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项能力,孩子的人生可好不到哪儿去,家长们可要“忍得住”

作者:育儿秘籍 09-14阅读:424次

文|文儿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早上能按时起床,洗漱好背着书包等着爸爸或者妈妈送自己去学校,下午放学之后,可以做到先把当天的作业完成,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睡觉前把第二天的需要用到的课本装到书包里,避免第二天早上自己手忙脚乱地收拾。

这样的孩子也应该现在每个家长所期望的吧,这样的孩子正是自律的一种表现,没有这项能力,孩子的人生可好不到哪儿去,家长们这时可要“忍得住”。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要“忍得住”

自律这种能力,在孩子3岁左右所表现出的“秩序敏感期”中就有所体现,在这一时期孩子心中会有一个明显的“秩序”的概念,就比如,和爸爸妈妈出去玩的时候,如果平时是妈妈在他的左手边,爸爸在他的右手边,突然有一天不是这样了,孩子会让你们换过来。

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能更好地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

教育者本身也要“忍得住”

俗话说的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一样适用,这也是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有的自觉。如果在实行的过程中,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会按所说的去做,那么作为一个被教育者,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放松下来,学着自己的教育者破坏规则,到了最后对孩子根本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面对孩子的示弱要“忍得住”

在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时候,通常孩子还小,在心里很难抵挡得住自己的欲望,想要破坏掉所定下的规则,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哭、会闹、会在你的面前撒娇,这个时候,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变成“铁石心肠”,不是说孩子所求的不给,而是要给孩子树立好自我管理的意识,做好的约定,不能轻易妥协。

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

这其实是一种奖励措施,也是对孩子做好一件事的肯定。比如说你和孩子约定,今天放学写完作业后,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孩子做完作业,在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后,按时关了电视,这时候,我们要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表扬,孩子的得到了激励,自然会将这个习惯保持下去了。

你的孩子都有哪些自律的习惯呢?

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性格发展、家庭教育、双商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