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爱到极度疯狂——谈谈男孩的恋母情结

作者:红黄蓝教育机构 08-28阅读:3226次

图片来源:视图网

文/红黄蓝教育专家 徐亮

先普及一下知识,什么是恋母情结?

这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的概念,中文翻译为俄狄浦斯情结或伊底庇斯情结。简单易懂地讲是指人的内心里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由孩子内心产生出对母亲的一种爱慕一种依恋一种欣赏一种敬仰。这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男孩女孩都可能有,只是男孩会更多叫恋母情结,女孩更多叫恋父情结。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会在3-6 岁这个年龄段有这个情结,而在儿童时期几乎所有人都有这个情结。

古希腊有个神话: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父亲抛弃,交给了牧人,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把他收为养子。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知道自己可怕的命运,便逃了出去,可事不凑巧,他恰好来到了忒拜,在那里当了国王,还娶了前王的妻子。后来,忒拜城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弄得人心慌慌。神说只有找出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而当地的预言家说凶手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不信,以为是有人陷害他。王后告诉他前王是在一个三叉路口被人杀害的,俄狄浦斯怀疑前王是自己所害,因为他确实在一个三叉路口杀害过一个老人。后来,经过调查,找到了当年的牧人,事实确如神的预言所示,俄底浦斯受到命运的惩罚,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的忒拜王国放逐自己......

这就是有名的“恋母杀父”的故事。这个故事被心理学界用在了孩子的3岁左右,来表明孩子3岁左右开始萌发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个阶段,小男孩渴望得到母亲全部的爱,把父亲排除在外,或与父亲竞争母亲的爱。这种情形在生活中可以明显观察到。比如,小男孩会对妈妈说:“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

包括当夫妻二个正要睡觉呢,儿子蹭蹭蹭跑到二个中间,让爸爸走开,自己要和妈妈睡。当妈妈说:“儿子,你长大了,要自己睡了。”可是儿子会反驳说:“我爸爸都这么大了,干嘛还跟你睡?”反过来,小女孩渴望得到父亲全部的爱,而把母亲排除在外或与母亲竞争父亲的爱,我们在此不重点说了。

这对3、4 岁-6、7岁的孩子来说,只是一种儿童式的无意识幻想,是心理上的一种隐性的对母亲的依赖,因此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母亲如果能够给予合适的回应,孩子就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随着慢慢长大,他们逐渐会远离母亲,与母亲的实际距离相差的越遥远,分离的时间越久远,他们对母亲在心理上依恋就越弱。随着与外界接触的越来越多,最终完全走出母亲的怀抱,走上独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心理。到了青春期就会喜欢同龄的异性,为将来的恋爱结婚打下健康的基础。

但是很遗憾,现在很多的母亲都属于高度控制、高度管理、高度溺爱、高度陪伴的母亲,凡事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凡事都要听她的,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指手划脚、横加干涉,或者过度关心的吃喝拉撒,感觉没有她,孩子就活不下去似的。甚至还有很多母亲溺爱娇惯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的一种教养方式,会使孩子只认母亲,和母亲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依恋关系状态,这就造成了孩子过度“恋母情结”的出现。

这种孩子在幼儿期会出现以下状况

1对母亲形成过度依恋,一刻也离不开母亲;

2母亲一转身离开就哭闹,撒娇任性,想干嘛就干嘛,甚至对玩具乱打乱摔;

3其他人都不认,包括父亲也不爱搭理,只认母亲;

4变成了“说不得”,当别人说他的时候,不听劝,任性、发脾气、易怒,只有母亲哄他,情绪都会好点;

5当母亲不在场的时候,和其他小伙伴玩得还好,当母亲一来,立即撒娇吵闹;

6“小霸王”一个,平时专横跋扈,无法无天,无理取闹,爱冲动闹事,破坏行为比较多;

7睡觉一定要与母亲同床同被,入睡前必须有母亲触摸哄骗,其他人不起作用。

这实际上是“过度恋母”了,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不良的教养方式下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

不良后果是

1幼儿心理高度不稳定,任性冲动,缺乏自制自控的心理能力,教育困难,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

2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脆弱无能,精神卫生水平低下,日后容易诱发诸多不良行为和心理障碍;

3阻碍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学习任务;

4更严重的后果是社会适应困难和导致较严重的学习障碍。

从这四点上大家可以看到,幼儿期是为学龄期做准备做铺垫的,如果幼儿期孩子心理状态不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一旦进到小学里面,可能就不能很快很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无法融入到同学群体里,古怪的行为还易遭到老师的批评,那这种孩子怎么能安心学习?怎么能注意力集中听讲?所以,我们说,学习适应困难学习障碍等问题,从幼儿期就埋下了伏笔。

成年后,这样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1外表是个大人,内心却是个孩子,一直没有长大;

2 做事情缺乏主见和独立性,凡事喜欢听别人的意见;

3畏畏缩缩、犹犹豫豫,在困难面前缺少韧性和抗挫折能力;

4喜欢找比自己年龄大一些的女性;

5对女性提不起兴趣,不知道和女性之间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尺度;

6工作中也缺乏自己的主张,很在意领导对他的评价;

7生活中喜欢结交年纪比自己大的人做朋友,这样才会有安全感;

8特别会讨好女性的一种男性,俗称“妈宝男”;

9他的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都容易女性化;

10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做事,只是一味地索取,长大以后特爱依恋母亲生活,比如“啃老族”。

怎么才能不要让孩子“过度依恋”母亲呢?

1了解自己。好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做别人的父母是需要自我成长的。尤其是这种过度控制孩子过度保护孩子的母亲,要看清楚这种“过度”的背后是什么?很可能和自己的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那这类父母就需要学习专业、系统、完善的父母课程。红黄蓝推出了《开明父母大学堂》专业的心理学培训课程,可以帮到父母自我成长。

2了解孩子。很多父母不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缺乏科学育儿知识,一切都凭自己的本能凭从自己父母那里继承的传统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抚养,很盲目很不科学。所以做父母的,也要学习专业的育儿知识,去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

3 注意言行。刻意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再用过度溺爱过度保护的这种不良教养方式,采用正确的母爱教育和爱的教育方式教育抚养自己的孩子。

4给孩子空间。相信孩子自己有独立生活和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相信孩子有无穷的潜能,不要一切由父母包办代替,在确保孩子足够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多自我尝试。

5专业心理咨询。如果孩子“恋母情结”如果已严重到难以教育和纠正时,建议父母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