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宝宝付出更多,讲真,宝爸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作者:孕妈的烦恼 06-17阅读:4940次

在中国的家庭中,父亲总是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绝大部分的孩子都生活在“女性社会”种,婴幼儿时期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学龄时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也大部分是女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亲的指引。不少宝妈调侃自己说是“丧偶式教育”,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父爱的缺失,还有孩子的智力发育。很多家长可能都无法把两者之间画上等号,实际上一项调查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种参与的更多,孩子的智力发展的越快,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更容易取得成绩。

这主要是因为父亲身上很多特质都是母亲所无法替代,也是无法模仿的。

父亲教会孩子承担、独立

常言道“慈母多败儿”,母亲自古就以慈祥的形象示人,妈妈喜欢宠爱孩子,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拦着帮孩子做。因此,生活在母亲隐蔽下的孩子,大多怯懦,没有主见。但是父亲就不同了,父亲不会宠溺孩子,相比于母亲360°无死角的呵护,更多的父亲采取的是放养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探索、开拓未知的世界。

在很多人眼里,父亲严厉得近乎苛刻,然而就是这种苛刻能够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父亲在家里承担的是赚钱养家的责任,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事情以后都要自己承担。孩子经常跟父亲接触就能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而一旦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跟家长接触得很少,孩子就会出现消极避世、畏惧承担责任的性格。

开发孩子的智力

妈妈对孩子的陪伴方式大多是讲故事、唱歌、画画,而父亲则倾向于带孩子探险、运动,除了能够刺激孩子骨骼肌肉的发展,跟外界环境的接触有利于刺激孩子的大脑,刺激得多了,孩子的智力自然就被开发的更充分。

很多宝妈觉得老公带孩子没有经验,担心老公照顾不好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我们是第一次做妈妈,老公们也是第一次做爸爸。《请回答1988》里有一个段落让我很感动,爸妈为大女儿宝拉过生日,吹完蜡烛以后,小儿子余晖就要吃蛋糕,但是父亲制止他,拔掉了3根蜡烛以后,说了一句:接下来是二女儿的生日。

当时二女儿德善就爆发了,埋怨这么多年自己一直二次利用姐姐的生日,妈妈给弟弟煎鸡蛋,却让自己吃腌豆子。为了缓和父女之间的关系,父亲抱着一个蛋糕等在德善放学的路上,为女儿补过生日,其中莫名戳中泪点的是“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所以没有谁第一次当父母就能驾轻就熟,即便宝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犯错,但新爸上任,还请宝妈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