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产后24小时,看看你都经历了啥

作者:来米妈妈 05-22阅读:5513次

经过阵阵宫缩和最后的一朝分娩,孩子呱呱落生,一个女人成为了母亲。婴儿的降生,是一个女儿成为母亲的分水岭。提醒各位新妈妈,不是宝宝一出生就万事大吉了,小宝宝出生后24小时对于新妈妈来说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段,这24小时怎么过呢?

1、刚生完

①娩出胎盘,缝合伤口

当孩子降生后稍等片刻,胎盘随之排出,接生人员会检查胎盘是否完全。检查会阴,对破裂的伤口进行缝合,如果有侧切的产妇,接生员会逐层的进行缝合。

接生人员会吸净新生儿口鼻的黏液,擦干身上的羊水,交到台下,将孩子放到开放暖箱中进行检查身体,测量身高和体重,包裹好。

②可以喝些水,安静地休息

在这段时间里新妈妈仍然会有腹痛、会阴伤口的疼痛;还有分娩的疲惫,因此要安心休息。

③分辨宝宝性别

在分娩后,婴儿处理完毕,护土会将新生儿抱到母亲眼前,让母亲分辨婴儿的性别,并将婴儿放到母亲的怀里,让婴儿寻找乳头进行早吸吮。

2、产后2小时观察

①观察出血量

产后出血,是新妈妈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不管如何虚弱疲惫,都应该做好观察出血量的工作。

分娩后的两小时内是产妇最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峰期。产后2小时出血400毫升,24小时内出血500毫升都可以判断为产后出血。

新妈妈出血过多会导致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出血量,发现问题立即联系医生。

②定时测体温

产后发热是大事,一定不能小视。新妈妈在产后24小时内一定要养成定时量体温的好习惯。产后由于过度疲劳,可能会发热至38度。但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8度,那么就要当心了,因为产后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

③及时哺乳

新妈妈第一天会分泌少量粘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就是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对新生儿机体免疫有增强作用,可预防宝宝感染,是母乳喂养的精华,所以初乳一定不要浪费。

④观察是否有便意、肛门下坠感

有的话应及时报告医生。这往往是因为阴道壁血肿造成,因为分娩时宝宝头较大将阴道壁内血管撕裂形成血肿,一旦发现医生会及时缝合止血。

⑤有小便不能憋着

当有小便时不能憋着,要及时将小便排出,因为胀大的膀胱会压迫子宫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所以一旦有感觉就及时小便。有些产妇怕疼而不敢小便,往往会造成尿潴留。

3、产后24小时

第四产程结束后,新妈妈和宝宝被送回休养室休息了。在这最初的24小时有以下几方面应该注意;

(1) 继续观察宫缩、阴道出血。回到休养室,护士还会不时的来按压宫底,了解宫缩情况,产妇要很好地配合。

(2) 抓紧时间休息。

(3) 拒绝探视。现在谁家生完孩子,妈妈爸爸、公公婆婆、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都堆在产房门口,当产妇和孩子出来,争相一睹产妇和孩子的风采。其实这时产妇是虚弱的,孩子是稚嫩的,应该拒绝这么多人围观,只有丈夫和1-2个亲属就足矣。太多人产妇休息不好,还容易有细菌病毒的感染。

(4) 及时补充营养。许多产妇是晚上进的产房,早上分娩,因此饥肠辘辘,回到休养室及时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利于恢复精力和体力。

(5) 回到休养室,仍然要及时大小便,有小便不憋着。如果吃了不少,喝了许多仍然没有便意,几个小时过去了,就要及时报告医生,是否有膀胱麻痹的现象,医生会积极处理。

4、角色的转变

生完孩子成为母亲,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一定要尽快适应。

要理智的清醒的对待自己,对待孩子。首先不能任性,所有的事情一定从孩子出发,母乳喂养时孩子可能因为含接乳头的姿势不对,造成乳头皲裂,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没有掌握好喂孩子的姿势,所以要调整,坚持母乳喂养。

有些新妈妈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抑郁情绪,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孩子,对待家人,克服抑郁情绪乐观面对周围的一切。

6、预防并发症

产后24小时之内会有护士进行外阴的清洗,但当自己大便后要及时清洗外阴,以免发生感染。

当有发烧时,要及时找医生看,请医生鉴别是正常的吸收热,还是感染发热。如果还发生腹痛、会阴下坠疼痛等都要及时找医生检查,不要延误病情。

7、剖宫产后注意什么?

剖宫产和顺产还有些区别,剖宫产是腹部伤口,还有麻醉。现代一般都会随身带麻醉泵,医生嘱咐6小时去枕平卧,可以少量喝水,吃些流食,排气后再吃饭。

剖宫产后要根据医嘱,尽量在床上多翻身,刺激肠蠕动尽快排气。

产后第一天是一种新的经历的开始,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因此,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照顾好新妈妈和新生儿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妈妈的心理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家人要理解和支持,不要抱怨和责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