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论”,孩子的成功取决于他的“短板”,家长该如何修补?

作者:小鸿儿妈妈 08-29阅读:4145次

文 | 小鸿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各种兴趣班、特长班里,我们能够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出现在同一节课堂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总是最上心的,甚至超过了孩子们对自己的要求。

父母总是觉得,发挥孩子的长处,才能一鸣惊人,对于不擅长的事情,干脆放弃好了,反正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消极的心态之下,其实让孩子错过了很多的机会。有的人正是凭借着“短处”,才成就了自己。

案例

光线传媒的刘同,不仅是一位做商业的成功人士,同时,也是一名作家。

为什么自己会成为作家,这个问题,连他自己都没能解答。我看过一次他的签售会,活动现场,他告诉我们,其实他从小出生在湖南郴州的一个小镇里,父母的教育没有那么先进,自己的性格也不是那么开朗。

以前的刘同有些自卑,甚至是抑郁,虽然没有很明显的抑郁症状,但是他的内心是很孤独很悲伤的,他不知道未来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看着身边的人都飞黄腾达了,可是自己在做什么呢?

他不善言辞,为了突破自己,不再做思想的巨人,而是真正的行动起来。他逼迫自己和陌生人说话,在喧嚣的火车站,看来往的人群,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刚开始他无法接受,他觉得怎么能和不认识的人聊起来呢?

我们总是被自己打脸,刘同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摆脱了内心的恐惧,开始敞开心扉,去与他人交谈,沟通,他发现,原来语言的世界也没有那么荆棘。

后来他参加了《职来职往》,写的书出版了,到各地开签售会,人生对他而言,是从说话开始的。曾经的短板变成了他的利刃。

短板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也决定了一个人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所谓的木桶理论,

指的是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水桶里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人生也是一样,无论我们的高度有多么的遥不可及,成功的概率都在于“短板”的长短情况。

“短板”的影响

一、孩子的“短板”对自身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偏科对于升学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不论我们考了多高的分数,如果有一门科目的分数很低的话,被拉平之后也没有多大的竞争力了。

短板效应对我们的影响也是这样,不仅阻挡了我们成功的道路,也让我们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被拜倒在了“短板”之处。

短板是阻碍成功的最大障碍物。就像我们考大学一样,明明其他科目的成绩就是很好,但是因为英语或者数学只能考60分,所以语文考150分都没用了,因为差距太大了呀。

一个人的短板,是自卑的源头。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很少人能够觉得真正无所谓,并且用其他的方式来转化的。因为我们都需要求得认同感,都会对自己有所期待,当我们被别人比下去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的问自己:“凭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

久而久之,这样的不满堆积在心中,但是短板又没有那么容易攻克,不然它就不会如此阻碍我们了。一次次的对比和感知,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没用”,从而形成自卑的性格。

短板的出现,降低了我们的综合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如果一个人像天才一样,每件事情都可以做的天衣无缝,但是独独少了沟通的能力,那么他还是“完美”的吗?

孩子的“短板”,决定了他能有多成功,“木桶理论”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深远?

我们不追求完美,但是我们需要完整的综合能力,短板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实力在各个领域的发挥,对于成功来说,所有的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块“短板”,总让孩子力不从心。就像以前不善言辞的刘同一样,他很好奇语言的世界里,有多大的魅力和能量,但是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他不喜欢说话,所以才感受不到这份美好,对于孩子而言,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追求无限,自身的成长也是充满可能性的,短板限制了我们未来的可能性,减小了我们成功的概率,缩小范围。

“木桶理论”实际意义

二、“木桶理论”影响意义深远

“木桶理论”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理论”在团队合作上,有很明显的体现。有个朋友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学期末的时候还为自己的母校拍了一个vlog,来纪录整个一年的时间里,新的一些变化和新气象。

自己编曲,自己作词,自己设计,自己剪辑,整套工作流程对于他们来说都很流程,唯独在编排环节出了问题。因为他们五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乐器是谁,主场是谁,可是因为朋友的乐队里,有一位成员表现能力太弱,太拘束于镜头之前,所以总是没能拍出更加完整、满意的作品,这让大家都觉得很苦恼。

正是因为自己的短板太低,才影响了整个团队。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如何方便,如何有意思,因为孤岛式的生活模式很难实现,学校里也好,工作中也罢,合作始终是我们需要学习并且掌握的一项本领。

一个人的短板有多长,决定了他的未来有多远。听朋友说起她的闺蜜,这是一个原生家庭非常糟糕的女孩,父母酗酒,母亲二婚,她和哥哥像被丢弃的垃圾,没有了生活的向往。可是这个女孩也不一般,通过自主招生考上了名校,在学校里,勤工俭学,自己利用专业知识赚取生活费。

她学的很多,文案编辑,剪辑,摄影,哪儿不会她学哪里,以至于一个任务交到她手里的时候,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她一个人就可以做完。后来学校毕业,她收到了很多家公司的offer,可是她又放弃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去到山区,做了志愿教师。

这就是“短板”的高低,带给一个人的未来。你有多少能力,未来就有多少可能性。

孩子的“短板”真实存在

三、为什么家长意识不到孩子的“短板”?

家长看不到孩子的短板,这是很多网友在留言的时候会提到的一个问题,还不是一个人这么觉得,是大多数人都赞同。

家长之所以看不见孩子的短板,是因为自身的认知不够。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好像孩子懂的比我们都多,他们说的话我们没有听过,他们做的事情我们也不了解,尽管“术业有专攻”,但是这样的差距,还是让人觉得疑惑。

这是因为父母的知识面还不够广阔,眼界比较狭隘。之前看过一副漫画,说的是穷孩子和富孩子的区别。漫画中,穷孩子考了70分,家长高兴的不得了,原来自己的孩子也能考这么高的分数呀。

一边的富孩子,把80分的试卷拿回家,父母皱着眉头对孩子说:“看来我们得找一个补习老师了。”这就是眼界思想意识的不同,所产生的不一样的结果。

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的短板,是因为爱的蒙蔽。我们都喜欢护短,觉得别人家的还是就是没有自己家的孩子优秀,每一位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即使技不如人,也要自我安慰。

婆婆每次看到孩子犯错,或者和别人起冲突,就会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多么不好,自己家的孩子又是听话,又是懂事的,好像以前批评孩子的那些话都不是她说的一样。家人就是这样,不只是我们家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庭,都有着同款“有色眼镜”

是爱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不知道孩子的短板原来是最影响孩子的因素。除了家长自身的原因,导致对孩子身上短板的忽视,孩子的低表现力,也是对短板的“隐藏”。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上学回来,抱怨今天上课的英语老师太没有分寸了,明明我们都没有学过多少英语,还让我们用英语对话。而且这个老师还是新来的,一点经验都没有,我们班成绩最好的人都说听不懂老师讲的。

家长信以为真,其实都是孩子在为自己成绩不理想,知识吸收差所寻找的借口。老师的教学能力的确会影响到孩子们掌握的程度,可是每个人都在适应的过程中,为什么唯独自己受影响大呢?

推卸责任让家长盲从了孩子的话,觉得可能是其他的因素才影响了孩子做的不够好。很多孩子都会用同样的方法“欺骗”家长,只是我们不自知。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合作、综合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我们父母的引导,而对于家长意识不到孩子的短板是什么的问题,则是我们自己需要解决的。

做法

四、家长如何平衡孩子的“长短板”?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成功取决于他的“短板”,家长该如何修补呢?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光学习肯定不能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毕竟书本的知识只是一些理论内容,不通过实践在总结的话,就永远是“纸上谈兵”。

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专注力等,这些都是一张100分的试卷不能替代的。孩子需要好成绩,但是不能成为考试机器,这样学习的初衷就变了,孩子的生活也没有活力。

多和孩子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家长们说,自己意识不到孩子的短板到底是什么,这也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多,不知道他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每一句话都传递着特殊的信息,只要家长们有心,一定可以找到孩子薄弱的地方,并且帮助孩子攻破自己的弱点,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理解万岁,平衡孩子的短板,少不了包容与理解。我们不能否认个体的差异性,不能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叛逆,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一定是暴躁的。男孩子英语不好,那么我们的孩子就该是一个英语白痴,不是的。

有的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先入为主,很自觉的把事情像成“我觉得”,这样不仅限制了孩子,也让我们看不清真相背后的真实景象。所以包容理解是很重要的,去发现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双赢的一种方式。

成功的道路充满了很多可能性,突破自身的短板很难,但是过程却让人收获很多,战斗力的增强,也是通过一些努力和改变所积累出来的经验。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利用“短板”,不做成功道路上那位迟到的人。

我是小鸿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