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为啥又黄化了?防治溃疡病、花生麸腐熟和沃柑行距有窍门

作者:柑橘产业联盟 02-25阅读:4171次

老刀注:柑橘为啥又黄化了?

柑橘为啥会黄叶?

问题:黄叶是缺营养

其实这类问题学农君是最不好直接回答的,因为柑橘黄化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不提供照片和一些描述,学农君是没办法判断你家柑橘是为什么黄叶的。

学农君就放上一些主要的黄化原因和特征,方便大家平时自我判断:

正常衰老

一般嫁接树长到一定年限之后,树枝会变细,节间会变短,出现叶片稀少、叶色退黄并且伴随秋冬季叶片早脱落等老化、衰退的现象。

砧木不亲和

一般是由于温州蜜桔、甜橙等品种的高接换种引起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不协调,造成营养水分运输受阻,从而地上部分逐渐产生黄化(比如以酸橘为砧木的甜橙类一般在6月开始黄化且发病严重)。

根系问题

柑橘根系受损后吸收矿物质营养和水分、合成激素的能力都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叶片异常。

主要原因:

环割过度,果树营养运输系统遭到破坏,地上部分叶面光合作用产物和能量无法运输到地下,导致根系坏死,无法吸收矿物养分和完成水运输;

产量过重,透支根系营养,导致次年黄化大小年,树体衰弱;

施肥不当导致根系腐烂、坏死,引起柑橘黄化甚至死亡。比如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肥料中含氯离子过量,施肥量过大,施肥方式不对等等;

草甘膦使用不当,被内吸收传导,伤根,导致黄化死亡现象。

缺素黄化

植物生长和动物一样需要养分,一旦其中一个营养元素不足,便会出现黄化现象。 缺素诊断要先看缺素黄化发生部位是在老叶还是在新叶,再看叶片大小是否正常。

缺素型叶面黄化现象自查图

缺氮:短暂性缺氮表现为叶片淡绿;连续性缺氮表现为叶色黄而小,枝梢弱而纤细,小枝枯萎,产量出现下降;

缺钾:叶片变小、变黄,严重的时候出现叶片皱缩,绿叶叶片边缘发黄、焦枯、叶缘呈现烧灼的状况;

缺钙:春叶顶端出现黄化,然后会扩大到叶缘的位置;病叶比较窄,出现狭长的畸形,并造成提前落叶,树冠上部也会经常出现落叶和枯枝;

缺镁:出现黄斑叶,黄化部分大多出现肋骨状,叶尖和叶基常保持比较久的绿色;

缺硫:缺硫叶色变淡,出现淡绿色或者黄绿色,和缺氮症状很像,但是缺硫黄化现象新叶比老叶严重;病叶的主脉(特别是基部)比其他部位要稍微黄一些,容易出现落叶,抽生出的新梢也比较纤细,呈现出丛生的状态;

缺硼:缺硼的成叶和老叶从叶脉开始黄化,最终整个叶片都出现黄化、叶肉变厚、叶尖向后卷曲等状态,同时叶脉出现肿大,主、侧脉木栓化,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开裂;而嫩叶会产生不定形水渍状的黄斑,出现扭曲急性,有的叶背主脉基部会有黑点;果实容易出现“石果病”;

缺铁:新梢叶片失绿发黄或者白化,失绿情况会在一个枝条上出现由下往上依次加重,夏、秋梢发病会多于春梢,严重黄白化叶片的叶缘会出现烧灼、干枯并提前脱落,形成枯梢或者秃枝;

缺锌: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色或者黄绿色,主、侧脉和附近主枝仍然是绿色;而老叶的主侧脉出现不规则绿色带,其他部分为淡绿色或橙黄色;有的叶片在绿色的主侧脉间只有黄色和淡黄色的斑点,而有点出现变小、变窄、失绿等情况。

土壤、气候问题

土壤偏酸,或者偏碱性会影响菌根的活性,削弱柑橘根系的吸收能力,导致叶片出现营养性黄化;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中微量元素缺乏。有机质螯合微量元素,有利于植物吸收,还有机质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环境;

土壤粘重或板结。影响根系表面的气体交换和吸收,还会妨碍了多余的水份下渗引起沤根;

土壤中水分失衡。土壤水分(需要考虑地下水位)过多、积水,容易导致根系腐烂,植株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引起叶片黄化、落叶、落果。土壤水分过低时则土壤养分不能随水移动扩散到根系形成缺水脱肥旱害;

常见的气候灾害(如水灾、干旱、冻害等)也容易造成叶片黄化。

病虫害黄化

病菌、病毒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的侵入,使得果树根部组织和叶片组织遭到破坏,并产生各种分泌物堵塞输导组织,使得果树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叶片出现失绿黄化;也有些直接侵入叶片,破坏叶绿素,减低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产生黄化;

虫害:红蜘蛛、介壳虫等危害叶片、枝梢、果实的,会造成被害叶、果失去光泽,枯黄或脱落;天牛、爆皮虫等危害根、主干和主枝,使得吸收、运输养分的通道受阻,造成树枝枯黄落叶,甚至坏死。

花生麸腐熟小窍门

问题:为什么要放糖与花生麸一起浸?有什么作用?

花生麸粉腐熟的小窍门——按1斤糖、3斤花生麸、10斤水的比例放入水中进行腐熟,然后学农君就看到有提问“为什么要放糖”的。

其实,放糖是为了调节碳、氮的比例,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发酵腐熟。不过放糖不是必要的措施,如果实在不想放的,也可以不放。

沃柑种植行距多大合适?

问题:沃柑种植行距株距多大合适

沃柑生长比较快,所以栽培密度需要适当稀植

枳壳作为砧木可以稍微密一些,达到2米×3米或者2米×3米5就可以了;

如果是用强势的砧木(比如香橙、酸柑、红桔等),就需要再密一些,可以2米5×4米或者3米×5米;

而考虑到机械操作,行距需要达到2米×4米或者3米×5米。

在这里需要提醒一句,虽然沃柑密植一开始可以获得高产量,但是从长远来看,稀植对于沃柑有三大好处:① 稀植可以让沃柑外观着色更漂亮,② 稀植有利于将来打药、施肥等农业操作,③ 密植后期会影响光照效果,造成平面结果等情况。

不过也有人会问了,除了沃柑,其他品种的行距要怎么定呢?不同的品种会有不同的要求,现在学农君放一下行距设置的一些规律给大家参考。

合理的栽植密度,是根据各柑桔品种的生长特性、砧穗组合、地势、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等确定

一般平地宜稀植,山地宜密植;

肥地宜稀植,瘦地宜密植;

树冠稀疏高大的品种(如柚子等)宜稀植,树冠紧凑、矮小、成形较早的品种(如金柑、特早熟温州蜜柑等)宜密植;

机械化操作管理的宜稀植,手工操作的宜密植;

行间宜稀,株间宜密。

一般来说,树冠定型后行间尚有1米以上的空间是最适合果树的(即宽行密株的种植方式),这一点对于确保柑橘树充分采光和橘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滋生非常重要。

因此,要求坡度在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向为南北向,采用长方形栽植;坡度在10~25°的丘陵山地,栽植行的行向与梯地走向相同,采用等高栽植。

栽植密度则按亩栽植的永久株数量计,不同品种的栽植密度如下:

甜橙株行距3.5~4米×4.5~5.5米(亩栽30~42株);

宽皮柑桔株行距3~3.5米×3.5~4.5米(亩栽40~60株);

柚类株行距4~5米×5~6米(亩栽22~33株)。

同时为了在早期充分利用土地与光能,可以根据品种特性和立地条件适当增补临时株。但随着树冠的增大,桔树间间距的缩小,要及时果断地间伐临时株,保证永久株有充分的采光空间。

溃疡病防治

问题:溃疡病怎么治

柑橘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属于国内外统一的的植物检疫对象。病原属于细菌,病原菌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因为危害大,它和和炭疽病、疮痂病、黄龙病等并称“柑橘八大病害”,而溃疡病排名第一。

和黄龙病情况类似,溃疡病一旦染病,现有手段无法根除寄生在叶肉细胞间隙与栏栅组织之间的致病菌,感染树将终身带毒,条件合适必然发作。

因此对付溃疡病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为主,主要做法有以下3点:

(1)严格执行检疫并培育无病苗木。苗圃应选择在周围1000米以上无柑橘类植物的无病地区建立,并建立无病优质母本园,就地供应无病接穗,一旦发现病树、病苗立即烧毁。

(2)减少果实和叶片损伤。营造防风林,以减小果园风速(尤其在有台风的地区能显著减少病害发生);及时防治潜叶蛾等害虫,减少虫伤;夏、冬两季及时清园,剪除发病枝叶和果实,并集中烧毁。

(3)化学制剂药物防治。在夏秋梢生长期使用噻森铜 400倍、噻唑锌 500倍、中生菌素 800倍、春雷霉素 600倍、氢氧化铜1000倍、氯溴异氰尿酸 1000倍、乙蒜素 600倍等,连续2-3次,新梢长出来1cm左右,就开始喷施,每次间隔7-10天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天天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