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完美父母”让孩子“控制”了你

作者:任淑一 07-07阅读:4273次

小女儿刚断母乳之后,还有半夜喝水的习惯,半夜坐起来喊:“妈妈、喝水,妈妈、喝水!”所以每天半夜我都要起床一次去完成这个任务,睡眠也因此被影响,每天上班时都有些疲惫不堪。我觉得因为无限制地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所以她以此控制了我,来实现自己的依赖,才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赶上放假的时间,我决定要彻底改变孩子这种依赖的心理。我们改成睡觉前给她喝白开水,她半夜再次哭闹要水喝的时候,我们就由着她去折腾,她累了也睡着了。这样反复折腾了三天,第四天她就一直睡到大天亮,中间没有起来过。我和孩子爸爸为了我们这几天抗争取得的胜利而高兴,因为我们彻底摆脱了孩子几个月以来对我们的“依赖性”控制。

小孩子对于父母有很多种“控制”行为,我上面提到的就是“依赖性”的控制行为,多发生于幼小的孩子身上。家长对于这样的孩子,就要彻底阻断她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就像我家的孩子,“喝水”只是一种心理暗示,其实是想要持续母乳期时的妈妈安抚。而以这种方式获得安抚,让孩子觉得我有“需要”,父母就可以提供,逐渐发展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你不去关注她,孩子就会觉得焦虑不安,哭闹得更严重。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有“舍得”心理,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心疼,或者因为怕孩子哭闹而妥协,这将给孩子留下非常不好的心理暗示,我是可以“控制”你的。

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父母的控制行为是以一种“示弱”的方式,即用自己的“恐惧感”来让父母完成自己的意愿。

我的小女儿上卫生间总是要我帮她先打开灯,她才敢进去。刚开始我帮她是因为她的个子矮,够不着灯的开关,但是她5岁了,可以自己开关灯的时候,还是需要我帮助。如果我不帮忙,她就在一旁喊着:“快点,快点,妈妈,我要憋不住了。”

我质疑她:“为什么不自己开灯去卫生间?”

孩子跟我说:“妈妈,卫生间很黑,我很害怕,里面有妖怪!”

“那,妈妈打开灯,妖怪就没了?”

她笑着说:“是啊,妈妈,你一打开灯妖怪就吓跑了!”

由这件事情逐渐演变成,每次上家里的二楼,她都要让我走在她的前面。楼上没人,她绝对不自己上去,理由依然是:“我害怕,我觉得楼上有妖怪。”因为这个借口,我每天要为她做很多事情,开卫生间的灯,去楼上拿书,去厨房倒水喝,……,我觉得我成了围着她转的小保姆了。

转眼孩子就要上幼儿园大班了,此时我开始决定不再被她“控制”。这天从幼儿园回来,她又急着去卫生间,她喊我:“妈妈,快开灯!”

我坐在沙发上告诉她:“你可以自己开灯去!”

她感到很惊讶我会拒绝,喊着:“哎呀快点了,我要尿出来了!”

我平静地指指灯开关下的小板凳说:“够不着,你可以踩着板凳,你要是不想开灯去,你尿在裤子,但是裤子你要自己洗。”

她崩溃地大喊:“哎呀!哎呀!怎么办?”

我装作没听见,去厨房做自己的事情了。

被我拒绝后,孩子表现出很无助,甚至有点愤怒,过了一会儿她气哼哼地回来了:“你真讨厌,我差点就尿了裤子。”

我笑着问她:“自己开灯也没那么困难是不是?卫生间里也没有妖怪对不对?”

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只是一味期待妈妈帮她解决问题,而自己却不去突破自己内心的恐惧,这就是孩子的愿望,渴望别人因为自己的“恐惧感”而帮自己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走出这个怪圈。

在我拒绝为孩子解决要求后,她从刚开始的恐惧感,到找到解决方法,在这件事情中就找到了积极的意义,这就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一种方式。孩子总是借助妈妈的力量,来消除她自己的恐惧感,是她内心不合理的期望,如果我没意识到她的真实意图,就会被孩子所控制。

很多时候家长没有意识到,恐惧感会成为我们受益的工具,尤其是小孩子,她们经常会用这样的模式来获得照顾,满足自己的依赖。如果我们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恐惧的受益模式就会在她的潜意识中形成了。

就像我的孩子本身害怕的不是“妖怪”,而是在意恐惧产生后从我这里得到的好处。她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胆量去面对假想的妖怪,要依赖我,并认为妈妈是必须对自己的恐惧负责的,如果让她自己去面对,就是妈妈的错误。如果总是让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她会逐渐因为自己没有胆量面对恐惧,而产生过多的自卑与无助感。

每个人都会对一些事物有莫名的恐惧感,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家长要关注她,理解她的情绪,帮助孩子从恐惧感中一起发现积极的意义。

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地告诉孩子不要害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也不能满足孩子因为恐惧而提出的不合理需要,要给孩子预留出成长的空间。

谁也做不到“完美父母”这样的标准,所以帮助孩子走出恐惧,消除控制父母的潜在想法,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小孩,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节选自任淑一育儿书《爱你我就累累你—金牌妈妈的旁观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