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是很大,但蒙台梭利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妈咪OK 06-29阅读:1864次

原标题:名气是很大,但蒙台梭利到底是什么呢?

欢迎来到妈咪OK

OK妈 妈咪OK

▲添加私人微信(mamiok102)和高知麻麻做朋友。

9月OK就要正式上幼儿园咯,因为先前读的托班是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他也还适应,所以这次升班我依旧选择了蒙氏幼儿园。

好多妈妈一直问我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适合的,又怎么来鉴别幼儿园的靠谱与否?嗯,那天入园报名的时候,老师给每个爸妈都派发了下面这本小册子,虽说我已经对此很熟悉了,但小册子的内容简单实用,条理清晰地把蒙氏教育说了个大概。

那我就刚好通过这本册子的内容,给大家全面捋一捋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蒙氏教育在家里在幼儿园都是怎么进行的?如何鉴别什么才是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我们的孩子是否适应?一个个问题讲过来!

1 蒙台梭利教育是怎么来的?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最早是由19世纪的蒙台梭利女士提出的。出生于意大利的蒙奶奶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不仅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个女医生,还是意大利第一个女医学博士。在照料残障儿童的时候,她天才般地发现“儿童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这个领先时代的教育理念,之后在贫民窟开设儿童之家,用自己独创的教学方法把贫寒普通的穷人家孩子教成了少年英才,轰动了全欧洲,于是蒙氏教育一炮而红,全世界都开始研究这种由蒙奶奶创立的教学法。

蒙氏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全面激发他们的潜能。

与以往传统的教育观不同,蒙奶奶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学习到各种知识,而且相当轻松,即拥有“吸收性心智“,学龄前儿童处于吸收性心智的巅峰时期。如果成人不能好好理解这一时期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就会严重干扰他们的成长。

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开始尝试触摸与操纵物体,他们什么都想碰!他们会对一切刺激感官的事物感兴趣:不一样的形状、声音、气味、材质和味道,蒙氏教育有很多教具来满足这一时期孩子的探索欲。家长和教师不用刻意去教导孩子,让孩子被动地学习,只需要适时引导和鼓励,孩子就能主动学会知识和技能,得到巨大的进步。

2 蒙台梭利教育里老师是如何教学的?如何辨别什么才是真正的蒙氏幼儿园?1、蒙氏教师都是怎么做的?

看完上面,估计有的妈妈有疑问了,既然蒙氏教育中的孩子都是自主学习的,那老师起什么作用呢?蒙奶奶说,蒙氏教师需要做的,是去追随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跟从他们。

蒙氏教育里的老师角色和传统幼教很不一样。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幼儿园老师,在发现孩子一些错误行为时,会立刻进行纠正,而蒙氏教师是不会过多干涉和纠正孩子行为的,他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自己完成纠错。看一家开展蒙氏教育的机构是不是值得信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里面的老师有没有AMI(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的简称,国际蒙台梭利协会)颁发的培训证书,要是没有,那教学资质就值得怀疑了。

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主要扮演以下角色:观察者、环境创设者、指导者、家园合作的联络者。

A、观察者

蒙氏教育中的老师是要经常与孩子一起生活、工作的,要和孩子保持亲密友好的合作,这样才能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他们的需要、洞察他们的个性。

B、环境创造者

蒙氏教师要能根据孩子所处的阶段准备适合孩子探索学习的环境,并且有能力使整个教室处于平和、有秩序、温馨和愉悦的氛围中。

C、指导者

蒙氏教师不会过多干涉和纠正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鼓励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孩子自己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没有纠正也不会有嘲笑,孩子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蠢笨”或“木讷”。

D、家园合作的联络者

蒙奶奶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协调一致,所以教师还需要与家庭合作,形成发展的合力,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什么样的? 除了靠谱的老师以外,蒙氏幼儿园是否正规看以下几点:

>>>>

混龄,不分班

大家所熟知的幼儿园都是按小中大来分班的,而蒙氏幼儿园根本不分班!蒙氏幼儿园采用的是混龄教学。

进入蒙氏幼儿园的孩子会在同一个教室生活学习,三年里都会由同一个老师指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们在一起互相学习,互为榜样。当老师在给大孩子演示教具时,年龄小点的孩子可以在旁边自由观察,提前吸收一些知识;而后大孩子又能像小老师那样教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对大孩子而言,这不仅仅滋养了他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教的过程本身对他来说更是一种知识巩固。孩子之间和谐的相互学习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之一。

>>>>

教学环境分区布置

蒙氏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也是一大特色,是专为儿童设计,最大限度满足儿童独立性和探索精神的环境。所有的家具和教具都按照儿童尺寸设计制作,方便孩子们随时拿取,用完后可以及时放回原地。通常情况下,教室会分为四个不同区域:日常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和语言区。

A、日常生活区

3岁的孩子进入蒙氏幼儿园,日常生活区便成为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关联点。在教室中,孩子可以用适合他们尺寸的工具刷洗、倒水、扫地,这些能让他们理解开始与结束工作的意义,更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B、感官区

感官去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体验不同的颜色、大小、数量、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声音和质感等等,以此来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C、数学区

数学区的教具包括小木棍、卡片、珠子等,运用这些具体的工具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教具设置从易到难,还是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节奏,循序渐进地使用它们。

D、语言区

蒙氏教室的孩子从口语开始学习语言,老师先引导孩子学习字母和发音,然后可以使用活动字母拼字,最后写出完整的故事。语言区还有与社会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卡片,通过分类各式卡片,诸如各类植物、动物名称,以此来扩展词汇。

当然,那么赞的教室里肯定少不了艺术的元素,孩子们可以欣赏音乐,也能自己捣鼓捣鼓乐器,想画画的时候,画板就在不远处等着,是不是感觉超棒?此外,蒙氏教室还提倡自然环境与教室无缝对接,让孩子们可以在室内与室外之间穿梭,到大自然中学习知识,寻找快乐。

3

在家,我们怎么开展蒙氏教育?

蒙奶奶曾说过,“家庭不仅与教育进步密切联系,而且也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父母的举止态度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也需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

所以如果在家中要开展蒙氏教育,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供舒适、美观、并且适合孩子探索的环境,比如适合儿童身高的家具和柜子、儿童剪刀之类的安全便捷的道具、和孩子视线平行,方便孩子观察的画或地图等等。像玻璃瓶这类被贴上危险标签的物品,也不用刻意收起来,只需向孩子解释该怎么用,有什么危险,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观察、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取得进步,不能传递不信任,要让孩子成为大人的朋友,让他们有机会犯错误,这样才能在错误中学习进步。

4 蒙台梭利教育适合我们的孩子吗?会不会在幼小衔接方面有问题?

讲了那么多,妈妈们肯定在想,虽然蒙氏教育看起来很好,但是适合我们中国孩子吗?

从全球来看,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都受益于蒙台梭利教育,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入学蒙氏幼儿园也并不需要孩子有多出色的资质,当孩子已经可以接受新环境,与新的朋友交往,他就具备了在蒙氏教室学习的素质。

不过我的好友王睿(儿童阅读与早期教育研究者)觉得,因为蒙氏教育强调自律和安静游戏,所以可能更适合喜欢自己研究和琢磨的孩子。对于害羞的内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可能会从蒙氏教育中得益更多。如果是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喜欢社交、对人际关系敏感,或者是有些艺术天份、天性浪漫爱幻想的孩子,就不一定适合蒙氏的方法。并不能说后一种孩子完全不能接受蒙氏教育,而是说在蒙氏教育环境中,这些孩子可能发挥不了最大优势。

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蒙氏教育体系出来的孩子,有相当比例的拥有出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只要教学方式得当,孩子的活泼天性和艺术天赋并不会被埋没。

也有的妈妈表示担心,如果孩子上的是蒙氏幼儿园,会不会适应不了普通小学的教学?

根据国内许多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的经验,如果孩子能在幼儿园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强求知探索欲,那孩子肯定能比较顺畅地过渡到小学。从这点上看,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会更有助于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真正的蒙氏班必须保证对孩子有一对一的教学时间,大班教学会严重影响教育效果。与此同时,真正的蒙氏是非常强调纪律和规则的,但是目前在国内已经大大弱化了这方面的要求,片面关注”孩子的自由“,所以这很考验老师的能力,如果老师在实际操作中把握不好,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很难建立秩序感和责任感,这可能会对将来进入小学的过渡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IPS:怎样辨别蒙氏幼儿园(之前第二大段我已经具体分享过,这边再拎小点,供大家回顾一下)

1、混龄编班(不是混龄的一定不是)

2、完备齐全的蒙氏教具

3、独立教室,完整的一日作息,不是只有几堂蒙氏课

4、受过培训,拥有AMI资质的教师(这点很重要,很多不正规的幼儿园老师并没有资质)

5、重视和家庭的互动(老师一定是经常和老师交流动态,进行指导的)

6、重视实践,会根据孩子实际状况调整(因为更注重对个体的关注,老师担任的也是观察者的角色,所以老师一定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点、适应度等进行调整的,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样)

温馨提示: 把“妈咪ok”公众号置顶,再也不会错过港大教育学博士等高知妈妈的育儿分享。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咪OK”,我的主战场在那。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国际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专注0-6岁宝宝睡眠、大脑发育和心理,也分享吃喝拉撒等靠谱育儿知识。和几十万高知妈妈一起育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