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注力,你真的冤枉孩子了

作者:小熊比利早教乐园 06-22阅读:5006次

闷闷的夏日,学龄孩子家长心中的两件大事,除了隐隐期待的暑假,就是眼前让人心烦意乱的期末考试了。

而围观着学龄前孩子们的家长,日子也不好过,常常怀疑人生“我家孩子的专注力也太差了,该不会是小儿多动症吧”?

看了几分钟课本就开始左顾右盼找乐子;

写了几行作业屁股就痒痒坐不住;

读了几页绘本心情就开始放飞完全读不下去。

“我这孩子怕不是没救了吧?”

到底孩子的专注时间多长才是正常的呢?

怎么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专注?

放过孩子,别再高估孩子的专注力了

美国研究学者们曾就孩子的专注时间做过研究,而他们发表了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时间公式:

孩子专注学习的时间=孩子的生理年龄+1

比如一个6岁孩子,专注学习的平均时间为7分钟。

按照这个标准,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就可以估计一下孩子的专注时间了。

年龄越小的孩子的专注时间越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专注时间应该是逐年增加的。

我们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去专注,其实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要求孩子专注于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上。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冤枉了孩子,轻易的给孩子贴上“不专注”的标签。

理解孩子,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事出必有因,当我们发现孩子开始分神的时候,尝试着去寻找令孩子分神的诱因,才能解决。

1、给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这个环境不单单是说绝对安静的坏境,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老是被客厅的电视声吸引,那就关掉电视,还孩子安静。

又比如孩子在看书,本来孩子前面都在认真阅读,到了后面提到机器人的时候,就开始嚷嚷要玩机器人,那其实家长可以一开始就可以把书里面有所提到的要素放在孩子面前,比如将机器人主动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边玩边看,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除了客观环境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很多时候长辈的过分关心,就是干扰到孩子的最大因素。

孩子明明正在专注的写作业,家长却不停的打断:

“冷不冷呀,妈妈把空调关了吧?”

“写这么久饿了吧?来吃点水果。”

“这道题写错了吧,平时到底有没有听课的?”

……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要反思自己,会不会是自己成为了干扰孩子的原因。

2、避免长时间接触强刺激的活动

有家长会问我的孩子平时看书坐不住,看电视倒是很认真,这算专注力高吗?

但其实看电视时的“专注”不是真的专注,孩子长时间接触强刺激的活动,则会让他们对于弱刺激的活动的专注力下降。

强刺激的活动比如看电视、看手机等,弱刺激的活动比如看书、画画等。

简单点,就是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手机,建议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每天限制两次。

3、满足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更专注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安静下来的“开关”,需要家长的仔细观察寻找。

比如小宝宝喝奶的时候不安分,往手里塞一个玩偶,宝宝就安静了,那这个玩偶就是家长可以加以利用来引导孩子专注力的开关。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有很多大人工作的时候,也爱有点小癖好,比如一边听音乐、嚼口香糖、喝咖啡等等。

4、养成规律,让孩子自我调整状态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总比在家里要更专心?

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养成了习惯,当孩子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就进入了幼儿园的一成不变的时间表之中。

在学校里,上课和休息的时间是固定的,孩子明白,这个时间段就是学习时间,是固定的20分钟,过了就可以休息了,所以孩子会在这期间更为专注。

我们在家里也可以用类似的策略,让孩子的生活时间表更为规律,有松有弛,引导孩子在某个时间段更加专注。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