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招不慎,孩子满盘皆输?至少保证这几点

作者:青芽儿 07-10阅读:5704次


孩子内心的能量,需要父母用爱浇灌

有位爸爸曾跟我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影响真是一辈子的吗?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正确对待孩子,孩子未来是不是就一定会过得不好,且不可改变呢?

我当时回他的原话是:“童年时期父母的对待方式确实会对孩子未来的人生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不可改变,但它需要经历一个挣扎的过程。换句话说,孩子会过得比一般人艰难。”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个没有享受过美好童年的孩子,他的成人生活某种程度上是在重复和弥补童年的缺憾,也就是孩子小时候很需要的一样东西,或关爱,或尊重,或认可,在父母那里无法得到满足的话,长大了进入社会后,也会不自觉地向周围人讨要这些。

当孩子将所有精力都放到“讨要”上时,也就没办法再轻松勇敢地追寻真正的梦想了。

受到过多贬低的孩子,很难确信自己的好

吝啬肯定,折断孩子追梦的翅膀

我认识的一位女性朋友,她常常为工作的事烦恼不已,毕业两年多,一直没能稳定长久地在一家公司待下去。

倒不是因为她没有目标,也不是因为工作做得不好或怎么样。相反,她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很明确,工作上也经常可以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赞赏。

但她就是不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有太多的怀疑和不满意,因此不管获得多少成绩,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在又一次辞职后,她跟我说到了这次辞职的原因——工作上的辛苦和压力她都可以忍受,但最受不了的是那天在公司聚会上,领导当着大家的面说她性格上哪里哪里不好。

尽管领导说的那些自己也认同,但就是不想领导就这么说出来。

自卑的孩子害怕面对别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

她不想在所有同事面前袒露自己的缺点,怕大家以后也这么看她,说她“不爱说话,内向害羞”等之类的。

当我问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别人这么说时,她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忧伤,“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说我的,她总喜欢把我和邻居家活泼开朗的孩子相比较,接着就是各种对我的不满意。当领导说出这句跟我妈妈很相像的话后,我很慌,不知该怎么办,就好像藏在我心里的秘密,一下子被别人知道了。”

听了这番话,我终于知道她为什么总是忽略自己工作上做得好,得到别人赞赏的那一部分,总是纠缠于自己的不足,别人不认可的泥潭里了。

她在需要获得妈妈肯定的时候,得到的只有打击和贬低。

孩子需在父母的称赞中获得自我肯定的能力

在成长中没有得到足够认同,不能稳固建立起自信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会不断地想要从周围人那里寻求肯定。

但由于骨子里早就根植的自卑,这些肯定的评价又显得无力、不真实,从而被忽略掉。

就像我的这位朋友,领导称赞过多少次,她都觉得“只是一时的,说明不了什么”,仅仅一次的不认可,就让她觉得崩溃,接受不来。

缺爱的孩子,不断地索爱

有位朋友的姐姐,同样在儿时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她说虽然现在找的另一半对自己挺好,但好像就是感觉不到安全,不相信男友真的会不计较其他,一如既往地对她好。

孩子的安全感,源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所以她经常会在男友面前表现得“很过分”——一言不合就玩失踪、在心情极度不好时大声粗暴地冲男友发脾气……在一次争吵过程中,她一时没控制住情绪,甚至动手打了男友,还将他的手机大力摔到地上。

做完这些事情后,看到男友煎熬痛苦的样子,自己会觉得很后悔,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就是控制不住,“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事实上,这种难以对最亲密的人信任的心理,正是因为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造成的。

她不相信别人能接纳自己,她的所有这些幼稚的“验证”过程,不就是像一个缺爱的孩子,用诸多放肆的行为来确定你是不是真的爱她,会真心实意地对她好吗?

童年缺失的部分,要花费很多力气寻回

见证这两个人的所思所想,我是很能够理解她们在生活上的困惑和不易的。

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时,第一个例子中的那位年轻朋友,她是到了一家新的公司,还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难真正放下,不过她已经在努力,让自己少受些这方面的影响。

至于第二个例子中那位像孩子一样寻求安全感的朋友,好在男友足够包容和理解,她慢慢地也走出了那个不成熟的怪圈,跟男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那么,孩子在儿童时期需要的心理养分都有哪些?父母又该如何正确地给予满足,让他们长大后得以摆脱这部分的纠结和困惑,自由自在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呢?

心理养分将化为孩子追寻梦想时源源不尽的能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都提出,儿童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需要补足不同的心理营养。

0~1岁,需要被无条件接纳。

孩子刚出生时只会哇哇大哭,非常柔弱。他们不能自己寻找食物,只能通过哭来表达。

父母要随时关注宝宝的一举一动,及时理解和回应他们的需要,包括拥抱和抚摸,以及温柔的眼神注视,这样才能帮宝宝建立对世界的信任。

有了强大信任感的孩子,才会坚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他能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在这一信念的驱动下,他会勇敢地探索外界。

2~3岁,需要获得自主做事的机会。

到了两三岁,孩子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比如想要自己吃饭、走路、拿玩具等,希望探索周围的世界。

同时也处于人生第一次叛逆期,常常任性顽劣,父母要控制好情绪,尽量包容孩子。孩子犯了错误,不要过度批评,别让他过于沉浸在害羞和怀疑的情绪当中。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教给孩子守规矩的意识。

张弛有度,才利于孩子意志品质形成

4~5岁,需要赞美、认同。

孩子这时能进行跑、跳、骑小车等运动,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父母要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指责。

肯定和赞美是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他将在父母的认可中形成主动性,进而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得不到认同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笨拙的、不被父母喜欢的,会在生活中经常性地体会到挫败感。

6~7岁,需要学习、模范。

这时的孩子开始了学校生活,人际关系主体从父母变成了老师、同学、同伴。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获取的是对自己能力的确认,以便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孩子将在勤奋努力中收获自信

父母要做的,一是鼓励孩子尽最大努力与周围的人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二是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绪、处理学业问题,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更不要因为老师告状而无端责骂孩子。

总之,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生活得轻松,让他可以毫无牵绊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喂饱”他心灵上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毕竟,只有在父母那里获得的养分才是真的有效且不可替代的。

微信搜索“青芽儿”关注;呵护幼小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关注儿童心理,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价值,请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