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没那么可怕,只怕你对孩子做了这些事儿!

作者:童芽 03-03阅读:933次

最近生病发烧的孩子真不少啊。在几个姐妹群里,有两位好友的孩子都得了肺炎住院。

碰到宝宝生病发烧,没有家长心里是不着急的。但焦虑和不靠谱儿的“偏方”才是疾病的大敌,可别病急乱投医,踩中退烧的雷区啊!

正确认识宝宝发烧

小宝宝感冒发烧是正常的事,大部分的普通感冒都是可以自愈的。

孩子的免疫系统正在和病毒、细菌做一次次激烈的搏斗!当他们胜利的次数越来越多,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也就越强。

退烧雷区必知

雷区一:捂汗

退热的根本是让体内多余的热量发散到体外。高热时给孩子穿过厚衣物非常不利于退热,反而易使热量积于体内诱发热性惊厥,甚至会捂出大汗引发脱水!

雷区二: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等)不是退热药物!它对病毒感染无效,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

雷区三:擦酒精降温

幼儿代谢弱,解毒能力差,对酒精极其敏感。降温效果不好不说,找不好擦涂位置,还会导致皮肤过敏、昏迷、脑损伤、肝脏损伤!酒精在蒸发过程中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容易引起寒战反应。酒精擦身是最忌讳的降温方式!

雷区四: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主要用于严重细菌感染、不能进食、中重度脱水等,不是针对退烧,不会加速发热好转的进程。药物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要静脉给药!

发烧没那么可怕

其实普通的感冒发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科学育儿知识储备,孩子一生病就焦虑地不知做点什么好,“乱求医”的家长。

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表现症状,它会让孩子不舒服。但美国儿科学会强调,除非是超高热,发烧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反而是有好处的。

体温升高可以减少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对抗感染。

治疗发烧的目的是让孩子更舒服。孩子发烧了,如果精神还不错,能吃能喝能玩,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时,除了让他多喝水、少穿衣,并不需要做什么治疗,在家护理就好。

当孩子体温达到38.5℃以上,并且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可以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国际公认比较安全的退烧药,但使用时务必注意频率和用量。谨遵医嘱,根据孩子的体重按量服药,不要自己加药加量,不要混用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要谨慎使用,以免产生肾损害。

过去大家认为在孩子发烧38.5℃以下,应该选择物理降温,温度超过38.5℃时可以选择药物降温。现在关于物理降温的知识已有更新,物理降温效果不及退热剂,很多权威机构不推荐物理降温作为首选方法。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0-3个月小孩:

直肠体温只要高于38℃(口腔温度高于37.5℃,腋下温度高于37℃),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因为小宝宝免疫系统很不完善,发烧很大比例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而家长无法正确判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检查诊断。

3个月以上小孩:

如果发热超过5天,出现高热,使用退烧药2个小时内体温没有下降,精神状态很不好,尿量减少,反复发烧等,或者你感到任何不放心的,都应及时就医。1岁以上孩子,如果高热持续超过24小时,即使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也最好去看医生。

编后语:宝宝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感冒发烧是常事,初为人父人母着急在所难免,但也不必过分担忧。请遵医嘱护理发烧宝宝。

童芽:专注母婴健康服务,包括24小时童芽电话医生、《新生儿·婴儿护理养育指南》、母婴课堂等,喜欢文章的家长们请关注、点赞、分享,也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经验~

相关阅读一:幼儿园开学季,家长最该警惕手足口病!

相关阅读二:不同月龄的宝宝每晚吃几次夜奶算正常?如何帮宝宝断夜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