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独立,常说这句话!

作者:月嫂阿花V 08-11阅读:5272次

早上,点点睡了一个大懒觉,九点多才起床,似乎还没有睡好,但是早餐快凉了,我还是决定喊醒她。

喊醒很简单,但是有点起床气,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想要撒个娇什么的,我把几件衣服拿到床上,问她,等一下吃完饭去楼下逛逛,穿长裤子还是短裤子?你来决定吧!她眨了几下眼睛,说穿短裤子,然后就愉快的起来了,因为下楼逛逛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吃好早饭之后,去小区的游乐场(就几个简单的设施)玩耍,已经有几个小朋友在玩了,点点很大方的就参与进去了,小孩子总是很好融合。

不到十分钟,来了个电话,是快递员,说是东西放在门口了(里面不让进),让我去拿,但是点点玩的正开心,估计不愿意离开,我去和她说,现在门口有快递要拿,是我们一起去拿,还是我自己去拿了再来找你呢?你来决定吧!(设施离门口约一分钟路,也都是比较熟悉的人,点点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力,比较放心)

点点说她还想继续玩,中途离开喜欢的游戏总是很难过的,于是我自己去拿了快递然后再回来“看”着她。

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因为有妈妈问了这样的问题。

“我也是这样说的,在做和宝宝相关的事情时,也会给他选择的权利,但是作用很小,经常会不在我给的范围内选,比如看完电视在吃饭还是吃完饭在看电视,他会说‘边吃边看’,这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不按套路来,所以没什么用。”

相对眼尖的妈妈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我在给点点选择的权利同时,最后还加了一句“你来决定吧”,看似多余的一句,但是却有着重要作用,因为这句话才是真正表达了“你可以做主”的意思。

妈妈给孩子选择,那也只是妈妈给的条件放宽了,主导者依然是“妈妈”,孩子收到的信息是“我可以在妈妈给的条件里面选”;但是加一句“你来决定吧”之后,主导者就是“我”,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我可以决定选择什么”。

前者让孩子有一种“依然被控制”的感觉,而后者完全就是“我可以控制什么”的感觉,这不仅仅可以增强自尊心,更重要的是妈妈放手让孩子做决定,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想法的人,这对孩子的独立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也有妈妈认为,这种给孩子做主的权利,是一种强制的选择,在某个范围内的选择,不是真正的权利。但是加这么一句,的确很有效。

比如有一次带点点过马路,点点爸也在。路口没有红绿灯,是黄闪的灯(黄闪是注意观察小心通过),点点不希望我们牵着她,她感觉被束缚了,但是我又担心有危险。我就和她说,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牵着我的手(不是我牵她的手),另一个是牵着爸爸的手,你来决定选哪一个。点点想了大概三五秒钟,她说,我可以抓住推车吗?

我一愣,但随即释然了,这样方法实在太好了,既保证她的安全,又没有被束缚的感觉,我自己都没有想到。

如果我不加最后一句,也许点点的想法只是在我给的两个里面选,但是不管怎么选,都是不愿意的,但是加上“你来决定”之后,点点自己做决定,思维就可以更加扩散,想到更加智慧的方法。同时我也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好的办法不一定总是父母想出来的。

这样,既让孩子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也增强孩子“可以自己处理事情”的信心,这就是独立的标志,还额外的给父母也上了一课。

让孩子有自信,更加独立,那就给他做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