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被忽略的心理方法教育宝宝, 可让其出色

作者:嘟如母婴 07-30阅读:2288次

父母对宝宝的教育,是一堂需要终生学习的必修课,孩子在每一成长阶段,身体、心理都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其中,在宝宝三四岁的时候,普遍存在一种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家长充分利用好这种心理,会对宝宝人格的健全发育起着良好的影响作用。

看一则真实故事:

带宝宝外出,看到虫子,闺女有点害怕,其实,我也很胆怯,但是却“违心”地说:“你看它多可爱,它也是一条小生命,我们不能伤害它,它爬得那么努力,遇到阻碍也不怕”,和闺女一边观察一边解释,她似乎真就不那么害怕了。每次看到类似的昆虫时,还总说:“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是益虫”,还提醒我不要踩着呢,这就是“泛灵心理”起作用,激发了宝宝的爱心。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存在一种独特的泛灵心理。泛灵心理,就是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特征的一种心理倾向。

生活中不难发现,幼儿总喜欢与无生命的东西对话,如与布娃娃“谈心”,与玩具熊“讲话”,在幼儿心里,这些物品是有意识的、有生命的东西。

父母在对孩子平常的教育中,可将事物“拟人化”,远比正面的讲道理更有效。例如:宝宝把玩具娃娃拆坏了,父母可以说:“如果你破坏了玩具娃娃,她一定很疼,很难受,也变丑了吧?”孩子以后会非常注意,这远比对孩子讲大道理甚至吼叫见效,当然,让孩子尝试“破坏”,为满足其好奇心理,这另当别论。用“泛灵心理”来使宝宝产生移情心理,进而产生同情心,培养良好的品格。

前不久,也看到了一位乞讨妈妈,身边还躺着一位4岁左右的女孩,与我宝宝的年龄相仿,头发蓬乱,穿一套已经看不出底色的秋裤秋衣,来来回回打滚擦地,显然掩盖不住小孩子好动的本色,那位妈妈一直手托下巴低头沉思。

观察到闺女一直在看这一幕,我很好奇地问她怎么想的,她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抱着我的腿,是不理解?是同情?我蹲下来和闺女说:“看那个宝宝可怜吗?咱们要不要帮助下她呀?”,闺女重重地点了几下头,我掏出兜里仅剩的2元零钱,闺女拿起来,迅速跑过去将钱放到钱缸里。

我为闺女点赞,她很自豪,接着我又说到:“你看这个小朋友没有书吧?如果你不破坏书本,看完后是不是就可以捐给她呢?”,闺女:“恩,还有我要节约用水、用电,省下来也可以给这位小朋友用”,她开始“串联”自己的爱心了。

2岁后,宝宝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出来,有的答案宝宝并不能理解,这时候,父母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方法间接回答,以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使之产生移情心理,进而产生同情心,为培养宝宝的爱心等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