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引发的惨案:青春不一定狗血,但成长充满苟且

作者:尹建莉父母学堂 12-13阅读:5469次

昨天去看了《狗十三》,放映结束后的影院里出现两种极端。

左手边同去的朋友哭掉了假睫毛,而右手边的女孩正在跟男朋友闹情绪,问他为什么要看这么矫情的电影。

“因为一条狗闹得天翻地覆,还想要家人为她做到什么地步?”

听到这话,一方面为她感到幸运,因为未曾经历过电影中的驯服,无法感同身受。

却又感到悲哀,原来,把孩子的内心世界剖开放在眼前时,依旧有那么多人不在乎。

被一巴掌治好的“叛逆期”

电影里的女主角李玩只有十三岁,在家人眼里她“叛逆”的不得了。

吃饭时要看电视,英语偏科却偷偷报名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找一条狗大半夜跑出家门,甚至拎着酒瓶回家。

家人跟她讲道理后无果,在李玩晚归的一天,父亲用暴力制止了这一切。

一夜之间,李玩的“叛逆”被父亲一巴掌治好了。

她不再执着于找到那条名叫“爱因斯坦”的狗;她能一口喝光觉得反胃的牛奶;她放下最爱的《时间简史》,开始死记硬背英语单词。

站在家长的立场看,是孩子听话了。如果从李玩的角度呢?

父母离异后,把她养在爷爷奶奶家,很久不来看望一次。
奶奶清楚她不能喝牛奶,依旧把满满的一碗牛奶端给她。
她看着电视里《锵锵三人行》的讨论,爷爷在旁边抱怨着节目内容没用。

而此时,她所有情感的寄托“爱因斯坦”丢了。

全家没人想着把狗找回来,而是递给她一双轮滑鞋,给她讲道理:“你长大了,你要体谅家人,爷爷不是故意的。”

后妈给她买了一条新狗,家人说这就是“爱因斯坦”,李玩当然不肯接受。

所有人说着谎,却指责着她不懂事。

无可否认,所有人都在付出。但这些是李玩需要的吗?

这感觉就像口渴的人被灌了一杯盐水,对方还要求自己为他的付出感恩戴德。

所有人都在乎她是不是乖巧、听话、脾气好,没有人在意她的想法,也没有人关心她是不是委屈。

在长辈眼中,这是一场被制止的叛逆,而在孩子的心里,这是被谋杀的青春。

懂事,是父母的亏欠

没有堕胎、车祸等狗血情节,这部所谓的青春影视作品每个情节都那么常见,常见到就像每个人自己的青春。

《狗十三》中的李玩咽下狗肉的那一刻,身边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似乎都在感慨她终于懂事了。

的确,一眼看去,孩子更加成熟坚强了,心底却早已炸成一片废墟。

跟我一起看电影的朋友,也曾养过一条狗。
某天放学回家后,等待她的是一桌狗肉火锅。
看着在桌子旁吃饭谈笑的大人们,突然感觉如此陌生。
她问妈妈:“为什么要吃掉养的狗?”
妈妈说:“因为它不听话呀,总是乱叫。”
她问:“那我不听话时,你会吃掉我吗?”
家里所有人听到这个问题,笑得停不下来,常拿这件事情吓唬她。
朋友小时候十分懂事,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只是她至今都不敢养一只宠物。

有些伤害,藏在家庭中,混在秩序里,裹挟在亲情内,隐秘得难以发觉。

《身体从未忘记》一书中,写过一个美国老兵的故事。

这个老兵国庆的那天,不陪老婆、孩子,而是躲在作者的律师事务所里。

因为那天外面放烟花,而他从战场上下来后,就无法忍受这个声音。

这种症状后来被大众关注,现在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很多时候,家人留给我们的伤害不也如此吗?

有人被父母恐吓,长大后也不敢养宠物;

有人因为学游泳时被父母灌水,即便学会了,至今也不肯接近泳池;

有人小时候被强迫吃西兰花,现在看到就反胃;

……

他们小时候无比懂事,但这种懂事,只不过是外界胁迫下的妥协和恐惧。

外在没有任何伤害,心中却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痕。

《昨日青空》中有句台词这样讲:“越懂事的孩子,就越让人感到心疼。因为懂事,是父母的亏欠。”

爱孩子的错误方式,我们用了哪些?

影片中的父亲爱李玩吗?

爱,只不过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他爱的是“听话的女儿”、“成绩好的女儿”、“服从于他的女儿”。

这份带有形容词的爱,让父亲产生了一种焦虑感,害怕女儿脱离自己的预想。

为了保证孩子不出现偏差,他会采用各种手段让孩子满足心目中的形容词,哪怕是诉诸武力。

他打完李玩后,会抱着她道歉,说“爸爸是爱你的”。

一方面是出于打完人之后的愧疚感,而另一方面则是孩子被打时,又满足了服从于他的特性。

他通过暴力,不断的将孩子驯化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会敬酒、吃狗肉、成绩好、特听话。

这不禁让我想起,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一书讲过的故事。

护士把一群婴儿放在地板上,并在前方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
这群孩子看到图书、鲜花会向前爬行,但他们拿到手时,护士会启动电路装置。
一时间,警报声音四起,地板会被通电,触电的婴儿在痛苦中痉挛尖叫。
这样,下次孩子们再看到书和鲜花时,会自然而然的与痛苦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感。长此以往,就能把孩子培养为大人需要的样子。

同样荒诞的行为,却因为人们对前者目的“合理化”,李玩父亲的行为成为了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常见画面。

每个孩子都活成了一棵盆景里的树,被弯弯绕绕的铁丝缠住,变为他人赏心悦目的模样,却失去了生命力最初的方向。

朋友家是高知分子的家庭,姥姥姥爷都是大学教授,却有一个呆呆傻傻的舅舅。

舅舅小时候很聪明,因为太有个性,表现顽劣,被老师要求测智商。

测试时,舅舅故意答错,导致检查结果出了偏差。

但家人从此真的把他当成心智不健全的人对待,不再去上学,穿衣吃饭都不让他自己动手,一切带有尝试性质的活动都被禁止……

久而久之,舅舅越来越贴合大家心中弱势群体的模样,似乎他本来就该如此。

但是,舅舅快50岁时,突然离家出走了。

他给自己买好火车票,计划好路线,离开时没有告诉任何人。

引发这次冲突的导火索,是家人拒绝了他养一只狗的请求,没有人相信舅舅能照顾好。

舅舅离家的前三年,总会抽几天回家看看,但父母还是未曾真正尊重过他。

父母会阻止他用手机充电器,认为他会被电到;他想下馆子吃饭,父母不许,怕吃坏肚子;约好的外出会被强行取消,认为他呆在家里最安全……

最终,舅舅不再回来,直到50岁,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面对影片中光怪陆离的家庭教育,安慰自己那是虚假的。

但当我们回看生活时才发现,原来现实隐藏在家庭中的伤害,比电影更有戏剧性,也更惨痛。

心在成熟,人在成俗

所谓长大,不应该是心在成熟,人在成俗;不应该是日渐满足了父母的期待,却丢失了真正的自我。

周国平在书中写道: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影片的最后,李玩转过街角,一人失声痛哭,我突然感到一种欣喜。

虽然她向大人世界做出了妥协,心中还留存着最真实的自己。

她隐藏了曾经的天真,却不曾丢掉温暖的底色。

有这份心性的支撑,也许多年后的某天,她能够走出原生家庭的泥泞。

当然,这只是最美好的想象。

也许,她后来会忘掉曾经自己的痛苦和不堪,把一切荒唐都合理化。

再看到一个孩子正遭遇这一切时,感慨一句:“因为一条狗闹得天翻地覆,还想要家人为她做到什么地步?

作者介绍

蜜思李,阅读量惊人的学霸级网瘾“少女”,扛得了机器拿得了话筒写得了稿子,作文大赛拿过奖,报社电台采过访。讲最走心的故事,做治愈系好友,愿我们的相遇,让你更懂孩子,遇见更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