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越多越会教育孩子了?

作者:Poepoepets 07-26阅读:3887次

养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做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可教育孩子最难的,就是做父母的总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无法将自己抽离成“局外人”。

未做父母时,总会想象自己未来该如何教育孩子,每个人内心坚信的都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理念。

可是有关教育的书籍、文章看得越多,会越发现自己越羞于称自己“懂教育”。

那么,若内心的理论知识已经丰富到趋于理想化,如何才能做一个“真正懂教育”的父母呢?

Poepoe酱总结了以下两点。

一、向孩子承认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做父母

Poepoe酱始终认为,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足,丝毫不会有损父母的权威。

Poepoe酱很喜欢的韩剧《请回答1988》中,不受宠的女主角德善在家中排行老二,父母总是把更多关心给了成绩好的大姐和年龄最小的弟弟,于是在又一次被忽视后,德善情绪爆发,离家出走。

后来,德善的爸爸对她说:“爸爸妈妈对不起你,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女儿稍微体谅爸爸一下吧。”

是人,就会做错事,没有人,是天生的父母。

在孩子眼里,父母总是带着天然的权威,所以当父母无意间做了伤害孩子的事,孩子通常并不敢指出,但不满却会在心里越积越多,要么爆发出来,要么累积成伤。

向孩子承认,爸爸妈妈也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孩子便会在内心体谅父母,原谅父母,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与他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

经常在孩子面前削弱父母的权威,孩子也会更愿意将心里话告诉我们,我们便会更加理解孩子的想法,并将孩子引导到恰当的方向。

二、把孩子当成平等独立的个体

父母必须意识到,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

从小读过的课文和写过的作文,让我们习惯于“孩子是一张白纸”这样的固定搭配。

可是孩子并不是“无知无识”的白纸,从他降生那一刻开始,他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会哭会笑,会开心也会不开心,懂得用表情和手势表达自己的不满。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通过教育完全“定制”自己的孩子,你希望孩子喜爱音乐和美术,他偏偏喜欢游戏和体育;你希望孩子文静乖巧人见人爱,孩子却偏偏是个“混世魔王”;你苦口婆心地强调着学习的重要性,他却对数学英语深恶痛绝。

孩子总会不按我们的想法成长。要接受这一点,首先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所有物”,他也不是家庭的“附属品”。

孩子,只是还没长大的成人。只有从内心深处,不断说服自己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才能真的将我们坚信的那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用到实际生活中。

记住:

孩子不是白纸,不是你涂抹什么,就会画出什么。孩子是种子,给他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适当的交流和引导,他自然会成长让你骄傲的样子。

Poepoe有话说:没有哪一个父母,是真正的“懂教育”。但真正“懂教育”的父母,一定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并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些父母,就是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