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实施篇,父母一定要来看!!!

作者:马甲君娱乐 08-30阅读:358次

积极的倾听与同感的表达: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积极的倾听与同感的表达,积极倾听不仅仅是倾听,是指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让他们明白父母已经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已经觉察到隐含在他们话后面的感受,使孩子感觉到被了解、被接纳,从而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协助他们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基础。这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同感技术。他认为感觉被爱对一个个体来说很重要,能促进个人身心发展,也是弥补身心创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互动的过程有口语和非口语(如动作、表情、声调)方式。无论使用何种沟通方式,父母必须表达出想了解,而不是批评、判断的意图。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心之后,才能打开心扉。

运用积极倾听,父母要学会“停、看、听”。也就是说,当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暂停手中正在进行的工作,注视孩子,提供孩子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仔细观察孩子沟通时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倾听孩子说了些什么,让他把话说完,不加评论和判断,尽量从孩子的立场了解他所说的话。待孩子说完,你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再反馈(概括、陈述)给孩子,例如:你看看妈妈(或爸爸)这样理解你刚刚所说的,是不是与你的意思是一样的?一方面可以澄清听到的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误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被了解、被重视。唯有此,父母才可以了解孩子话中隐含的意义,才可以真正帮助孩子克服某些恐惧心理,增进亲子关系,协助孩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孩子愿意和父母说话,愿意听父母的看法和意见。

“问题所有权”:

接下来我要谈到“问题所有权”,爱干净的爸爸妈妈通常会有不爱收拾的孩子;讲究效率、做事麻利的爸爸妈妈通常会有拖沓、散漫的孩子。为什么?因为这些父母太爱管闲事了,他们把孩子的问题揽到了自己身上,没有建立一个问题归属的概念。这样,他们不仅要抱怨自己的辛苦和劳累,而且也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那么如何界定问题所有权呢?可以根据三项原则来确定:

一,若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属于孩子的问题;

二,若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但妨碍了父母的权力或职责,属于父母的问题;

三,若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且不妨碍父母,这时亲子关系没问题,皆大欢喜。

父母在面对困扰时,可以问问自己:这问题有没有干扰或妨碍到我的生活?这问题对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伤害,甚至危害到生命的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关父母的事,属于孩子的处理范围。如果孩子与同伴、朋友、老师等他人发生冲突,那是他们两者的问题,父母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不需要插手或干涉,只需要从旁加以引导和注意即可。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是: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需要积极倾听;对于父母的问题,父母可以表达自己的信息,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对父母造成了困扰。

由于篇幅问题今天就分享到这如果你一直为教育和学习方面的问题烦恼,可在我的朋友圈查找相应的文章,或许能帮你解决。家长可通过微信号(jiaoyu995)前来与我交流,探讨,一起帮助孩子快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