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剖腹产?四大因素决定的,产科医生为你详细解答

作者:格格巫育儿日记 12-07阅读:3411次

导读:什么情况下需要剖腹产?

剖宫产是作为在孕妈妈们分娩时,可以帮助无法正常自然分娩的准妈妈们顺利产下婴儿的产科手术。

剖宫产的出现,对于很多在孕期检查个人体征还有腹中胎儿情况异常不满足顺产指征要求的准妈妈们都是很大的福音。同时,这项产科技术的应运而生,也大大推进了妇科技术的进步,也降低了孕妈妈们在分娩过程中的婴儿和母亲的死亡率。为很多不适合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准妈妈们多了另外一种可以考虑的分娩方式。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剖腹产?产科医生为你详细解答。

一、骨盆大小及形态

正常的骨盆是宽而浅的,如果出现骨盆狭窄、大小不对称或是明显的畸形,胎儿就无法从骨盆娩出,选择剖宫产。

而骨盆在结构上是有两个直径的,如果孕妈妈们先天的骨盆狭小、前后径长而左右径窄,胎儿是不易从骨盆娩出的,这时就得需要选择剖宫产方式。

二、胎儿的体重因素

胎儿体重过大,会影响到分娩时的困难。由于胎儿较大,头盆相对又不对称,胎儿的头衔接不好,就无法紧贴着子宫下段和子宫颈内口,无法有效地反射刺激子宫收缩,造成原发的子宫乏力;胎儿这时会通过产道受阻,使得产程时间延后和停止。

这样也会打扰到正常的产程继续,使得妈妈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下,容易肠胀气、排尿困难,从而在必要时刻选择剖宫产手术。

相对的,孕期孕妈妈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把胎儿的体重控制在适合顺产的范围内,可以很好地降低剖宫产的机率。使得自己在自然分娩时产程更加顺利、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痛苦。

三、产力、产程的因素

1、在分娩过程中,妈妈们要有足够的力气,这样才可以把胎儿从产道中推出来。而在宝宝进入产道时也要主动地配合才可以,这样才会从一系列狭小的产道中分娩出来。

2、每个人的情况都略有不同,孕妈妈们的产程也会不太一样。有的孕妈妈的产程相对短、进入产程的阶段时间比较快,而有的孕妈妈就会时间很长。有的初产妇会出现宫颈扩张时间过长,超过20小时。这时为了避免孕妈妈们要经历更大的痛苦,会及时安排剖宫产手术。

3、胎儿是枕位,胎儿的胎头位置不佳,也会增加产程的时间。由于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难产,还会使得胎儿头皮水肿,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

4、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会有胎儿脐带脱垂、忽略性横位、胎儿急性的缺氧、母亲产道异常等等的状况。这些在分娩过程中无法提前欲知的情况,就需要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及时地改为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

四、其它相关因素

1、胎儿发生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受损、胎儿吸入进体内胎便发生胎儿在子宫内出现问题。如果经医生观察、诊治仍没有好转的情况,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

2、胎位不正。以臀位不正,在经过各种纠正胎位的助产方式无效后,采用剖宫产分娩方式。

3、孕妈妈的身体有重大疾病(心脏病、高血压、子痫前症等),不适合自然分娩方式下,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

4、多胞胎及头胎是剖宫产的,在检查不适合自然分娩体征情况下,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

重点提示:自然分娩的方式是最佳的分娩方式,在不出现不符合自然分娩的体征、特殊的突发情况发生外,能顺产的就选择顺产分娩方式。另外,孕妈妈们要增加自然分娩方式的信心,不要觉得自然分娩产程长、会承受很大的痛苦、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而盲目地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

今日话题:什么情况下需要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