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早教不能一概而论,7个月和8个月教法都不同!

作者:柔情育儿 12-21阅读:2784次

0-3岁是宝宝早期教育的关键期,宝宝的很多能力就是在这一阶段培养的。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宝宝在这一时期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宝宝就需要花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将永远无法弥补。

那么这些关键期都分布在宝宝成长的哪些阶段?作为家长该如何重点培养宝宝的这些能力?

早教关键期第一阶段

新生儿阶段: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新生儿阶段是宝宝视觉发展的敏感期。就颜色而言,眼睛最先敏感的是黑白相间、反差明显的地方。对初生婴儿来说,黑白图片或玩具比人们想当然认为的彩球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这种视觉刺激。这种训练和婴儿日后的阅读能力和听课效率密切相关。

3个月左右:开始建立安全感

3个月左右宝宝开始认生,遇到陌生人家长要抱紧宝宝,而且宝宝如果不是明显喜欢对方,就不要让别人抱,要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和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这对宝宝日后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

6个月左右:出现分离焦虑症

6个月是宝宝的分离焦虑期,如果爸爸妈妈要上班,宝宝可能会哭泣等。要上班的妈妈在家最好留有自己的大幅照片,缓解宝宝的情绪,并且平时多玩躲猫猫的游戏,出门与宝宝高兴、轻松告别等。

1岁左右:有明显的占有倾向

大部分宝宝1岁多时开始有很明显的占有倾向。如,不熟悉的人不能碰他的东西,不让任何人坐他的小椅子,睡他的床,更不让别人摸他的手和脸,也很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食物,直到他对这些食物没兴趣了,才允许别人拿走,但又很喜欢占有别人的玩具。又如,“……是我的”也是人的基本意识,没有这个意识人就没有安全感。

家长要教给宝宝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但同样,家长也要知道别人也不可以拿或者支配宝宝的东西。

早教关键期第二阶段

1岁~1岁半:学习自己走路

1岁以后是宝宝学习自己走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自我解放和建立自信的关键阶段,就像一场独立运动拉开了序幕。宝宝对世界的好奇是他进步的动力,喜欢东奔西走是他前进的基础,不愿安静地坐下来是他能量的挥发,不再“唯命是从”是他发展的结果。

刚开始走路的时候,常拉着大人的手在屋里旋转,只要一转,他就会高兴地大笑。科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证明,旋转对大脑发育很重要,它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对将来的写作、阅读和专注力也有帮助。

1岁半~2岁:进入反抗期

这个阶段的宝宝常常把“不”或“不要”挂在嘴边,即便一向乖巧的宝宝也突然间变成了小对头,你让他做什么他不做,不让做的事情却偏要做,很多家长不免感到头痛。宝宝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证明自我的存在,证实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进步的表现,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2岁半左右:社会规范敏感期

从2岁半开始宝宝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宝宝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教给宝宝进行适当地自我约束。逐渐限制宝宝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让宝宝关注别人、多群体活动和遵守规则。

向宝宝提问是一个好办法,既能引导他有意识地去探索和认识世界,还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创新意识。家长一定要记住,表扬和鼓励永远都比限制和批评重要,用具体的行为进行示范,永远都比单纯的说教有效。

3岁左右:掌握语言的最佳时期

宝宝从呱呱坠地到3岁,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尤其是2岁左右,宝宝学说话的积极性最高,常“叽叽咕咕,滔滔不绝”,因此,家长要为宝宝语言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早教关键期需注意

第一次:所有的感官都开始工作。婴儿在第5周左右出现器官的迅速成熟过程中变化最明显,婴儿在哭的时候第一次流泪,他也更多地微笑表示高兴,更经常地进行观察和聆听,对气味和动静会作出明显的反应。婴儿对环境的兴趣变得大多了。

第二次:婴儿在第8周左右发现,周围环境是不统一的,而且是由活动的具体东西组成的(例如自己的手)。这么多的新印象起初会引起恐惧,同母亲接触最有助于消除这种恐惧感。

第三次:发现动作。婴儿在第12周左右会认识活动的过程。他自己的动作也不那么死板了,而且受到了控制。他会发出尖叫,格格地笑,兴奋地牙牙学语。

第四次:抓住一切。到第19周时,婴儿会抓东西,会转动和翻动东西,会注视物体的活动过程,这时他对一切都要研究——用手摸,或者干脆往嘴里放。

第五次:研究事物之间的关联。在第26周左右,婴儿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例如按按钮同放音乐之间的关系。他开始能区分物品的位置与距离,如里外远近,最喜欢的游戏是把东西拿进拿出,把什么都弄得乱七八糟。

第六次:许多东西都很相似。婴儿在第37周时开始对东西和经历进行分类,从而开始像成人那样思维。例如,狗的“汪汪”叫,不论大小,不论白色褐色。

第七次:一切都按顺序。婴儿在第46周会认识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顺序。他最喜欢的游戏是“自己动手”和“帮助家里干活”。

第八次:制定自己的计划。第55周的婴儿会发现“程序”,即先后次序。但这次序不是固定,而是可以自由变动的。这时的孩子会非常明确地表示他想要什么,例如当他想外出时,就有穿衣穿鞋的要求。

当宝宝0~1岁时,父母可用各种言语和声音来刺激宝宝,给他穿衣、洗澡、喂食时,用简单的语言同宝宝说话,这样,宝宝最终便能理解词与动作、实物的关系;让宝宝听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如小铃、玩具以及各种物体的敲打、撞击声,以帮助宝宝发展听力。

1岁以后,父母可利用各种途径帮助宝宝掌握新的词汇,和宝宝一起谈论看到的、听到的及正在做的事物都有益于宝宝对语言的掌握。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多地和宝宝交谈,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你的话而放弃交流的机会。

大家可以看出,早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家长不会早教,不懂育儿,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专家总结了一套《0-3岁成长宝典》,添tiankong1216998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