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体重、干呕,说话晚,竟然是家长这样喂养惹的祸!

作者:母乳促进会 10-12阅读:1467次

男姐导读:

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家)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然而如果没有人指出

她们反而会以为自己“很聪明”“发明了新方法”!

甚至去教导别人也用这个方法

比如-----用奶瓶喂米糊!

辅食添加的意义是什么?

不仅仅是营养!

六个月后持续母乳喂养,

添加辅食营养的意义只有30%

而重要的是锻炼宝宝的咀嚼、手眼协调、吞咽等能力

而用奶瓶喂食米糊

这些能力哪个能得到锻炼?

基本都不能!

所以说用奶瓶喂米糊绝对是买椟还珠的过程

不仅如此

米糊属于过于精细的食物

在宝宝适应一个月左右就要开始给与大颗粒的食物

然后是块状条状等宝宝自己抓着的手指食物

而不能一直依赖父母喂食

这样对吞咽和咀嚼也没有帮助

自己来,才是锻炼孩子进食最重要的能力

今天我们带来儿科医生郑泽亮的一个临床案例

这个宝宝因为流口水、体重不长、干呕、消化不好就诊

郑医生没有上来就开促消化用药和益生菌

(医生常见处理方法)

而是认真的观察咨询孩子的病情后得出以下结论!

儿科医生的眼中不能只有用药,

更要多点护理的技巧和方法!

门诊一位妈妈带着一个15个月大的男宝宝来找我,家长告诉我他家宝宝15个月,刚16斤,不停地流口水,而且很瘦,一吃烂粥就干呕。

宝宝一日三餐挺能吃的,但是吃的多便的多,很多时候都是吃完就大便,便的食物残渣很多没有消化,白天挺乖,但是晚上总是哭闹,肚子涨,总放屁,肚子可能也疼。

看了很多医生,用了很多调理肠胃的药,都一直没有见好。怎么才能调理一下肠胃让宝宝不再流口水,不再肚胀,睡个好觉,长点肉?

我没有直接回答家长的问题,而是先给小孩做保健评估,15个月,头围46cm,体重8kg,身高72cm。

因为不知道小孩之前每个月的身高、体重,所以不能很好的根据男宝宝生长曲线来分析。

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曲线,一个点本身并不能给出一个孩子成长的准确评估。然而,一系列的点可以深入了解一个孩子的成长模式和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其实生长曲线就跟爬楼梯一样,我们要知道小孩自己所处楼梯的位置(每个月固定日期的身高、体重),才能很好的分析小孩生长发育情况。而不是简单的跟“别人家的小孩”的体重和身高做对比。

进一步儿童发育评估:

1、大运动:能独站,能牵着一只手走路。

2、精细动作:能自发乱画排火车。

3、认知能力:会翻书,但不会一页一页翻。

4、语言:能说2个单字音:如ba,ma;不会指五官。

5、社交行为:有同情心会脱袜子。

——附图如下——

世卫组织 0-2岁男孩身长-年龄生长曲线图

世卫组织 0-2 岁男孩体重-年龄生长曲线图

除了语言发育稍微落后,脑发育、运动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等都未发现有问题,继而追问饮食喂养情况:一天用奶瓶喂米糊、烂粥两顿,一天大概喝600ml配方奶,拒绝吃肉末、鸡蛋(因不会咀嚼导致干呕)。

孩子体重增长缓慢应该考虑三方面问题:

1、入量不足;

2、消化和吸收不良。消化不良表现为大便中含有很多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吸收不良指的是大便性状好,但排便量多;

3、慢性疾病消耗,如过敏、严重先心病等。

综合分析,孩子并没有入量不足,也没有慢性疾病消耗,而是消化不良,其实就是没有舌辗训练导致咀嚼能力落后的缘故。也就是说家长错误喂养行为所导致的问题。

孩子奶瓶喂养是吸吮而吞咽的过程,而碗和勺子是通过卷舌、咀嚼然后吞咽的过程。孩子进食干呕最常见于刚刚学习咀嚼的时期,当他试图吞下没有充分咀嚼的食物就容易发生干呕。

通常运动能力较为落后的孩子咀嚼能力也会较为落后。开始添加辅食就要开始训练婴儿卷舌、咀嚼、吞咽。这样能更好地训练孩子的面部肌肉,甚至为今后的说话打好基础。所以说碗和勺子更能促进孩子的行为发育。

我告知家长,孩子流口水、干呕,大便不消化腹胀哭闹,通通都是因为孩子咀嚼的问题。锻炼孩子的咀嚼,要从模范大人的咀嚼动作开始,赶紧停掉奶瓶喂养米糊,改用碗和勺子。

然后要当着孩子面进行咀嚼,可以一起进餐或者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口中可咀嚼口香糖当着孩子面咀嚼。小孩会一边看,一边学着咀嚼。最后停掉手头所有正在吃的药物,照我说的坚持去做1个月。

1个月后家长带小孩到我的儿童保健专科门诊复诊,孩子流口水的现象明显改善,体重增长1斤,大便成形量中等,晚上亦没有哭闹现象。

家长说起他小孩看病的艰辛过程,也表达了对我的万分感谢。

我心里也倍感欣慰和自豪:“台下10年功,台上1分钟”,对家长而言,识别值得信赖的医生比自己去尝试这药那药靠谱得多。

因为尝试这药那药,无形之中就是把小孩的健康甚至生命看得太轻。小孩娇嫩,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儿科医生的眼中不能只有用药,更要多点护理的技巧和方法。

作为儿童健康守护者,我们需要用敏锐的眼睛,专业的技能,去关注孩子,读懂孩子,帮助孩子,呵护着一步步走向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作者:郑泽亮 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医来er趣科普作者

美研究重大发现:揭秘母乳神奇功效,可预防幼儿细菌感染,可制作新型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