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星家的娃口齿伶俐?妈妈的做法影响孩子一生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11-07阅读:4564次

作者:胡小喵(富书签约作者)

《想想办法吧,爸爸》可谓一波三折,档期一再更改,到现在大家还未看到正片。

但是预告片一播放,大家就被戚薇的女儿Lucky迅速圈粉。

刚三岁的小孩,不仅口齿伶俐,古灵精怪,而且思维敏捷,有礼貌,又活波,完全是一个小大人,完全征服了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心。

问她爸爸妈妈叫什么时,说爸爸时,很认真的样子:“李承铉。”

到妈妈时却回答是:“戚哥。”

主持人逗她:“两个男的”。

她很认真的说:“戚哥是女的,是妈妈。”

节目中的小Lucky在爸爸妈妈面前就是一个小话痨,在接受采访时,不仅特别会说话,表达能力也满级。

对于这样的萌娃,网友更是难掩喜爱之情:

口齿伶俐,古灵精怪太可爱了。

哇,才3岁,表达能力好强啊。

看完别人家的娃不到三岁就能自我介绍,口齿伶俐,然而好友却郁闷了。

为什么人家说话如此厉害,而我家娃也3岁了还不能清楚的喊出“爸爸、妈妈”,为什么差距这么大?难道人家有钱有颜天赋还极好?

其实她忽略了孩子语言发展关键期的重要性。

0-6岁是孩子学习言语的关键期,要想孩子学会语言表达,我们不能忽略这个阶段的适时引导。

孩子之间的差别,藏在会不会说话里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

可见语言发展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

刚出生的小宝宝饿了、尿了、拉了怎么办?

他天生就会通过哭让你照顾他。

随着他长大,好像光靠哭已经解决不了他的需求了。

他感觉无聊了,他感觉被忽视了,想求关注。

他就开始模仿你说话的模样。

有次葫芦娃看到邻居,距离较远,她大声喊了句“爷爷”,可是当距离近了,她竟然改口了,喊了“叔叔”。

别提邻居有多高兴了。

歌德就曾说过:

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

不仅如此,孩子的语言表达里还藏着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是说人小鬼大嘛,他们也有很多情感。

曾看过一个视频,他妈妈一唱到“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小宝宝就会皱眉哭泣,表现很伤心的样子。

随着宝宝的长大,他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今天她很开心,今天她有些生气。

是不是很纳闷为什么别人家的娃2岁就可以毫无障碍的适应集体生活,而有的三四岁了却不能适应幼儿园?

差别就藏在他们会不会用语言表达里

小不点儿听不懂,说了也白说?

每次带葫芦娃在小区玩,都会遇见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她会摸摸葫芦娃的小脸蛋,说:“妈妈,妹妹好可爱呀,你也给我生个妹妹吧。”

每次老远就能听到她给你打招呼:“阿姨好,笑笑妹妹好。”

有时还会主动的跟你聊天,她去哪里玩了,有什么好玩的,竟然还会邀请葫芦娃去她家玩。

真不敢相信她也就3岁,还没到上幼儿的年纪。

别人家的口齿伶俐,自家的连话都不会说,为什么?

1、是家长忽略了孩子语言表达的需求。

他们不愿意和小孩子交流,总认为小不点的娃,能听懂啥,说了也白说,还浪费力气。

2、是家长替代孩子表达,让孩子错失说话的机会。

就像小宝宝想要喝水,指着水杯,还没说,这时大人直接把水杯打开给孩子喝了。这就错过宝宝学说“喝水”的词语了。

3、是父母总想纠正宝宝发音错误,暗示他的失败,以至于他不愿开口说话

宝宝刚学说话时,总会口齿不清,比如叫姑姑时会叫成“猪猪”,然而父母总去纠正她的发音,告诉她“错了”。

孩子在学说话期间发音准不准真无所谓,我们所做的就是鼓励她开口说话,毕竟说比不说好。

她想叫“姑姑”,结果叫成“猪猪”,无所谓呀,我们对她说:“对的,叫姑姑。”

因为在正常的交流过程中,她自然而然的就会学会如何正确表达。

鼓励她开口说就已经迈向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语言的学习发展本身是一个社交的过程,还需要我们和他进行互动交流。

正常的孩子在聋哑家庭,即使每天看电视,但也很难学会说话。

当然也有人说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是会遗传的,你看乐乐家里人都比较沉默,不爱说话,所以他也不说话。

大人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给宝宝语言刺激太少,导致他没有机会进行模仿学习,当然他表达能力就欠缺。

如果你试试,让乐乐和一个话唠的人一起生活,没多久,乐乐就会变成“小话唠”了。

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不跟她说话交流。要知道小不点儿虽然小,即使不懂,但人家天生会模仿呀。

所以话说了可不白说,多说,多交流,娃自然就能明白学会。

想要孩子变得口齿伶俐,秘诀在此

想自己的娃变得和明星的娃一样口齿伶俐,古灵精怪吗?

最大的秘诀就是:多重复、多交流,说说说,喋喋不休的说。我们又该如何实现呢?

1、鼓励孩子跟同龄人交流

当孩子进了幼儿园,就会发现宝宝怎么突然间学会说那么多话了。

孩子需要融入同龄人的圈子,毕竟同龄人才不会有代沟,能互相听得懂。

孩子语言的习得是可以模仿学习的,在跟同龄孩子的交流玩耍过程中,他就能学会其它小朋友的语言,甚至还会有创新。

2、家长经常和孩子对话交流

美国儿科协会就认为为了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我们要多和他们对话交流。

对于孩子的需求,其实他们不需要说出来,我们就能明白。

比如孩子手指着苹果,我们可以问:宝宝,是想吃这个吗?这个是什么呢?

要让宝宝自己回答,虽然他不懂,但是只要开口就已经成功了一步。

就像戚薇和Lucky聊天,比如小小的她想要妈妈的化妆品,Lucky的提问戚薇都会以成人的话语去回答,而不是敷衍了事。

3、耐心的等待,孩子慢慢来

父母在面临孩子学说话的阶段,总是缺乏耐心,恨不得替她说完。

有时候我们在遇到小孩子,问她:“你今年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呀?”

孩子在思索如何回答,支支吾吾的正要说出答案时,竟然被父母截胡了。

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变成你口中的模样:“这孩子害羞,都不知道回答,也不知道叫人。”

足够的耐心,让她慢慢来,她也会逐渐变成爱说话,口齿伶俐的孩子。

作者简介:胡小喵,富书签约作者,心理咨询师,家有二宝,致力于儿童营养与心理教育,但愿每个人都能幸福一生,微博@笑笑葫芦娃。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