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记载苏轼的家庭教育,现在八成父母做不到

作者:写乎 07-06阅读:1816次

文/王美妮

【作者简介】王美妮,陕西人,中学语文教师。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提起苏轼,我们的脑海里便会冒出“艺术全才”的评价:在两宋诗坛上,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的陆游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宋词创作方面,苏词在传统的婉约之外别立一宗,开创了豪放风格,南宋辛弃疾接受他的影响,也成为后先辉映的两位大家;散文创作方面,他继承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传统而又加以新的变化创造,成为“唐宋八大家”的杰出代表,是继业师欧阳修之后,宋代文坛的领袖人物,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与成熟;从书法创作来说,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四大家之一;从学术成就来说,他是北宋“蜀学”的代表人物,与当时以程颐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并驾齐驱……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很多人可能会在自己所擅长的某一两个领域是最杰出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像苏轼这样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如此卓越杰出的才华。

欧阳修曾对梅尧臣谈及苏轼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苏轼缘何如此卓著,走近苏轼的少年,或许会窥一斑而见全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惠州市苏东坡纪念馆)

苏轼的家乡四川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了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等众多的大文人,大诗人。苏轼出生的眉山,地方虽然不大,但读书的风气却非常浓厚。苏辙和弟弟进京参加进士考试那一年,眉山县举荐参加进士考试的就有四十五人,考中进士的就有十三人,中榜率近四分之一,这在古代科举的时代是很了不得的成就。

苏轼出身于一个有良好文化教养的中小地主家庭。耕读之家,家里有丰富的藏书。父亲苏洵共有六个子女,三男三女,苏轼和苏辙的前面还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但他们都不幸早逝,而恰恰就是苏家仅存的这兄弟二人,日后竟然成为苏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

父亲苏洵自己功名不顺利,在自我苦读的同时,更重视对子弟的培养和教育,对两个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苏轼曾在一首诗中记叙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夜梦》)

(黄州东坡)

这首诗说:晚上梦见自己小时候贪玩儿的事,父亲对学习监督得很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当天本来应该读完《春秋》这部史书,结果才读到桓公庄公部分,不及全书的三分之一。心里担心父亲来检查家庭作业,所以感到提心吊胆不踏实,好像嘴里挂了鱼钩的小鱼一样焦虑不安。

此诗写于苏轼六十岁时,当时身贬遥远荒凉的儋州(今海南岛),过着清苦艰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夜梦儿时父亲督促自己读书的情景,可见童年的记忆有多么深刻。

父亲的言传身教,一方面使苏轼兄弟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他们不拘礼教,开拓进取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对苏轼兄弟的成长也至关重要。苏轼的母亲程氏出身官宦之家,文化素养深厚,个性仁慈而果断。他对苏轼的人格教育,今天读来,也令人欣赏敬仰,颇受启发。

《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苏轼十来岁的时候,程夫人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中的故事。范滂是东汉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他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结果遭到了奸臣陷害,被判处极刑。上刑场前他与母亲诀别,说:母亲,我对不起您。今后只有让弟弟尽孝了,我就要跟随父亲在九泉之下。生者和死者,都各得其所。只求您舍弃难以隔断的恩情,不要增加悲伤。他母亲深明大义,对他说,你今天能与忠义之臣齐名,死何有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长寿富贵,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舍弃生命。

(三苏祠)

十岁的苏轼听完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

这是一个让为人父母者左右为难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或许更多的父母在内心深处,都不愿让自己的儿子像范滂一样走向断头台。

可程夫人却很平静的说:如果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回答,好一位义薄云天的母亲。程夫人的话让人在心里对这位封建时代的女性油然生出赞叹与敬仰。什么叫人格教育?什么叫潜移默化?什么叫以身作则?为什么苏轼一辈子嫉恶如仇、光明磊落、爱憎分明、百折不回?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仰慕苏轼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灌输中的人格教育将对孩子的一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程夫人个性果敢坚毅而又仁慈善良。苏轼家里的庭院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显得生机勃勃,引得许多鸟雀都来这里栖息、筑巢。可程夫人却担心小孩子不懂事会弄伤鸟雀,伤及幼雏,于是“下令”严禁小孩子捕鸟。如此一来,来这里安家筑巢的鸟儿自然越来越多,有些胆子大的鸟儿甚至把鸟窝筑到了低矮的树枝上。苏轼兄弟和小伙伴常常围绕在鸟窝边,逗弄可爱的小鸟,给它们喂食。苏轼曾在《异鹊》诗中深情回忆起童年这段有趣的场景:

(三苏祠)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

忆我与诸儿,饲事观群呀。

程夫人刚柔相济的个性对苏轼的一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苏轼每到地方做官,都能关心民生疾苦,帮助苦弱,以他的文人情怀,温暖着一方民众。即使是被贬黄州、儋州,自身艰难清苦,也尽一己之力帮助当地百姓。他那宽厚、仁慈个性必然与他的母亲程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除了父亲在学业上的严格督促,母亲在人格方面的悉心引导,苏轼也以坚强的毅力与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第一,下笨功夫,打好扎实的基础。

苏轼曾经将一百卷的《汉书》手抄三遍。《汉书》的字数将近七十五万字,抄写三遍,得有多么坚强的毅力,又是多么深厚的基础。苏轼抄写《汉书》也很有个人特色:最初抄写一段,以三个字作段落题目,第二次抄写以两个字作题,最后只需一字题目便可概括全意,真正做到了记忆与理解的有机结合。有人从《汉书》中随意举出一个字,苏轼便可由此字开始一直背诵下去,没有一字差错。

(苏东坡纪念馆内苏东坡家人农耕腊像)

第二,下巧功夫。

苏轼发明了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答王庠书》),其实就是分主题阅读法。比如我们读《西游记》,第一次围绕唐僧专心取经这个主题读;第二次围绕孙悟空斩妖除魔这个主题诵读;第三次围绕猪八戒三心二意这个主题诵读等等,从每一个主题去读的时候,就等于是一本新书。通过这种读法,一本《西游记》可以变成两本、三本、甚至十来本书,所以这种分主题的反复阅读可以将书读通读透。

苏轼本来就天资聪颖,再加上父母的精心调教和自身的勤奋好学,他少年时代写文章就出手不凡。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三月,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十八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北宋都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此次科举的主考官,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当代文坛宗主欧阳修,读到一份试卷,这篇文章见解独到深刻,文字质朴自然,笔力稳健通达,隐隐传递出一股大家风采。欧阳修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本来决定将它列为第一名,可是转念又一想,这篇文章写的如此之好,作者会不会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呢?可是将曾巩列为第一名,自己的行为不是徇私舞弊吗?为了维护考试的公正性,欧阳修决定忍痛割爱,将这篇文章列为第二名。

(三苏祠)

发榜之后,欧阳修才发现曾巩并不是第二名,他读到的这篇文章根本不是曾巩写的。欧阳修只知道他的学生曾巩的文章天下第一,哪里知道有个来自眉山的小伙子文章更为出众,其文章才是天下第一,此人姓苏名轼字子瞻。这份答卷是苏轼的。礼部的考试,本来可以稳拿第一的苏轼却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讲有些委屈,却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洵的文章也被朝廷官员争相传看,父子三人当时号称“三苏”,名噪京师。欧阳修感叹不已,说“更数十年,后世无有诵吾文者”,久后苏轼“必独步天下”。这一年,苏轼二十二岁,苏辙才十九岁。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也就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二月,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王朝最高级别的人才选拔考试——制举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进士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考试再次发起冲击。

制举考试到底是怎样的考试制度?制举考试不同于三年举行一次的“进士”“明经”一类的“常科”,它是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制度,倘若被录用,就可以获得较快的擢拔提升。参加制举考试的考生必须有朝中大臣推荐,然后由六名考官先行考核,及格者才能参加皇帝主持的考试。制举考试开设次数极少,两宋三百年历史中,只举行过二十二次制举考试;资格审查也极为严格,能够参加考试的人很少,能够考中的就更少,考中而成绩优异者则少而又少。宋朝三百年中考中制举的仅有四十人左右,而考中进士的则有将近四万人,相差近一千倍。

(三苏家庭生活雕塑)

苏轼所应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是说文学出众道德端正,“能直言极谏”是指善于策论,勇于给皇帝提意见。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八月,苏轼以所作五十篇策、论通过制举考试。苏轼应考制举的策论文章再一次得到了主考官的赏识,不过这次赏识他的还有当朝皇帝宋仁宗。仁宗皇帝与司马光等考官将苏轼点为制举第三等,这是极高的荣誉。按照宋代制举等级的惯例,一二等都是虚设,实际最高等级为第三等,其次为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此等,第五等算是不及格。自从北宋开设制举以来,只有吴育以“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通过第三等,其他人都在四等以下。因此,苏轼得第三等是破天荒的大事。弟弟苏辙也不示弱,获得了第四等的好成绩。这一年苏轼二十六岁,苏辙二十三岁。

从苏轼的读书生活中可以总结出几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眉山浓厚的读书风气,更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二,他有非常扎实、雄厚的基本功;第三,他有非常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第四,良好的机遇,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欧阳修、司马光乃至皇帝对他的认可奖掖起到了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造就了少年成名的苏轼。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是个距离京城西南数千里之遥的小地方,而苏家父子文章一时间传遍天下。一代文豪苏轼满身闪耀着光辉,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独步天下”。

(三苏家庭生活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