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女孩眼睛被塞纸片,没有敬畏之心的孩子有多可怕?

作者:妈咪晴晴成长记 12-23阅读:770次

最近网络上报道了一起新闻,有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眼睛里不断冒纸片,家人察觉到异常之后就将小女孩送往医院就诊,最后在这个七岁小女孩的眼睛里拿出了几十片小纸片。一个人的眼睛里为什么会有纸片呢?在家人的不断询问之下这个小女孩终于坦白眼睛里的这些纸片是学校里面的三个小男孩故意塞进去的。这个小女孩今年才七岁而已,在她眼睛里塞纸片的三个小男孩跟小女孩的年纪差不多,七岁的孩子在大人眼中还是比较天真浪漫的为什么背地里如此作恶?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大胆的伤害别人?难道不怕会付出代价吗?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根据我个人观点来看正是因为这些孩子从来不知道害怕是什么所以才会作恶。

很多教育书籍中都提到不能打孩子的教育理念,一旦打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毁了,导致很多家长畏首畏尾,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不敢说重话更不敢打孩子,生怕孩子想不开会做出一些傻事,在加上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家长在孩子面前也没有威严导致某些孩子越来越无法无天。也许家长们认为孩子就应该在关爱中长大,这句话确实没错,可是孩子犯了错你还惯着他,这能叫真正的对孩子好吗?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他要形成一些东西,就是除了爱之外还有一个敬和畏,我们有时候在讲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让他真的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家长们在关爱孩子的时候,也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害怕,只有孩子知道害怕他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家长才是真的爱孩子。人当有所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

一个不懂敬畏的孩子有多可怕?

最大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明代方孝孺曾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凡事有畏惧的人,自身行为一定会端正,说话会有分寸,行为不会太过,就算有时候会有出格的行为,也不会有太大的过失。

如果一个孩子内心不懂得害怕不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所以他就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个没有敬畏之心的人会不断放大自己内心的恶。比如说在开头提到的那三个小男孩,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向别人眼睛塞纸片的后果,他们还会继续这样做吗?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消除恐惧基因的小白鼠放到一个五百平方米的仿真实验环境中,然后再把一只正常的小白鼠放进去,实验人员发现消除恐惧基因的小白鼠进入陌生的环境之后,表现的非常大胆,不时地四处张望四处乱跑,而正常的小白鼠在刚进入陌生环境之后表现的有点畏畏缩缩,一直不敢随意走动,过了几天之后科学家们发现那只不懂恐惧的小白鼠在爬一根跳绳的时候不小心当场跌落而死,而那只小心翼翼的小白鼠则还好好地活着。所以一个人心中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存在,而且也很难走得长远。

现在人人都在提倡科学育儿,坚称一定不能打孩子,可是家长们有没有考虑过你在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孩子究竟能不能理解?当你不断地给孩子讲道理可孩子内心又不理解,会不会把你的道理当作噪音给屏蔽?

有一位资深小学教师曾经发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发现有的孩子注意力格外其中但是有的孩子却总是走神,就算提醒这些孩子也没用过不了几分钟这些孩子又会走神,四十五分钟的课程孩子至少能神游三十分钟,刚开始这位资深教师也不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的教学方法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认真听讲而有的孩子却总是走神?经过深入研究之后他发现这些走神的孩子几乎从来没有挨过打家长教育他们的方式就是说教。从来不打孩子只对着孩子讲道理,孩子内心又不想听道理,所以只能故意走神借此来屏蔽父母的声音,一旦养成习惯之后孩子就会经常走神,在课堂上也不例外。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家长打孩子,而是要让家长明白一味地给孩子说教并不一定有用,这样不容易在他心目中树立敬畏的观念。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家长必须要有一定的威严,不可太溺爱孩子。

如何让孩子内心产生形成敬畏?

1.树立规矩,严格执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孩子做错事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矩来实行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个规矩也不是说必须要打孩子,但是必须要让孩子感到害怕才行。

2.家长以身作则

比如说教育孩子过马路不能闯红灯,那么家长也必须要做到不闯红灯,如果家长言行不一致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服气。

3.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想要让孩子产生敬畏之心带她接触大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大自然的威力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渺小。

总结: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你的说教能让孩子听的进去,并且孩子愿意改正错误,那你完全可以这样教育孩子,但是如果你的说教对孩子根本没用,那你就必须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了,前段时间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也提出“不打不骂不罚无法培养出优秀孩子”的观点,钱教授认为犯错成本太低会害了孩子,犯了错误就是要付出惨烈的代价,如果家长在这方面让步容易娇惯孩子。所以家长完全可以拿出自己应有的威严让孩子树立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