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寒假也需要学习?听听校外教育“国家队”怎么说

作者:九斗跨界教育 01-22阅读:2804次


真正创造性的学习,不是负担或任务,是孩子自发/主动/积极的兴趣,是孩子主动做出严格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如果孩子的学习以牺牲质量/填鸭式/没有原则的超前而获得所谓的应试能力的成功,未来他们一定会“摔的很惨”。

马云在演讲中谈及企业发展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在过去的很多年,在谈及企业发展时,大家都说风口来了,猪都会飞。

所以,很多企业都在押风口,一个企业讲了个故事就能融资很多钱,但是当风过去时,摔死的就一定是那些猪,因为他们没有长出翅膀。

这段话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其实同样适用。

当孩子还是白纸时,我们可以给他们一切,家长可以给孩子铺路、托着孩子胜出。但是如果孩子没有长出翅膀,没有真正的创造性学习,未来他们就会摔的很惨。

这几天,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放寒假,孩子们从学校飞奔出来,一场对家长和社会的考验开始了。“放养型”的孩子优哉游哉坐等过年;“加班型”的孩子连续作战比上学还忙;“寄居蟹型”的孩子离开父母早早返乡;“小尾巴型”的孩子陪父母工作出没职场。

寒假到底该干点什么?

是在各种培训机构营造的“焦虑”中,让孩子游走在各种补习班?

是看在孩子平时学习压力很大的份上,补偿性报复性地让孩子自由自在玩耍?

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庆幸的看到以中国儿童中心为代表的“国家队”,在为每一个孩子如何过好寒假,如何帮助孩子“长出翅膀”而努力。

在中国儿童中心童乐汇的公号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倡导和行动”。

  • 1.倡导健康积极、有趣有益的假期生活。
  • 2.鼓励儿童参与,做自己生活和时间的主人。
  • 3.提供兴趣发展爱好,激发潜能的支持环境。

这三点,才是一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主旋律”,家长只有深刻地理解并配合一系列的行动和资源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长出会飞的翅膀”。

我们有幸通过微信采访了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放假第一天”活动的策划人王兰女士,王兰表示:不管作为活动的策划人还是孩子的母亲,为孩子提供可以激发他们潜能的支持环境,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和时间的主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王兰女士表示,1月26日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放假第一天”的活动,就是基于“帮孩子自己长出翅膀”的核心目标展开的策划,全天包括文化我传承、公益跳蚤市场、运动健康、泛阅读规划、户外观察等五大核心部分。

王兰还表示:“放假第一天”活动的每一部分都有深刻的内涵。

其中文化传承部分主要倡导儿童利用寒假期间接触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

公益活动部分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家庭劳动,通过实践理解可持续生活的理念;

运动健康部分为了引导儿童学会科学的运动,倡导儿童在假期保持运动和健康的生活;

泛阅读计划主要为了引导孩子们主动合理的规划寒假的学习生活;

而户外观察植物闹新年的活动倡导孩子们和自然做朋友,亲近并探索自然。

其实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思考自己孩子未来发展方向。

过去是知识,未来是智慧。

过去是制造,未来是创造。

过去是追求高分,追求标准化,未来是讲究多元发展、讲究个性化。

过去的学习模式是知识点的累积,未来是实践、协作、是想象力、是文化。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是能力,是兴趣,是健康的体魄,是自我的管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更具有‘软实力’,才能够从童年开始积蓄与未来角逐的力量。欢迎更多儿童、家长和社会机构关注我们童乐汇的活动平台,参与我们的活动,一起为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创设更好的支持性环境。”王兰说。

随着“假期第一天”活动的开展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着眼未来的活动,更多的机构,更多的家长能够参与进来,照亮孩子的未来成长之路。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每一个孩子长出智慧的翅膀!

【中国儿童中心】

中国儿童中心隶属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集科学研究、兴趣培养、教育活动、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校外教育机构,是少年儿童成长的乐园,是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平台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基地,是我国儿童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

【中国儿童中心童乐汇】

是中国儿童中心创办的一个以4-14岁儿童为主体的俱乐部。俱乐部的宗旨是“创设支持性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俱乐部服务儿童及其家庭,旨在整合中心资源和社会力量,拓展体验空间,主要利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儿童参与社会生活,促进健康成长创设支持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