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发热抽搐,家人竟用开水灌喉急救!

作者:养啦 02-22阅读:5346次

过年期间,本是家人欢聚一堂的幸福时刻,而一些孩子却因为家人的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今天,小编看到了博主急诊夜鹰晒出的这张照片,着实被吓了一跳,本以为是孩子不小心受伤了,仔细一看才发现罪魁祸首就是孩子的家人!

“大年三十,2岁孩子发热抽搐,家里人为了促醒,居然往她嘴里灌了半杯滚开水,后来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口腔全部烫伤嘴唇肿的跟驴一样,关键是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一来就呼吸衰竭、心跳微弱……还不好气管插管,声带全水肿了,一插管就损伤黏膜血直冒!

拜托大家不要再用一些愚蠢愚昧的办法折磨孩子们了,什么挑马牙、挑喉咙、灌开水、在烫伤的伤口上撒盐……这些事我们儿科医生都曾经碰到过!都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以上是网友@木罕木德_所长_仁波且 提供的案例。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孩子高烧抽搐,家人因为无知使孩子受伤的案例!

案例一

2016年,2岁宝宝童童发烧到39℃多,脸和嘴唇发青、双眼上翻,手脚还一阵阵地抽动,喉咙发出异响。童童的奶奶被吓坏了,认为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孩子的呼吸,她把手伸进童童的嘴里压迫喉咙。但是几分钟后,奶奶察觉孩子情况更严重了,赶紧拨了120。医生来到后检查发现童童已经没了生命体征——瞳孔散大、呼吸和心跳都停了。到医院后,3个医生3个护士轮流做了一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但孩子还是没有救回来。

医生表示,前段时间也有一个11月大的孩子也是因为半夜突发高烧引起惊厥,她的奶奶为其抠喉后发生了意外,虽经医院极力抢救,孩子恢复了心跳,但因为脑部缺氧时间太久,出现了脑死亡。

案例二

1月28日,淄博市张店的一名6岁女童高烧39度,接着浑身开始抽搐。其母亲为防止孩子咬伤舌头,将毛巾塞进女孩嘴里,急救人员见到女孩时,她已处于窒息状态,脸色青紫。急救人员检查发现,女孩嘴里塞着毛巾,医生立即将塞在女孩嘴里的毛巾取出,并给孩子带上牙垫。见孩子抽搐症状减轻,急救人员又给孩子松解衣服,帮孩子散热。所幸,医护人员救治及时,女孩病情已好转。

热性惊厥

又称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一,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发病年龄6月至3岁较多见,一般到6岁后由于大脑发育完善而惊厥缓解,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体温上升过程中大于38℃以上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就可以诊断高热惊厥。患病率约为2%~5%,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

多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僵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凝视或上翻,面色青紫等,多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自行终止。

家长应该怎么做?

首先让患儿平卧在没有硬物件的地板或床上,不要垫枕头,把头偏向一侧,以便唾液或呕吐物可以顺利流出口腔,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孩子气道通畅。

孩子惊厥时,快速解开患儿的衣服扣子,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不要约束按压病人,以免骨折,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在孩子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惊厥发生后,有不少家长会强行撬开孩子的口腔,将筷子或毛巾放入上下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有可能造成口舌损伤,误吸,也有窒息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