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摸私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如厕信号”

作者:科学家庭育儿 06-28阅读:3988次

原标题:脸红、摸私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如厕信号”

孩子自主选择的第一步,从“如厕”开始!

- 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2012) -

纸尿裤用光了一包又一包,我不心疼钱!(强颜欢笑状……)

用几片纸尿裤算个啥?重点是,给宝宝买的漂亮小内内一直用不上,这几天,我打算开始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啦。你们有这打算吗?

宝宝快2岁了,能开始如厕训练了吧?

呀,他还不会自己脱裤子。

买了小便盆,宝宝不爱用,我也很绝望啊。

别心急,如厕训练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不要揠苗助长,也不要灰心丧气,慢慢来。

1、宝宝多大,可以开始如厕训练?

这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发育规律。

  • 三大方面

宝宝能够自主排便,需要①神经、肌肉发育趋于成熟,②具备一定认知能力,③心理上准备好了的时候才能开始。提早训练有害无益。

  • “膀胱准备”阶段

这是进行如厕训练的最明显信号,表现为:宝宝一次排出的尿量较多,并且可数小时保持纸尿裤不湿。

  • 时间点

大部分宝宝在1岁半~2岁,控制排泄的肌肉趋于成熟。

这之前不必刻意训练宝宝大小便,否则可能带来洁癖、固执等心理问题。

2、多留心这些小信号,宝宝该自己如厕啦

宝宝的身体发育,差异性很大。

在如厕训练时间点这个问题上,虽说1岁半~2岁是平均时间,但有的宝宝可能一岁多就对自己上厕所感兴趣了,有的却2岁半了还兴趣寥寥。

所以,不能纠结于具体时间,发现宝宝自己的意愿,收到宝宝身体的小信号,才更靠谱。

具体说来,如厕训练可以进行的信号包括这些。

①经常说“我要……”,自我意识开始加强;

②能听懂大人的指令,并能照做,如把掉地的玩具捡起来;

③已形成较规律的排便习惯,想上厕所时会脸红、走神等;

④会自己穿、脱裤子;

⑤对大人上厕所很有兴趣,并经常尾随爸爸妈妈观察;

⑥对马桶、坐便器、穿小内裤也很感兴趣;

⑦已经会蹲下,站起,能够自己坐到便盆上;

⑧尿布湿了,他会很难受,并向爸爸妈妈求助。

A.如果宝宝已作出上述表现中的大部分,那就说明人家已经准备好啦。

B.如果大部分都没做到,那就稍安勿躁。特别是宝宝身边近期有重大事件发生,如搬家、生病、长期照料人去世、加入新成员等,更要耐心等候。

3、方法用对,如厕训练才有效
  • 灌输自己大小便的概念

最好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这一阶段的宝宝热爱模仿,爸爸和哥哥可以多带着男宝宝一起上厕所,妈妈带着女宝宝。边做边解释,让宝宝观察大人如何使用马桶。

  • 接触、熟悉坐便盆、马桶

把坐便盆放在卫生间,或放在宝宝经常待的地方。鼓励宝宝坐坐看(穿着衣服也可以),只要宝宝乐意坐在坐便盆、马桶上,就要鼓励、表扬宝宝。

如果宝宝对坐便盆、马桶很抵触,或掌握不好要领,那就不要强迫,过一段时间再试。

  • 脱掉尿布,使用坐便盆

当宝宝习惯并乐意坐在坐便盆上后,就可以试着取下ta的尿布,在坐便盆上直接大小便。

在使用马桶时,也如上述,不过要注意:保证宝宝双脚舒适,并牢固的踩在地上或小凳上,如果宝宝较小,大人最好陪伴。

  • 每天定时尝试

每天的固定几个时段(如早、中、晚各5分钟),让宝宝自己坐在坐便盆或马桶上,养成生活习惯。

  • 及时发现、回应宝宝的上厕所需求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专属”的上厕所信号:如脸红、咧嘴、腿抖,或触摸自己的生殖器部位,爸爸妈妈要留心观察,一旦发现信号就赶紧带ta去上厕所。

  • 用拉拉裤作为过渡

当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如厕训练,可以在坐便盆、马桶上大小便后,可以把尿布替换为拉拉裤(训练裤)。

拉拉裤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像小内内一样穿上、脱下,腰部松紧带可以防止渗漏、滑脱,是如厕训练的好帮手。

等宝宝能熟练使用拉拉裤后,穿上小内裤就指日可待了。

4、除了拉拉裤,还有3个好帮手

1.合适的坐便盆:适合宝宝训练的坐便盆,应该安全、舒适、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塑料制品即可,花色简单。太过卡通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不能专心排便。

2.宝宝喜欢的小内裤:上文提到的拉拉裤,和未来要给宝宝穿的小内裤,都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去商场购买。为了早点穿上心仪的小内裤,宝宝会更有信心训练自己大小便。

3.宽松舒适的衣服:选择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清洗的裤子给宝宝穿,既能在尿湿后感觉明显不适,洗起来也很方便。

最后,唠叨几句:如厕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宝宝取得进步时,宝爸妈要多鼓励;出现反复,也不要呵斥、批评,更不要和“别人家的宝宝”比较。

反正宝宝早晚都要学会自己上厕所的,不要操太多的心。

科学家庭育儿团队原创

【科学家庭育儿】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更多育儿难题,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