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这不是你的错”:家长学会这样说,孩子远离负能量

作者:闫涵妈妈 12-21阅读:4831次

喆生病在家一周,咱公众号没有更新,但趁孩子睡觉后台留言我基本都看了。一个朋友的留言快把我看哭了。当时孩子吭唧,我没来得及保存,两三天就看不到了,但大意基本记得——

这位朋友带孩子在餐厅吃饭,旁边桌的小男孩儿和妈妈也在吃饭。男孩儿七八岁的样子,可能数学没考好,妈妈一边看卷子一边数落:

你怎么不笨死,这么简单的题还做错,对得起我整天那么辛苦工作吗?我怎么就养了一个你这么笨的孩子呢?

就餐的人很多,男孩儿刚开始还小声央求妈妈:“妈妈您别骂了,你看别人都看咱们呢。”

听到儿子这句话,妈妈反而提高了嗓门:“这见不得人的分数是你自己考出来的,还怕人看笑话吗?”

这位朋友说:“我觉得看客不是在笑话孩子,而是觉得母亲不可思议。”

这样的场景,我在餐厅、地铁、游乐场、动车甚至飞机上都见过,很多人默认这是严厉,却不知在这样打击式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哪方面都不行,并容易“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Martin E.P. Seligman (马丁·塞利格曼)在心理学方面最重的发现之一。

习得性无助,简单解释就是通过事情失败的经历,让人获得了一种怎么做都不会成功的无助感。

如果不进行积极引导,孩子会形成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很消级地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并觉得这种影响是永久性的,进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决心。

悲观性格的孩子将很难建立成就感,对生活也不会太热爱。

相信没人愿意把孩子教养成不热爱生活的人吧?更不愿意孩子将来被负能量包裹。但孩子生命之初的负面反馈,往往来自于最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

在游乐场,咱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积木搭不好

一次又一次推倒、发脾气,尤其是身边大一点的小朋友做得很好时,小一点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挫败感。

大人为了孩子不发脾气,会选择帮孩子把积木搭建好,然后温柔地安慰孩子:“好了宝贝,不哭了不哭了,你看妈妈帮你搭好了,比你想建的房子还大呢!”

孩子不敢过独木桥

看着别的孩子一次次通过,着急的大人会觉得没面子,“你怎么胆子这么小?有网子保护,还有妈妈跟着你怕个啥?”“这有什么可怕的,你看人家跑了好多次了都没事”。

前者试图简单粗暴地将信心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感觉满意;看似增强了孩子自尊,实则降低了孩子的自尊。

后者对孩子进行了不恰当的指责,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无用。

“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是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关于自尊的两个概念。

感觉满意:指认为自己有权利高兴和享受努力之后的成果。

表现满意: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日常挑战。

詹姆斯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绕过表现满意,直接获得感觉满意”,即只有孩子自己掌握了完成某项事情的能力,才算克服了挫折,获得了自尊和愉悦感

比如当孩子堆不好积木,妈妈可以告诉他别的小朋友建得好是因为他们年龄大一些,经验多;等你也长那么大时,可以跟他们搭的一样好,甚至更好。

鼓励孩子继续尝试的过程中,找到他们进步的点放大,让孩子明白“虽然我最终可能搭不成大楼,但是我每次都在进步”。

在这样正向的引导过程中,孩子渐渐学习到表现满意的方法,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游戏越来越有掌控力,感觉满意自然而然就有了,只跟自己的过去比较的乐观心态也有了。

过独木桥的案例中,家长进行了不恰当的指责;对孩子的科学引导,应该“就事论事”。

比如孩子不敢过桥,我们可说:“你现在不敢尝试,说不定过一段日子身体里的勇气就变大了,就能勇敢地过去了。”

再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妈妈骂孩子的事儿,妈妈完全可以回家后再和孩子共同分析考砸的的原因。可以说孩子这次不够仔细,建议孩子下次仔细阅卷,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

这种带建议性的引导,让孩子知道考不好这事是偶然的、可改变的,而不是永久性的、个人化的、普遍性的原因。因为当我们骂孩子笨,而不是批评他粗心,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笨的,并且是不可改变的。

很早以前,在朋友圈看到过一样一幅画——

画面中的孩子把牛奶弄洒了,父亲面目狰狞地要打孩子。丝毫没有反抗之力的孩子,只能坐在椅子上,惊恐地求饶。

父亲这凶神恶煞的样子,深深刻在男孩儿记忆深处,直到有一天,他也变成了父亲,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孩子长大后自我修正的能力比较强,艰难摆脱父亲带来的心理阴影。这个过程有多艰难,经历过摆脱原生家庭影响的朋友都知道。

所以,我们对孩子指责和批评要十分谨慎。

因为当我们用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甚至极端的信息对孩子批评、责罚时,孩子就获取了自己的悲观模式;而当我们责怪特定情景下的或者可以变化的原因时,孩子就开始习得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