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分享就是“自私鬼”?这三大前提家长若没了解,别怪孩子

作者:糖果妈妈 03-15阅读:2938次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了千年,是谦让和分享精神的典范。而近些年来,分享式学习、分享式教育、分享式购物方兴未艾,更让Share成为一种流行。不少父母一边举着分享的大旗呐喊助威,强调分享教育的重要性,一边暗自对孩子“自私”的行为惴惴不安,怕不懂的分享的孩子是自私鬼,长大后不会孝顺父母。

问题有这么严重吗?是否杞人忧天了呢?其实现实中最常见的,就是小孩子的“护食”行为,孩子不愿意和他人分享食物、绘本、玩具,还会乱发脾气,甚至对他人的占有行为进行攻击。家长这时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孩子怎么能这样自私呢?

在《爸爸去哪儿》中,节目组曾专门组织了一次儿童分享测试,用以检测孩子们是否具有分享意识。按照节目的规则,将对没有进行分享的孩子爸爸进行惩罚。前体操奥运冠军杨威,在看到儿子杨阳洋并没有将玉米分享给姐姐时,开始了苦口婆心的教育。谁知道儿子对此非常抵触,眼泪马上就掉出来了,更是一边喊委屈一边打爸爸。

后来姐姐赶紧澄清,并不是杨阳洋不想分享,而是他力气太小,无法掰开玉米给姐姐,村长才让杨阳洋先吃的。错怪儿子的杨威非常自责,同时也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认可。另一边,吴镇宇的儿子费曼并没有分蛋糕给贝儿吃,而是自顾自地吃起来。吴镇宇对费曼也进行了批评教育,但批评的重点并不在分享,而是问费曼为什么自己吃不完的东西,也不愿意给他人吃,这是一种浪费。

两个父亲截然不同的做法,引发了电视机前很多父母的讨论。是不是一定要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小朋友呢?不分享就要遭到嘲笑和惩罚吗?有意思的是,在另一组测试中,多多分给了JOE一半,但结果太难吃,多多把自己那份吃了后,Joe不想吃,所以多多帮他吃了一半,据说很难吃。这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吧!

不分享就意味着自私自利,这种想法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很多家长在追着喊着分享教育的同时,却很少注意到,教会孩子分享,是有前提条件的。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三大前提

第一,物权意识。从懵懂无知,到意识到这是我的,这是儿童物权意识质变的一次飞跃,而三岁前的宝宝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先来看看幼儿的物权敏感期发展三阶段。

0-1岁:没有物品归属权的概念,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一切与别人分享。

1-2岁: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只要看见的、摸到的或者喜欢的东西,就都是我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分清楚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对“你的”和“我的”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因此看到喜欢的玩具,还是想要伸手去拿。

2-3岁:我的东西你别动!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宝宝到了2岁左右,开始懂得“所有权”这个概念。能够意识到东西是自己的,在表达上也经常使用“我”这个字。谁的东西谁做主,公共的东西大家一起玩。因而此时围绕着是否分享而发生的排斥、攻击行为会更为明显和增多。

先拥有,再分享,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摸清他的物权意识发展阶段,根据阶段特点再对娃进行引导。

第二,社交意识。同样是在3岁前,宝宝还不具备清晰的社交的意识与基本的社交能力,他们还是黏在妈妈身上的乖宝宝,或者很少出门和小伙伴进行交流。即使是几个孩子在一起,有意识的社交互动也很少,大都各玩各的,没有很好的感情基础,也不掌握社交礼仪,这种情况下谈分享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

我又不认识他,为什么要将自己的玩具给他玩呢?或者,我自己玩得好好的,完全不需要和他人分享。小孩儿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只是有时候大人想的过于复杂。自己家孩子没有将玩具分享给其他小伙伴,甚至还从其他人那抢夺玩具,家长会觉得很不礼貌,很没面子。有的大声呵斥,有的则强行夺走孩子的玩具。

分享教育的另一大前提,就是社交意识。在孩子还不具备社交意识的时候,他关注的只是对自己实际需求的满足,有时候是玩,有时候是吃,甚至是独处的空间。大人强行掰直,会割裂孩子的内心发展历程,没有效果,还伤了娃的心。

第三,收益意识。分享也要讲收益,这不是很功利吗?但你必须认识到,分享这个行为不是无私的行为。不管是实际的物质补偿,比如两个孩子交换玩具,还是在一起玩耍时产生的快乐,都是收益的一种表现。

相反,如果分享不能带来收益,而只是单方面的付出,或者是在分享中没有体验到欢愉,那谁还愿意分享呢?一旦形成“分享等于失去”的思维定式,启动分享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基于收益均等原则,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收益补偿,又被父母强制分享,就会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分享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孩子的意愿,避免道德绑架式的指责和批评。在孩子具有一定的物权意识后,也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他是否愿意分享?愿意分享全部还是部分?他愿意和谁分享?人说知子莫若父,希望父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也非一味强求。

一个孩子在分享中的心路历程,大体按照如下优先级排列:紧缺>心爱>意愿,他首先考虑要分享的物品的稀缺性,是唯一的还是多余的,然后考虑这个物品在他心里的定位,是心爱之物,还是普通的玩具,最后是否分享还要落实在意愿上,即排除了前面两个因素,仍然不想和人分享,因为我不愿意,那就不必强求,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2、不愿分享的就该私藏起来。一个小区里,奶奶带着孙女玩耍,在他们身旁的长椅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和零食,几乎每个过来的小朋友都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拿,女孩很生气,总是大吵大嚷。

整整两个小时,她的周围成为无人区,家长都赶紧把孩子领走了,生怕出现要东西吃的尴尬。最后一位家长对奶奶直言:“带孩子出来没必要拿这么多东西,你不知道小孩子都喜欢吃吗?你这样做让我们其他家长很为难。”

不想分享的东西,干脆就藏起来了,不要暴露在公共场合,或者给小伙伴拿出来。自己没有分享的意愿,就不要挑逗别人分享的欲望,这也是一种修养。

3、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美,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玩具,那想不想摸一摸呢?”家长应适当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孩子共情能力高,分享意愿就强,通过分享得到的快乐也会增多。很多时候,孩子拒绝分享的原因是家长强行支配,外力因素让孩子感到厌烦,而换位思考则能从内心深处让孩子主动分享。

分享是双方面的,在其他孩子愿意把玩具分享给你的孩子后,你可以问他是否开心,看到孩子点头,再告诉他说:“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的时候,他们也会很开心的”,这就是对孩子同理心的教育。

分享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分享不应被妖魔化为与孩子品性挂钩的评判标签,有时候父母不妨捅破孩子内心的那层窗户纸,在具备了充分的前提下,再做利人利己的分享。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