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作者:互联网 01-02阅读:1042次

豆丝是湖北人爱吃的一种传统农家食品,整个鄂东南,直至安徽西南部和江西北部都有冬季吃豆丝的传统。在黄陂,豆丝更是其三大传统小吃之一(另两种是黄陂糍粑和黄陂三鲜)。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按传统惯例,每年立冬之后,忙碌了一年的农人趁着冬闲,开始做豆丝,在有冬阳的日子里,农家的屋前、房顶摊满了晾晒的豆丝。而豆丝也成了黄陂人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做豆丝,厨房内、烟囱外飘出的不仅仅淡淡的豆香和青烟,更是浓浓的年味。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各地做豆丝使用的材料不近相同。黄陂豆丝的原料很简单,主要是大米和黄豆,最“豪华”的豆丝也就是在米浆中加入几枚自家产的土鸡蛋,但这最简单的食材却能做出最美味的豆丝,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农人自己才会知道。豆丝的制作需经浸米(豆),磨浆,摊,凉,卷,切,晒等近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忙碌一天也只能做出五、六十斤的豆丝。如今,磨浆机、切丝机、烘干机等专为做豆丝而研制的机器,将传统的制作工艺变成了工业化生产,使得吃豆丝成为家常便饭,却也渐渐失去了豆丝原本的味道。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在木兰山脚下的一个小村湾里,当湾子里的其他人家都在用各式机器大批量生产豆丝的时候,老陈家还依然坚守着纯手工制作豆丝的传统。“他们做出来的豆丝没办法跟我的比,别看他们是做豆丝的,但他们自己吃的豆丝都是到我家来买。”老陈自豪说道。在老陈看来,只有用手工土灶做出来的豆丝,才会有好的口感和香气,才能延续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本源味道。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浸泡,是做豆丝的第一道工序。米用的是早谷米,豆用的是土黄豆。米和豆的浸泡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每天晚饭后开始浸泡,到第二天早上开始磨浆,需整整十二个小时。浸泡的时间过长,做出的豆丝缺少劲道;浸泡的时间过短,口感又缺乏细腻。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摊皮,这是做豆丝过程中算是最为核心的工作了。现在摊豆丝用的是煤炉子或煤气炉,炉子上面盖上一层铁板,放上平底锅,抺平浆的是一把木推,倒上一碗浆,木推一转,一张豆丝皮就成形了,有些类似于北方摊煎饼一般。传统人家则是一灶两锅,灶是那种烧材草的土灶,一个人在灶下烧火,一个人在灶上摊;锅是大口生铁锅,黝黑黝黑的,直接嵌在灶台上。老陈一边吸着烟,一边观察着灶内火苗的大小,不时地往灶膛里添加一把松针。老陈告诉我,摊豆丝一定要用松针烧灶,引火快,火势大小易控制,锅温稳定,摊出的豆丝底面焦黄,香味扑鼻。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老陈的老伴是周围几个湾子公认的做豆丝的高手,她摊豆丝的手法看似简单,但做出的豆丝却有他人所没有的特别香味。一桶米浆放在灶边,在锅底薄薄地刷上一层花生油,摊豆丝的工具是农村河里最常见的河蚌壳,蚌壳里面盛上米浆,再往锅里一旋,旋好后再用贝壳的另一面抺匀,盖上锅盖,再在另一口锅里又旋出一张。这时第一张豆丝也就熟了,双手揭起放在倒扣的米筛上,再重新倒入米浆,如此反复。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刚出锅的豆丝水份含量大,容易粘连,所以须趁热将一张张豆丝铺在木板上摊凉去湿,三五分钟后,待表面的水汽蒸发完全,再把豆丝卷成条状。此时,若是在豆丝上刷上一层大酱,再裹上一根大葱,相信这“黄陂版”大葱卷饼的味道一定不输于北方最为正宗的山东大饼。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摊凉了的豆丝需尽快切成丝。摊的时间太长,豆丝中的水份散失太多,切的时候容易碎,更不利于晾晒。切丝机效率极高,老陈却执拗地认为,机器切出来的豆丝没有了灵性,只有手工切出来的才有那种亲和的味道。即使50斤豆丝要两个人切上半天时间,老陈家两口子仍然日复一日地坚持着用手中的菜刀将一块块豆丝皮切成一条条一公分宽的豆丝。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豆丝好吃,却不耐贮藏,几千年来,将食物晒干后封存也就成了人们保存食物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冰箱时代的来临让食物贮藏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植根于人们心中一些传统的贮物形态却是改变不了的。腊肉,必须晒干,不然就成了培根;腊鱼,须经风干,不然就成了糟鱼。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虽然现代工艺以烘干方式将水份迅速散失,但这种速干的方式带来的却是口感的丧失和味道的改变,豆丝也是如此。自然晒干的豆丝与烘干出来的豆丝相比更耐保存,手捧一把晒干的豆丝,轻轻地嗅一口,隐隐地可以闻出豆香,还有一丝阳光的味道。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切好的豆丝被端上屋顶的平台。三、四十平方的平台上用竹杆撑起防鸟的纱网,地面上铺满塑料布,老陈将切好的豆丝轻轻地抖散开,均匀地铺在地上。豆丝要晒而不能晾,需三五天的大太阳才能完全晒干,而缺乏阳光的阴雨天晾干的豆丝是极易变质的。于是,阴天不做,雨天不做,大风的日子也不做,这成是老陈家做豆丝的雷打不动的规矩。这样的规矩和制作工艺,使得老陈家的豆丝在周边几个湾子小有名气,一直供不应求,甚至要预订。老陈曾招了几个徒弟和帮手,想提高产量,却不想,产量上去了,豆丝的味道却变了,无奈之下,老陈只好打发了众弟子,重新开起夫妻店,夫唱妇随,日日重复着他们的传统,青石黛瓦的老屋内依然弥漫着那熟悉的松针烟和豆米香。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豆丝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蒸煮炒炕炸,各有各的味道。干豆丝一般以煮居多,冷水下锅,好的用鸡汤或排骨汤,搁上几片腊肉,放上几块糍粑,小火煮开后即成,也称汤豆丝或糊豆丝。将干豆丝冷水泡软沥干,用猪油加腊肉翻炒,便是最传统的腊肉炒豆丝,这种做法对豆丝浸泡的时间掌握要求很高,现在餐馆里多以新鲜豆丝代替,省去了泡豆丝的麻烦。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在我看来,老陈家的炕豆丝则是我吃过的最为鲜美的豆丝了。大锅内放入自家压榨的花生油,将大蒜、肉丝和腌好的雪里红一起炒香盛出。再在锅内刷上油,将整张新鲜豆丝皮放入,微火慢炕,直至表面枯黄。将炒好的大蒜雪里红均匀地铺在豆丝上,包成方块,便大功告成了。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焦黄的豆丝皮泛着黄亮的光,表面浮动着一层清渺的雾气,恣意散发着淡淡的蒜香。轻轻地咬上一口,雪里红的鲜味便充满整个口腔,细细地嚼,豆丝表面的脆性与中间层的和绵软交织在一起,似脆还软,劲中带柔;静静地品,蒜香,肉香,豆香,油香,丰富却有层次,和谐却不突兀。吃完一盘豆丝,再喝上一大碗煨上三个时辰的土鸡汤,坐在老屋门前的青石上庸懒地晒着太阳,似乎尘世间的浮华与烦燥都离我而去,心里只留下的只有宁静和恬然。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从黄陂回来的几日后,应邀到磨山脚下的翠竹园吃饭,专门带上从老陈家带回的几张新鲜豆丝,请酒店大厨做上两大盘腊肉炒豆丝,一上桌便被一扫而光。所有人都对这豆丝赞不绝口,我也满怀期待地尝上几口。不可否认,火候、味道都十分到位,没有一般餐馆炒出来的豆丝那种或干涩或油腻的感觉,但始终觉得欠缺点什么,是乡气?是亲情?当豆丝变成一种餐馆小吃或商品主食,似乎它的味道就变了,也不如原来好吃了。那一刻,我又想吃老陈家的豆丝了……

即将消失的美食,许多人没见过更没吃过,没上央视太可惜!

曾经有一盘鲜美的豆丝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三把二把就干光。等我吃完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怎么不多来几盘?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盘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做豆丝的婆婆说三个字:我还要。如果非要在这份豆丝上加上一个数量,我希望是……一万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