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更聪明、听话,一定要试试这个获得世界级奖项的方法

作者:年糕妈妈 09-01阅读:4313次

点开看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懂很多道理:

“要给孩子定规则,温柔并坚定地执行。”

“要管住孩子吃糖,会蛀牙。”

“要固定睡觉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要关注孩子的敏感期,注意引导和培养各种能力。”

“要平和式育儿,不能放纵孩子用哭闹解决问题。”

……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这背后隐含的主语信息都是妈妈:

妈妈要给孩子定规则……

妈妈要管住孩子吃糖……

妈妈要固定时间……

妈妈要关注……

妈妈要平和式育儿……

妈妈,要负起责来啊,或者更深的含义是,你要做那个对孩子人生负最大责任的人。

我天,这简直是太惶恐了!

作为妈妈,天生就有这样的保护欲、责任感、义不容辞感。

我必须……我一定要……我可不能毁了……

妈妈会这样要求自己,一直在给自己做加法,不断武装自己,并且会害怕自己的某个行为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不好的影响。

“孩子非要吃糖还大哭,我到底该不该给她吃一点,这样会不会破坏了原则,没有权威感?不给她吃,她又会不会觉得我一点都不近人情?”

“哄孩子都哄了三小时了,11点了还不肯睡觉,好暴躁啊,好想打一顿啊,但肯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了,可是共情根本没用啊!”

……

有时候觉得学了很多育儿法,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管不住一个死乞白赖的熊孩子。

心好累有木有?

妈妈们学了很多育儿知识,却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这样做,对孩子不好;那样做,对孩子也有伤害。

是育儿法错了吗?是孩子出了问题吗?都不是,问题就出在,没有全局观

陷在育儿法则里的妈妈们,忽视了两个核心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需求是什么?同一年龄段不同情境下的需求又是什么?

我们太在意细节,而忽视了宏观方向

举个例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觉得要遵循孩子的天性,而选择对孩子“宽容”。他对事情没耐心,包容一下吧;他经常闹脾气,包容一下吧;他对小伙伴、家人不够友好,包容一下吧。

你会担心,过于强势的插手、提要求,会养出一个懦弱、太没主见的孩子。你以为遵循孩子的天性,是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殊不知家长的角色不是只有“尊重孩子”这一面。

过于限制,就压抑了孩子的天性;过于放纵,又让他成为了没有节制的人。

在“做规矩”和“平和的家长”之间,那么大的灰色地带,我到底应该站在哪里?

我们说“玉不琢不成器”,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你就要树立自己权威,帮助孩子从他律转向自律。

但是树立权威和“过于强势”、“让孩子没主见”并不一样,这就要看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如何把握“度”了。

你不能把握教养的“度”,才会在跟孩子的较量中畏首畏尾,生搬硬套一些具体的育儿方法,结果使出了18般武器,最后还是一败涂地。

孩子一边跟你抗争着,一边活成了大家都讨厌的熊孩子。总是用哭闹解决问题,无缘无故发脾气。长大之后,不自律,没有同理心,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孩子,未来在哪里?

亲爱的妈妈们,是时候给自己一些“全局观”了。是时候了解一下,“家长”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了。

想要弄清楚,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别急,专家来帮你。

糕妈请来了国际资深儿童心理专家曲韵老师,来帮你认清自己。

她提出的“家长角色”模型,获得了第五届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大会创新奖。在获得业界认可的同时,该家长模型在妈妈群里也广受好评,这个家长角色模型给妈妈们一个育儿方向,更给了你实实在在的实现路径。

每当你遇到上述纠结的育儿事情时,只需要对照家长角色模型,对号入座,方向就对了,细节也有了。

“家长角色模型”是什么?——家长要在孩子的一生中扮演好权威、伙伴、向导、榜样四个角色。

父母本来就是多面的,因为人就是多面的。

这四个角色是自从你当了家长后,就不可避免的。只是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每个角色占的比重不同

平衡好了4个角色,就像掌握了一门内功心法,有了深厚的内力。有了大方向的把握,有了角色的加持,心中有底,再也不慌。你的育儿之路,也不用再纠结于一两件小事。

拒绝理论条框,曲韵老师会在课程中分时期分情境给你详细解答。

曲韵老师一直强调的是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来调整父母角色,以孩子为主导,而不是父母把握主动,让孩子被动跟随父母的指令。

虽说“妈妈的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妈妈在孩子童年时期犯下的错误,却可能导致孩子在人格上的不完整,某些伤害的后果甚至如基因一样潜伏在孩子的人格中,一生难以修正。

我们常说孩子未来的路由他自己走,但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却全部掌握在父母手中,这节好妈妈的修炼课,给你方向,更给你实现路径,你值得拥有!

点这里,再也不纠结育儿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