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再不让我独立,我就长大了

作者:诚佑爸爸育儿分享 02-05阅读:3325次

家庭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最重要的地方,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内心和平时的行为,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对于家中可爱的小宝贝,独立性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也是让很多爸爸妈妈们都感觉很头疼的问题。

在家中做什么都需要你陪着小宝贝,该怎样让他变得独立些呢?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独立性,独立性指的是万事有自己的主见,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它一般还伴随着勇敢、自信、认真、专注、有责任心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

孩子的独立性是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去做。

在孩子1-3岁的时候,开始对爸爸妈妈平时的行为感兴趣,模仿大人的动作,大人扫地他也要扫,吃饭时要自己拿筷子,喝水时要自己拿杯子,甚至上楼梯时都不要人扶着,当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发展独立意识了。 此时孩子的可塑性最强,最适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定要珍惜并把握这个阶段。虽然孩子做得不好,会把垃圾扫得到处都是,会把饭撒在饭桌上,还会洒一身的水,但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试一试。如果因为现在做不好而不让孩子去尝试,那么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这些不用自己动手,爸爸妈妈就会去做,渐渐就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性,从而错过了让孩子形成独立意识的最佳时期,一旦孩子形成依赖性,再更改就会比较难。

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一岁起,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看的书,自己翻页,自己选择要玩的游戏或玩具。再大一些可以自己学习穿衣,收拾玩具等等,不要担心孩子做得不好,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从不会做,再到有点像样,最后到会做,这是必然的过程。家长不要心急,也不要责备,更不能看孩子做得不好就全权代办。同时,对于孩子独立做的事,只要他付出了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称赞认可,让孩子有信心,让孩子深信“我行”,这种鼓励很重要,它是孩子发展独立性的原动力。

孩子提出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培养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很愿意问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做很简单,但会影响孩子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时间久了孩子会总希望别人能给提供答案,这会让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处于生锈状态,就是常说的脑子不灵光。所以对于大一些的孩子,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家长更应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去想、去寻求答案。凡是孩子能自己想的,都应让他们自己去发挥。

尊重孩子的发言和选择,并且要足够信任

平时生活中有类似于这种样的问题:今天想吃些什么,想玩什么游戏,想穿什么衣服等等,都可以尽可能请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当时没法选择他们的意见,那也不要忽略,要认真听听他们的发言,有利于孩子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而且一旦我们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就不要质疑他们,如果我们总是喜欢插手,这会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的不信任,觉得“爸爸妈妈认为我不能把事情做好”。相反,你经常对孩子的选择给予肯定,你可以说“好的,就按照你决定的做”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久而久之,遇到事情孩子就会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行”。每个孩子都是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品格和能力。独立是众多优秀能力的基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塑造的结果。所以家庭中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非常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处事、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都会为他将来成长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