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躺着喝奶易患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这到底是咋回事?

作者:嘟嘟妈妈课堂 05-25阅读:630次

婴幼儿患中耳炎的几率非常高,在3岁前患过一次中耳炎的宝宝占了80%-90%,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继发的。为什么感冒会容易继发中耳炎呢?躺着喝奶又跟中耳炎有啥关系?中耳炎可以预防吗?

宝宝感冒后应警惕中耳炎

咱们先来看看中耳炎是个啥。

耳朵分为三段,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炎就是图中耳朵中段(中耳)部位发生了炎症。中耳与鼻咽部之间有一根管子,叫做咽鼓管,可以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振动听到声音。

当鼻咽部分泌物较高的时候,分泌物会通过这根管子进入中耳。如果宝宝感冒,不仅会有大量的流鼻涕,同时会降低鼻后粘膜对于细菌的防御能力,从而导致鼻咽部细菌大量繁殖,最后跟着鼻涕一起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另外,正常情况下,随着鼻咽部分泌物的减少,流入中耳的液体还可以通过咽鼓管排出,但是感冒会损伤咽鼓管功能,导致肿胀堵塞,同时压力发生改变,最终也导致分泌物持续积聚在中耳,发生中耳炎。

婴幼儿独特的生理解剖,也增加了患中耳炎的风险。

从图中可以看出,婴幼儿咽鼓管较窄,而且几乎处于水平状,这就导致鼻咽部的液体很容易进入中耳,同时中耳的分泌物又很难排出,咽鼓管也更容易堵塞。成人咽鼓管的角度较大,也更粗,不仅液体很难进入中耳,即使进入中耳的分泌物,也很容易顺着坡度流出,不易患中耳炎。

另外,儿童生理性的腺样体肥大,导致免疫应答反应活跃,更容易发生感染和肿胀。而腺样体靠近咽鼓管的开口,当腺样体发生炎症或者肿胀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增加中耳炎的发病率。

躺着喝奶跟中耳炎有啥关系?

躺着喝奶怎么也容易患中耳炎,难道奶也能进入中耳?这个真的有!咱们通过一张图来说明:

当宝宝仰卧位喝奶的时候,奶液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配方奶是个多么好的细菌培养基啊!从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采取半直立姿势,奶液不会通过咽鼓管,也就避免了中耳炎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仰卧位进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对中耳压力有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牛奶吸入耳朵导致的。改变喂养时姿势可以减轻这种影响。这也说明建议采取半直立的姿势进行喂养。

如何预防中耳炎?

由于中耳炎的危险因素和年龄、卫生环境、喂养方式、季节因素、空气质量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预防的过程中,关键是排除这些危险因素。

  

第一招,干净。卫生环境和空气质量差会增加宝宝患病的机会,应注意给宝宝和看护者自己勤洗手,注意清洁宝宝用品,尽量让病菌远离孩子;同时,家中务必保持无烟环境。

  

第二招,疫苗。6个月-2岁的儿童由于咽鼓管的解剖和发育不良的免疫系统导致容易患中耳炎,因此要对这部分人群宝宝格应格外注意,接种流感、肺炎疫苗,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第三招:姿势很重要!根据研究,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特别是躺着喂奶,比母乳喂养更容易感染中耳炎。因此,尽量纯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应采取正确的喂养姿势。

但预防措施不可能做到100%,除了做好预防工作之外,还要注意辨识哪些表现提示可能是中耳炎。

如果孩子感冒几天了一直没有发热却突然发热了,或者,在感冒初期孩子已经退热了却又反复发热,就可能提示出现细菌感染,有得中耳炎的风险。

其次,孩子一旦得了中耳炎,耳朵会很不舒服。大一些的孩子会告诉你不舒服,对于小宝宝来说,无法用语言表达,就会出现拉拽耳朵、哭闹等情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宝宝玩耍正常的情况下拽耳朵不是中耳炎的表现哦。

  

另外,当鼓膜受压过大,会导致破裂,有渗液流出,还可能影响听力,表现为对你的呼唤没有反应。

最后,个别孩子因为中耳积液影响了前庭系统,可能会出现失去平衡或行动突然笨拙。

如果你家宝宝出现上面的这些表现,要即刻带宝宝就诊。

中耳炎如何治疗?感冒和流感如何区分?感冒哪些药吃了有效,哪些药坚决不能吃?让儿科主治医生严虎医生给你答案!

  

HiDOC

▏主讲嘉宾:严虎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复旦大学博士

概述课:什么是普通感冒

第1课:普通感冒的症状及传播

第2课:普通感冒的症状及传播

第3课:缓解感冒鼻部症状的方法

第4课:感冒咳嗽的原因及处理

第5课:分辨普通感冒和肺炎

第6课:普通感冒继发中耳炎

第7课:预防识别感冒继发中耳炎

第8课:感冒继发中耳炎的治疗

第9课:普通感冒继发鼻窦炎

第10课:感冒继发鼻窦炎的治疗

第11课:感冒用药误区(上)

第12课:感冒用药误区(下)

第13课:流感的病因及症状

第14课:预防流感的方法

干货满满, 听完这些课,宝宝感冒不再慌!

▏参考资料:

J Pediatr.Abnormal tympanography after supine bottle feeding.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776069,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