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从小引导孩子感知他人的乐与苦

作者:聊爸 07-27阅读:5881次

【聊爸-詹晶明】

一个人对别人和集体的态度,以及对其他人的苦和乐的态度是否细致、诚恳、热忱,这取决于他少年时期情感上所认识到的观念和原则是否有鲜明的色彩——也就是说,他是否能从他最信赖的父母长辈哪里感知到稳定的价值观,行为好恶原则。

当一个幼童以他极为好奇的内心,积极地发现周围一切新奇事物的时候,一定会受到他自身接受好恶感知的影响。比如他是会主动避开刺眼的强光;他会很主动地去接近可以掀开的盖子;他在色彩鲜艳的球体前,会兴奋地用手去拍打它们;他常常都会被哥哥姐姐正在玩耍的玩具所吸引……

因此,我们的孩子一开始的行为,一开始对周围环境的敏感,都是很利己主义的行为,也因为这样的利己主义驱动,才使得他对周围的环境有了自己的认识,自己的选择和态度。当然,这一切的发生,正在积极地刺激着我们孩子的大脑发育,刺激着我们孩子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父母一再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然而,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另一个事实

利己,将毁掉孩子的可爱

利他,将赋予孩子们幸福

我常常收到有父母来给我咨询,说——

  • 我孩子很喜欢玩别人的玩具,而且很执着,如果别人的同意,他也会去强行去玩。最后导致被别的小朋友打,而他在挨打的时候,并不懂得还手,只会很不解地看着别人,事后会伤心。

  • 我女儿很小气,任何一个小小的东西,都不愿意与人分享,即使偶尔把自己手中的东西分享出去了,哪怕是给爸爸妈妈了,最后也会很快后悔,然后哭着闹着要回去。我都不知道,他怎么会这么小气?

  • 我儿子一岁零十个月就能每天认记三个生字,爱看小人书,五六岁都看大人书,他看《林彪传》,我问他,你能看懂吗?他说:“我知道,林彪的媳妇是叶群”。爱好唱歌,打篮球。缺点:不爱写作业,(小的时候,把三天的小作业强迫一下午写完有很大关系)。任性,爱戴高帽子,那个老师对他好,他就喜欢那门课。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从小没有被引导关注、感知他人的乐和苦,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的,几乎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过他们——

世界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是所有人,所有世界上一切事物的。

比如那个不爱写作业,看过《林彪传》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准备读高一了。可是他却越来越自我,他的父母留言说——

儿子从不跟我们多说话,他的一切对我们都是秘密。我们给他夹个菜他都讨厌;回到家里,拿上手机就关门;给钱从不说多,少了就说“不想说你!”。出去玩好几天不回家,回到家我们说轻了,他不吭声;我们稍说重点,他就回一句:不用你管!

面对这孩子的父母,我很为他们难过,我更为这孩子难过——他们得多难呀,多痛苦呀?!父母一直在担心着孩子,想多给孩子一点爱,都给不上;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习惯上的毛病,想提醒他,教导他改善,那就更没有办法了。而孩子也一样,他不想见到自己的父母,也不想回到这个家,可是还是不得不回来,不得不见。想象一下,这孩子每次在回家的路上得有多不情愿,在家待着的时候,得有多么的煎熬,孤独呀?!

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因为,这个孩子没有学习过“感知他人的乐与苦”!所以,在他的世界里,自己舒适的需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不是因为他们本性就很自私,而是他们没有受到过“利他”的教育,在他的生命里,“利己”是第一的。

比如任性,爱戴高帽子,那个老师对他好,他就喜欢那门课。这就是从小,被父母照顾得很好,需要不需要照顾,都会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照顾的结果。

吃饭的时候,一会夹个菜呀,一会递张纸呀,一会干脆帮他抹去嘴上的油呀,只要发现孩子不喜欢桌上的菜,很可能就会立即为孩子重新做一个他喜欢的呀等等

孩子从小就能每天认识三个生字,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聪明呀!于是,父母的欣喜和赞赏,让孩子能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优秀、特殊、中心地位,“自私”“自我感觉的膨胀”就这么滋养起来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受了一个事实——

我是最重要的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想孩子的父母也会觉得自己比其他孩子的父母更骄傲吧?会不会从此就去教孩子“实用主义”价值观呢?——再多认识几个字,再多考几分成绩,再往前多排几名,总之就是再比其他的孩子多些优秀。

实用主义

“利己主义”引发的“实用主义”往往都是这样的最求现实竞争,总是这样的用竞争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总是这样很习惯性地把他人看成竞争对手,甚至当成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明争暗斗,无处不在地在这个世界里涌动。

因此,我们的父母就对我们的孩子干出了一件疯狂的事情——小的时候,把三天的小作业强迫一下午写完。

接着又干出了另一件毫无爱怜的事情——我儿子在初二的时候,就很不幸,被老师流放,被同学欺负,被我们指责(就因为没有参加班主任的补习课)。现在想起来儿子那时候真可怜。少年时还想做一个佼佼者的他,如今却到了这样的地步!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尤其是留言的家长,你们是否能感知到孩子当时被老师,同学,父母不理解时,他的内心是如何看到自己和自己的父母的吗?

在他的心目中,他过往的“自我中心”意识一定会促进他倔强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我没有错,我不是你们说的那种人,我总有一天会战胜你们,让你们后悔,让你们知道什么事彻底的错了!

在他的心目中,他过往的“自我中心”意识一定会在那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欺骗了——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并不爱我,更不理解我。他们更爱自己,他们爱的只是一个优秀生,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而不是我!他们胆小如鼠,根本就保护不了我,问题是他们竟然还会出来伤害我,帮那些欺负我的人说话!我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家里?!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是不是至始至终地都能感受到这个孩子所受的教育,都是让他感觉到自己有多么的重要,而难以发现孩子对他人的关爱和感知他人的能力呢?这就是孩子发展到今天的根本原因了——利己主义的教育结果。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我们父母在思想上,一定要确定一个从根本上改变的决心——虽然孩子马上要读高一了,面临人生的重大考试在即,但也一定要先抓孩子的“利他主义”教育,并从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利他”——

1为他着想,从多途径去了解孩子目前的喜好,真实的想法,理想是什么?

而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就知道玩,我可以确定地告诉这位家长:你的儿子一定不会只知道到玩,一定还保留着那份要成为佼佼者的理想和追求,只是他现在很孤独,很无助,很无奈而已,因为他以为他失去了父母的支持、信任和爱!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一定要尽快走进孩子的内心,走进孩子的生活,去了解孩子未曾放弃的理想是什么!

2关爱他最好的同学或伙伴,感谢他们对你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这是在给我们的孩子示范什么是“感恩”,示范真正地“利他主义”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真心为孩子的好同学或伙伴,做点什么,做点他们喜欢的,给他们送去一些惊喜,让孩子们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真心的存在。

3暂时不打搅孩子的生活习性,但要默默地给予孩子学习能力的信任和支持

也就是,不要急于催促孩子学习,不要急于马上改变孩子拿着手机就关门的坏习惯。而是当孩子准备关门之前,我们送去水果到他房间,一是让我们的爱留在孩子的房间里,陪着他;二是暂时不破坏,也就是尊重他关门自我的习惯。

我很清楚地知道,只要有父母的爱陪在孩子的身边,无论这个房门关得多紧,都会很快打开,并让孩子走出来,或孩子把父母请进去的。

给予孩子能力的信任和支持

我举个例子吧——就是当孩子心情放松,或愉快的时候,我们咨询我们的孩子:“贝贝,我有个同事的孩子,有个物理公式总是教了就忘,一次一次地就是记不住。我记得你那一章的考试,得过满分的,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记住和理解的吗?我想帮帮我那个同事的孩子,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想请你给我说说,好吗?”

类似这样,找个借口,回忆孩子曾经的优秀,传递给孩子,你从来都没有忘记他是很棒的,很聪明的,很了不起的。这个信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的!

切记,切记!

不要逼孩子一定回答,因为他答与不答,都不是我们跟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向孩子传递——我爱你,我还在为你骄傲。同时我们已经开启示范“利他主义”教育,示范我正在体会他人(同事及他孩子)的乐与苦,在引导孩子思考,感知他人的乐与苦。

从这里开始,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孩子也会越来越懂得体谅他人,鼓励自己!那些孩子还小的宝爸宝妈们,你们可要从现在开始引导我们的宝宝感知他人的乐与苦哦!不要总是把关注点只集中在孩子的身上,要天天完成一个功课——

宝宝,你看弟弟好开心呀!看来他喜欢你是他的哥哥了!

宝贝,妹妹哭了,她很伤心的,妈妈想去帮帮她,你也一起去吗?

爸爸快回来了,我们准备把爸爸最爱吃的绿豆汤盛出来,放凉了,爸爸回来就好吃哦!宝宝,来帮妈妈一下好吗?我们给爸爸找哪一只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