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人的故事 把一生献给医学的周华康教授

作者:协和教授吴立文 05-02阅读:2291次

2017年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100周年,北京尤迈医学诊所整理出“协和人的故事”,以此表达对协和前辈的敬意。

【协和人的故事】把一生献给医学的周华康教授

周华康教授简介

周华康(1914~2011),儿科学家。安徽休宁人,1914年2月20日生于北京。1931年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获美国纽约州注册医学博士学位。1942~1946年任北京中央医院总住院医师和儿科主治医师。1946~1948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回国后任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任。1949年回到北京协和医院,历任副教授、教授、儿科主任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妇幼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儿科杂志》第五、六届编委会副总编辑和第七、八届编委会总编辑。周华康教授是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就领导研究婴儿腹泻的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在国内和国际享有很高的声誉。著有《儿科学》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8月17日12时55分,周华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上面这段话,挂在北京协和医院遗体捐献处一面墙上的玻璃镜框中。笔者被这段话深深打动,是在参加中国现代儿科学先驱周华康老人的遗体捐献仪式的时候。这段话的原作者已不可考,但是所有自愿捐赠遗体者和他们的亲属,都熟悉这段平实却深刻的语句。

誉满杏林的周华康先生是2011年8月17日12时55分,在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北京协和医院驾鹤西去的,享年97岁。他是我非常尊敬、素有耳闻但从未谋面的长者——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老主任、中国现代儿科学的先驱和开拓者。老人的儿子周志春,曾任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辑,是我的老领导、老同事。周志春告诉我,他的父亲留下遗言,要把遗体捐赠给协和医院。这是老人几乎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他是彻彻底底地把自己的一生一身都献给了医学。

那天,我一早就赶往协和医院住院部地下二层的殡仪室,去送别老人。

殡仪室外边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人手持菊花,或黄菊或白菊,或一支或一束,安静肃穆。来告别的人大多身着白大褂,看来不是医生就是护士,还有许多脸上写满年轻的医界后人,来向前辈表达哀思。

周华康教授的名字并不很为人知,就如同许多老科学家的名字往往也不很为人知一样。但是他对中国儿科学的贡献,实在值得大书。

1914年2月20日,周华康在北京落生在一个安徽籍的殷实人家中。1931年,17岁的他一举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3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后——今天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1940年,26岁的周华康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荣获当时医学院的最高奖——文海奖。

毕业后,周华康进入协和医院工作。但由于日军侵华,协和被迫关闭,他只好转入其他医院。1946年,周华康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儿科进修。在美国期间,他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儿科学术会议,还受邀在会上介绍中国诊治黑热病的经验,成为我国最早参加国际儿科学术会议的儿科医师之一。两年后,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抗战胜利后协和复院,他负责重建儿科,并担任儿科主任。他还主持创建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成为新中国儿科学的奠基人。

周华康教授从医半世纪,从未离开过临床第一线,医治患儿无数。1958年夏天,中毒性痢疾流行,北京一所儿童医院的一个病房,一天内就有5名患儿死亡。周大夫迅速组织医生运用新疗法施救,救活了很多危重患儿。针对腹泻患儿病死率高的情况,周大夫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在全国最早建立了科学的4:3:2输液方案,大大降低了患儿的死亡率。他很关心医疗条件差的农村儿童,他编著的《农村儿童卫生常识问答》发行达200万册,还被译为蒙古文、朝鲜文,不知惠及了多少农村的孩子。

他自己生活简朴,但是经常出钱救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患儿,这样的事情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一次,一个农民的孩子患败血症并发急性骨髓炎,周教授为了让孩子住院治疗,自己为他做经济担保,还为患儿家长安排了经济实惠的住宿和饮食。病情刚有好转,家人就要带孩子出院,因为家长还要去干活挣钱养家,照顾家中老人。周教授对孩子家长说:“孩子绝不能出院,你要信得过我就把孩子交给我,你回去照顾家里。”周教授每天到病房给孩子检查治疗,还在探视时间以家长的身份,给孩子买来糖果和小人书……

周华康的同事说,周大夫就像一块岩石,永远是正的,在他身上找不出一点邪恶的东西。他曾诊治过两位农村的癫痫病人,由于病人家境贫寒,周大夫就自己掏钱给他们买药寄药,二十几年从不间断。

享誉世界的中国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是周华康夫人的亲姑姑,林巧稚长期生活在周家。有一次吃饭时,周教授的晚辈让保姆再去烧个汤来,周教授马上追上去说:“你不用管,让他们自己去烧。”周教授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孙儿,他常对保姆说:“你的任务就是照顾我和林大夫,别人的事情你不用管。”

周教授医德医术双高,深得国内外同行和患者的尊敬。一次,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的孩子因脑病高烧以至神志不清,家长已经绝望了。经周大夫的抢救,患儿很快病愈且没有任何后遗症,中东各驻华使馆的人都啧啧称奇。

周教授曾带过的一位研究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值班时,这个研究生发现一病儿前囟膨隆,担心神经系统感染,需要尽快做腰部穿刺取脑脊液进行化验。研究生立即做腰穿,失败了;请二线医生做,也失败了;再请麻醉医生做,还是没成功。只好给老师打电话求救。十几分钟后周教授来到病房,看过孩子,只见他戴上花镜,穿上白大褂,仔细消毒,戴好手套,稳稳地坐下来,摸好进针位置,缓缓扎入,一下就把脑脊液取了出来,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每一个步骤都那么精确,有条不紊。周教授事后对研究生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固然重要,但是取不出脑脊液,计算机再先进也做不出诊断。”这位研究生从此深知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医学交流多了起来。1985年,周教授借访美之机,促成了在中国召开中美儿科学术会议,百名儿科专家聚首北京,使开放之初的中国在儿科学领域,跟上世界医学发展的脚步。

在低回凄美的《安魂曲》乐声中,两个多小时的告别仪式结束了,覆盖着洁白布单的老人静静地躺在轮床上,在儿孙等亲友的陪伴下,他又一次走过他不知走了多少遍的协和医院的长廊,曲折蜿蜒。这一次老人要去哪里?

协和医院接受遗体捐赠的地方不大,是一个安静的角落。

周志春轻轻地说:“爸爸,您又到这里开始工作了……”

周华康,我国年龄最大的遗体捐赠者,他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医学,家人只留下他的一缕华发……

(说明:文字根据网络内容整理汇编,部分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