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血常规知道贫血再补铁,已经太迟啦,但很多家长还蒙着鼓里

作者:柯大夫儿科科普 11-10阅读:5403次

临床中遇到很多小儿有些临床现象很难有一种疾病去解释,比如宝贝没有活力,抵抗力比较差,头发枯黄易断,食欲不振,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性口腔炎这些问题,不妨从营养学角度去思考,是否缺少了某种元素,但是有时血常规体检有没有发现贫血问题,其实宝宝的健康与铁是有密切关系,如果当宝宝通过血常规查出有贫血问题,往往意味严重缺铁很久很久。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不妨先从缺铁性贫血的三个阶段讨论一下。

小儿缺铁性贫血三个阶段

当宝宝通过血常规体检出提示有贫血的时,其实宝宝体内已经发生下列三个阶段,如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道理是一样的。

1 铁减少期 就是宝宝机体内的储存的铁已经补足啦,但是供给红细胞生成的铁还马马虎虎能提供,所以这是宝宝根本看不出有贫血表现,如皮肤粘膜,口唇,指甲看不出苍白,临床也不会很明显症状,血常规检查也不能发现,但是这个时期又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接下来细讲。

2 红细胞生成减少期 体内的铁继续下降或者耗竭完,但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还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可能宝宝有些不典型症状,但是很多医生和家长也不一定能发现,因为临床还是没有贫血表现,血液检查没有贫血,医生也不能武断说宝宝贫血了。

3 缺铁性贫血期 真正等医生或者家长发现贫血症状和血常规检查出来,医生再告诉家长宝宝是轻度/中度/重度贫血,其实这个时期发现有点迟啦,因为宝宝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机体内缺铁或者铁的耗竭。

早期缺铁对宝宝影响巨大

1 宝宝体内的多种酶,比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单胺氧化酶等都与铁结合发挥作用,如果铁缺乏了,这些酶活性下降,导致食欲、免疫能力、机体状况出现问题。

2 单胺氧化酶是重要神经递质,一旦铁缺乏,这些神经递质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同时会出现神经系统早期补典型症状,如体力弱,疲乏,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甚至智力倒退等等。

3 缺铁也会造成组织器官异常,如口腔黏膜异常角化,反复地图舌,胃酸分泌减少,反甲,异食症。

4 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容易发生患感染性疾病,经常患病,有时恶性循环。


哪些高危的宝宝需要补充铁剂

1 宝妈本身就说贫血人群,尤其缺铁性贫血,需要在怀孕前纠正贫血

2 宝宝出生后有颅内出血,肾上腺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3 双胞胎或者多胎,早产儿,生长发育过快的宝宝。

4 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和强化铁剂,或者牛奶过敏导致肠道慢性隐性失血。

5 纯母乳喂养的6个月宝宝,需要添加铁剂。

6 经常生病,经常腹泻和胃肠道疾病孩子。


如何科学补充铁剂

各年龄的推荐补铁剂量

1 、足月儿宝宝常规推荐铁的剂量:每日1 毫克/公斤。早产儿宝宝常规推荐铁的剂量:每日2-4 毫克/公斤

2、1-3岁孩子常规推荐铁剂:每日7毫克;4-8岁孩子 常规推荐铁剂:每日10毫克;9-13岁孩子常规推荐铁剂 :每日8毫克。

何时开始补充铁剂

1、足月婴儿母乳喂养 在4个月大时开始补铁(元素铁每天1 毫克/公斤),继续补充,直到婴儿服用足够量的富含铁的辅食。

2、早产儿母乳喂养在两周后开始补铁(每日铁2至4 毫克/千克),但在宝宝第一年,开始添加强化铁剂辅食,还继续提供每天至少2 mg / kg剂量的铁。

3、对于喝配方奶喂养12个月以下的宝宝,应提供铁强化铁剂的配方奶粉。

4、6个月后,鼓励每天喂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强铁的吸收,健康的宝宝6个月后,考虑引入泥制肉类、蛋黄、猪肝泥等。


总之,对于有上述缺铁高危因素的宝宝,临床试验表明,补铁往往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许多的研究表明,接受口服补铁的母乳喂养婴儿的生长速度有所提高,并且早期开始补铁的宝宝的神经发育更好。但是对于没有缺铁的宝宝,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常规补铁对6个月及以上的健康儿童有益。

宝宝通过血常规化验出缺铁性贫血类同宝宝出现严重佝偻病症状,比如枕秃、骨骼变形、头颅骨变软、O型腿等等。我们现在通过各种自媒体都提倡宝宝出生后满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为了就是预防佝偻病。如同需要科学规范补充铁剂来预防宝宝缺铁之后出现的一些非常隐匿的症状,比如对孩子智力、精神、情绪、消化等等,其次才是预防缺铁性贫血,只是我们认识和理念更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谈起补充维生素D可能头头是道,但是关于如何规范补充铁剂我想就未必啦,这就是我写这篇科普的初衷。

把复杂的临床问题,通过科普变得通俗易懂,请关注@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谢谢分享与转发,有关孩子缺铁性贫血的问题可以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