

这样父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让孩子知道事情的对与错。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兔兔嘟嘟”)

关注微信公众号:兔兔嘟嘟(ID:tutududu_),我们每天推出实用、有趣的儿童故事和专业、前沿的育儿资讯。每晚八点与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