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小儿外感病邪有哪些?

作者:我的奋斗人生 06-11阅读:1169次

小儿机体防御体系尚未健全,因此,常易患外感疾病,风、寒、暑、湿、燥、火及疫病之邪均可乘虚而入。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常与他邪相兼为病。小儿肺卫不固,腠理疏松,风邪极易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侵袭,况且风邪上受,常会导致肺系病变,如咳嗽、哮喘、肺炎、扁桃体炎等。如合并热邪多传变较快,甚或出现惊厥抽搐,若夹乳食不节致病因素,常有肺脾同病,出现既有外感又有食滞的表现。

●寒小儿形体受寒,饮冷,以致寒邪犯肺,水饮内停,出现冷哮。寒邪伤及脾胃,脾阳受损,则可发生寒泻,日久伤及胃阳,形成脾肾两虚之证。初生受寒,阳气不能温煦肌肤,可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暑邪多在炎夏时节出现,也可在夏季以后见到不典型的暑病,即中医温病学之“伏暑”,常常表现出高热、抽风、昏迷等危重证候。暑邪致病亦常夹有湿邪,出现倦怠、胸闷、呕恶,大便溏薄,舌苔白腻之候,而且病程较长。

●湿邪致病多与脾阳不足有关,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不化,可发生腹泻。因湿性粘滞,故感受湿邪而引起的病证,一般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如湿温、湿疹等均是如此。小儿感受湿热,流注经络,可发生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证),最终形成痿证。

●燥邪致病多在秋季,病邪从口鼻而入,由肺卫开始,呈现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苔黄质红的肺燥阴伤,痰热蕴肺证候。

●火小儿患外感温热病较多,是由于感受温热之邪,或由于风、寒、暑、湿、燥等各种外邪化火,常见肺炎、流脑、菌痢、丹痧等疾患。而且在发病过程中,极易传变,形成内传营血,侵犯心肝两经病证,出现神昏谵语、抽风频繁、烦躁不安,甚或出现发斑、出血,舌绎而干之候。并且极易出现脱液之象。

●疫邪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中医称为疫邪。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有多种疫病之气,某一种特异的疫疠之气而引起相应的疾病,如出疹性疾病、流脑、乙脑、百日咳等均属此类,而冠以“疫毒痢”(细菌性痢疾)、“疫喉痧”(猩红热)、“疫疸”(黄疸),均是指传染性疾病。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作者(请关注公众号:awmtd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