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抗父母”!2-5岁一肚子“坏水”,打压让多少孩子丧失天性

作者:可馨育儿 09-24阅读:2537次

幼儿3-4岁时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大人对他们的安排和指挥出现更大的选择性,所以,常会表现出让父母感觉任性的性格,父母说一,他们说二,你要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宝宝出现这样的“闹独立”,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父母也不必过于奇怪。

孩子“反抗父母”!2-5岁一肚子“坏水”,打压让多少孩子丧失天性

若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失当,也许会出现逆反心理。身为父母,总是想方设法教育孩子,想让孩子听从自身意愿,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有些小宝宝喜欢反抗,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却被大人判断为叛逆。事实上,宝宝反抗只是自身的一种心理表现。虽对小儿有一定的不利因素,但是,利大于弊,那么反抗心理比较强的孩子,往往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勇于宣泄内心的不满情绪,不愉快的事情不会长留内心。也不会产生畏缩和压抑心理,通常,他们会以反抗的言行维持内心的心理平衡,所以,也可以保持心理的健康。

父母不必要求孩子的服从自己,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压抑。也不要总感觉好孩子总是听话的。经常反抗的孩子,常常也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奇思妙想,只需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将会大有可为。这类孩子85%会成长为具有判断力、意志坚持的人。而反抗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可以自身意志做事。过分服从的孩子,也意味着缺少创造力。

父母经常不允许孩子反抗,反而是对其天性的扼杀。2-5岁的幼儿是自我启蒙期,孩子已经可以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观察外界事物了,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考虑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宝宝出现反抗,事事压抑,反而限制孩子的自由发挥和自发性形成的思想。孩子出现反抗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功成,显示了宝宝好胜心强烈、自我意识感强、有胆识、敢于向前冲。宝宝的反抗心理也囊括了很多积极心理的成分。所以,父母要细心发觉宝宝的反抗心理的开拓意识和创造性,并进行适当、合理的引导。多鼓励好的方面,对于不好的一面,善加疏导,千万不要事事打压,扼杀孩子的天性。

宝宝出现逆反心理,是大人教育不当的展现。大人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际的家庭教育上,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年龄特征、身心发育水准并不十分了解,对孩子提出不合适的要求,有的对孩子要求过高,让其负担过重。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方向过早制定,强制孩子早早地进行专业训练。有的父母对孩子没日没夜的唠叨,那个要这样做,这个要那样做,父母的话就像蜜蜂一样在孩子耳边“嗡嗡”乱叫,令其厌烦,并产生厌烦心理。也有的父母脾气暴躁,心烦时还对宝宝拳脚相加等。而另一些父母以孩子为核心,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的事情事事包办。宝宝之所以出现反抗心理,正是由于父母以上弊端引起的。父母教育方式和手段没有顺应宝宝天性,自然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和抵触心理。孩子的“异常举动”是事出有因的,父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孩子常与父母老师针锋相对,宝宝在无理取闹时,也不可任其自然,管教孩子也不可打骂孩子,需把孩子反抗的原因找到,父母要耐心教导。

面对宝宝的逆反心理,你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给大家。可馨育儿,一个有温度的自媒体。本平台提供的科普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问题,或喜欢我们的育儿知识,记得收藏关注分享哦,你的关注,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图片来源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