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里是“乖乖女”,回家就成了“小霸王” 这是为什么

作者:齐丽娟 08-09阅读:604次

在我任教的几年里,家长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完全就是两个人,从老师哪里得知的都是”乖乖女”的模样,可偏偏回到家里一副“小霸王”的嘴脸。

邻居的女儿诺诺今年4岁在幼儿园上中班,最近在家的表现让邻居无法忍受,前天放学后爷爷拨通电话诺诺给邻居通话,要求妈妈下班后到超市买水果味的汤圆,结果到超市水果味的汤圆已经被抢光,邻居只好换了一个豆沙味道的汤圆,回到家诺诺得知后,便开始各种哭闹,爷爷奶奶更是围着转,邻居觉得一家子4个大人,竟然照顾不了4岁的小不点,开始怀疑自己的育儿方法哪里出错,于是第二天送诺诺上幼儿园的时候,了解诺诺在幼儿园的近况,结果老师却说:诺诺在班级很优秀,比较听话,上课很积极,课后和小朋友相处的也很好,这让邻居有些蒙圈,到底老师口中的诺诺是我家的那个诺诺吗?于是邻居就先去财务室把托费交完以后,就到教室的玻璃处待了好长时间,果然老师口中的诺诺和现在邻居看到的诺诺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变化?

1、孩子在家和幼儿园的位置不同

孩子是家的核心,遇到任何问题,家长都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然而幼儿园的老师对待每个小朋友都是相同的标准,一起排队,一起吃饭、一起午休,孩子没有觉得特殊。自然也不会提出无理要求。

2、幼儿园里有楷模

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总有做的比较好的小朋友,老师会把这些规范的小朋友定为楷模,放大在了其他小朋友面前,从而来纠正或者引导其他的小朋友,这种赞扬和表扬会让小朋友都争着做楷模。

3、教养方式不一致

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教养过于随意,今天这个唱红脸,那个就唱白脸,或者是爸爸妈妈比较严厉有要求,爷爷奶奶就溺爱,所以就造成了教育方式不一致,孩子始终没有明确的准则,就出现孩子的两面性。所以孩子成长中需要教育共同性,不然孩子独立有主见就很难养成

4、家园常沟通,打成一致性

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可利用早晨送孩子入园、晚上放学之后的时间与老师谈天,简略介绍孩子在家的情况并向老师请教教育理念和育儿办法。从而打成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