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后足跟痛?如何防治?

作者:华络健康 06-06阅读:1022次

什么是"产后足跟痛"?

产后脚后跟疼是一种足底的疼痛性炎症,医学上又称为“跖筋膜炎”,俗称“跟痛症”。正常情况下,女性足跟骨下方有一层脂肪组织,体重增加时,过多重量会增加对组织的压力,引起足跟痛。

为什么产后会出现足跟痛?

产后妈咪足跟痛是由于脚跟脂肪垫退化所引起的。足跟部有坚韧的脂肪垫,对体重的压力和行走活动时的振动,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但是在产后妈咪坐月子期间,由于活动量减少,甚至很少下床活动行走,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垫变的薄弱,会出现退化现象。

这样一旦下地行走,则由于退化的脂肪垫承受不了体重的压力和振动,会出现脂肪垫水肿、充血而引起的疼痛。

而在中医看来,产妇在月子期间气血两虚,很容易受凉寒之气。特别是足部,包括足后跟,一旦受凉,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会出现疼痛。产后足跟痛是虚症,不是外伤,也不属于骨刺所致。这种产后病,以肾虚为主,产后穿高跟鞋,经常赤脚穿拖鞋、凉鞋,常常是重要的诱因。

如何预防“产后足跟痛”?

1、控制体重,体重过快增长,会加重身体对足部的压力;孕期选择舒适的运动鞋或专业的孕妇鞋;

2、月子期间,穿上宽松柔软的棉袜和保护好后跟的柔软拖鞋,避免吹风受凉;

3、月子期间,要适当的、循序渐进的下地做简单散步或运动,让脚跟逐渐恢复力量。

4、在感到足跟痛时,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足部活动,包括走路、爬楼等;请家人帮助推拿按摩腿脚,放松肌肉。

"产后足跟痛"如何解决?

1、产后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特别是寒冬季节正在坐月子的产妇,需穿厚袜子,穿护脚趾、足后跟的鞋子,有必要的可以买柔软的月子鞋来穿。另外,产后三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穿拖鞋时也最好穿上袜子,避免月子中受风着凉。

2、晚上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同时加以按摩,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活血化瘀,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

3、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4、疼痛严重时,需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口服汤药、针灸等医学手段加以治疗。

5、热敷

如果产后妈咪不慎患了足跟痛,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热敷的方法。在家中准备一条专用毛巾即可,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捞出、拧至半干,放在足跟患处,每天坚持早晚各敷一次。如果在加上一些补气养血、通经活络、祛风湿的中草药的话,效果会更佳。

或者晚上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电手炉、红外线灯、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

在热敷足跟痛处的同时,不要胡乱的按摩痛处,应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

6、经穴激活疗法

肾为元气之本,肾主生殖、主骨。根据经络循环路线,足跟属肾经循环的范围。产后本身肾气虚弱,冲任受损,百脉空虚,气血两亏,如果再经常赤脚使足跟外露,或经常穿硬底、弯曲度高的高跟鞋,使产后本已虚弱的足部肌肉不能得到休息,气血失于温养而不流畅,就很容易导致足跟痛。

中医学把足跟痛的病因病机分为三类: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

针对于此,华络疼痛治疗仪的经穴激活疗法以电刺激打通经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使气血通畅,解除疼痛和恢复健康。

【治疗处方】

(相同数字贴片为同一路输出)

1 、1三阴交 水泉穴

2 、2 悬钟穴仆参穴

【组方功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组合,可促进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从而达到缓解踝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穴位功能与主治】

悬钟穴——【功能与主治】 悬钟穴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主治颈项强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痴呆, 中风、以及骨科疾病。

三阴交穴——【功能与主治】 三阴交穴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健脾和中、痛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子宫脱落、不孕、遗精、阳痿、失眠、脚气等。

仆参穴——【功能与主治】仆参穴具有散热化气的功效。主治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

水泉穴——【功能与主治】 水泉穴具有清热益肾, 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腹痛等。

【更多健康科普文章,或咨询健康问题,请关注“华络健康”一点号和公众号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