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之道教育心得 父母必读:学会放手 孩子才真成长

作者:分之道 05-09阅读:2819次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切。

  • 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也正因为这种想法,父母无论在何时想得更多的是对孩子的保护,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
  • 也有些父母帮助孩子设计人生,即使孩子已经有了自主选择的能力,父母依旧不肯“放手”,越俎代庖,用自己的想法、观念套用在孩子的人生规划上,只要自己认为这对孩子好,就让孩子走这条路。这也导致了孩子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也放弃了选择的权利。

其实,父母为孩子做那么多事情,大多都是父母一厢情愿的想法。

父母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是在为孩子分忧解愁;

认为孩子无论在何时都需要自己的帮忙与规划;

认为只要孩子听话,跟着自己的脚步走,就能通向美好的明天。

获“人生导师”美誉的李开复则认为: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听话,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但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绝非是我培养小孩的目标。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越俎代庖等行为,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剥夺孩子犯错的机会,剥夺孩子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再者,父母总是依自己的经验和体验给孩子规划人生,但不见得都懂孩子的这一代,而且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今天适合孩子的路或许明天就不适合了,更何况是上一辈人的体验。所以父母只能给建议。

只有父母肯“放手”,扮演好从旁建议的角色,孩子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思考,做选择,去实践。在这过程中,即使孩子遇到困难,哪怕弄得“头破血流”,那也是成长。

如果孩子永远听家长的指挥

  • 孩子会习惯听从别人的安排,遇事缺乏主动性。
  • 其次,孩子会一直依赖父母的保护伞,就像父母的附属品,离开了父母等于生活无法自理,学习或工作无法继续。
  • 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终日过着父母期望自己想过的生活,如机器一般活着。

科学研究证明: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孩子乐意接受父母的教育。但是爱的方式如果发生了偏差,过度关爱孩子,替孩子包办一切,把孩子置于绝对舒适的环境中,不但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反而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