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我想奶奶”,为啥姥姥带大的孩子和奶奶亲

作者:育儿知识网 05-12阅读:5267次

为了减少婆媳矛盾,姥姥带娃成为主力军,老人牺牲自己安逸、休闲的晚年时间,为自己的女儿带娃。老人在发挥自己余热的同时,也渴望与后辈建立亲密的感情。老话说“谁带大的孩子跟谁亲”,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等电梯的时候恰巧听到邻居李大妈在和张大妈聊天,李大妈抱怨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外孙子,不和自己亲反而和奶奶亲,为此李大妈感觉很委屈。

听到李大妈的抱怨,张大妈也是一肚子苦水,说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外孙子,也是和奶奶亲,感觉这么多年的辛苦都换不来外孙的真心。毕竟不是和自己一个姓,再疼爱他也是个外人。听完两个大妈的对话,我也感觉很纳闷,为啥姥姥带大的孩子,不和姥姥亲,反而和奶奶亲呢?

怀着好奇又八卦的心态,专门采访了几个姥姥带大的孩子。问他们是和姥姥亲还是和奶奶亲?

海阔天空:“虽然平时都是姥姥照看我,但我却感觉奶奶对我最好。因为每次奶奶来看我的时候,都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和玩具,姥姥只会批评我,对我管得太严了”。

小猪佩奇:“妈妈经常告诉我,姥姥和奶奶一样亲,因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但我却感觉姥姥最疼舅舅家的弟弟,而我是奶奶最疼爱的孩子,所以从心里我感觉奶奶更好”。

我是小白兔:“我和姥姥更亲,因为平时都是姥姥在照顾我,奶奶只是偶尔来看望我,我和姥姥感情更好。虽然知道奶奶也是我的亲人,但在我心里感觉奶奶更像亲戚”。

很多帮女儿带娃的姥姥看到之后心会变得哇凉哇凉的,毕竟自己辛苦付出却没有换来孩子的真心。孩子年龄还小,还无法体谅老人的辛苦,只会单纯的凭感觉判断姥姥还是奶奶好。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发现远香近臭用在这里也一点也不为过。

姥姥虽然经常照顾孩子,和孩子朝夕相处,清楚懂得孩子的喜好。但是姥姥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承担的教育孩子的责任。姥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批评孩子,所以容易引发孩子的不满。奶奶只是偶尔和孩子相处,在看望孩子的同时,还习惯性地给孩子买很多东西,所以容易赢得孩子的好感。

姥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经常批评指责孩子,也不可在孩子面前说孩子是外姓人。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想办法和孩子搞好关系。

当听到孩子说:“姥姥,我想奶奶”的时候,姥姥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姥姥和奶奶都是孩子的亲人,两个老人不应该在孩子面前争夺宠爱。当孩子想和奶奶相处的时候,姥姥也不应该认为孩子是白眼狼,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孩子现在年龄比较小,无法理解姥姥对自己付出的辛苦。等孩子长大懂事之后,自然能理解姥姥照顾自己的辛苦。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同事小丽从小就是姥姥带大的,在小丽还比较小的时候和奶奶也是比较亲的,等小丽长大之后,就开始和照顾自己长大的姥姥最亲,姥姥的辛苦等孩子懂事之后自然也就理解了。

姥姥和奶奶都是孩子的亲人,应该得到同样的对待。但是在孩子心中难免会有亲疏,即使姥姥有照看自己的辛苦,但毕竟是在孩子比较小不记事的情况下,孩子和谁更亲只为单纯的凭自己的感觉,但是谁对孩子最好,孩子还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所以,不管是姥姥还是奶奶,只要是真心的疼爱孩子,都会得到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