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伤害,被冠上了“挫折教育”的名义?

作者:歪歪兔 12-24阅读:4818次

正文开始之前,先分享一个悲伤的故事——在2016年高考结束后,一名高三学生小斯(化名)选择结束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

在遗书中,他说自己“从未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小时候吃饭打嗝要挨打;夹菜姿势不对要挨打;考98分、全校73名,换来的是妈妈的一通奚落;爸爸问自己是否学会英语,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会被刻薄以待;爸爸曾经承诺过的“如果获得一等奖学金就买电脑”,也迟迟没有兑现……

小斯的死在网上引发热议。其中,有些回复显得格外醒目——

此外,还有一些网友表示——这些经历他们小时候也大致遭遇过,虽然过程非常痛苦,但无论如何也没有达到轻生的程度。结合现在青少年的高自杀率,啧啧,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禁不起挫折了,真是“玻璃心”!

看到这样的观点,小编深深地感到——“挫折教育”这个概念如今已经被严重误读了!

当“挫折教育”成了“伤害有理”

当“挫折教育”进入公众的视野时,人们还沉浸在对“小皇帝”、“小公主”的无可奈何中,“挫折教育”给家长们提了一个醒——哦!孩子不能太顺着,否则以后他什么事都经不住。

但在后来的几年里,“挫折教育”似乎有些变味了——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非常艰苦的地方生活,甚至故意让孩子离开自己许多年,似乎这种“苦”,就是挫折了;有的家长要求孩子任打任骂不还嘴,甚至连哭都不许,只能默默接受,因为“这样才会有担当有韧性,不会被宠坏”……

然而,父母的“用心良苦”却换来了孩子的憎恨与冷漠——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挫折、感受到了苦难,却唯独感受不到爱。

更不用说,有些家长的“挫折教育”,只是为自己发泄愤怒或逃避责任而找到的一个好借口罢了。

“当我需要一个苹果时,你却扔给我一筐橘子,还逼着我全部吃掉”,或许这场变了味的“挫折教育”只是一次充满了理由与借口的伤害。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应该是“用挫折来教育”,而是“面对挫折的教育”。

儿童的世界和成人大不相同,在成人眼中无忧无虑的童年,对孩子来说,可能充满了挫折——

“我饿了,妈妈没有及时给我喂奶,我好难过!”

“我想快点走过去,可是摔倒了,好疼,我好难过!”

“我的棒棒糖掉在地上,不能吃了,我好难过!”

“我想搭一座大房子,可总是塌,我好难过!”

“要去幼儿园了,一天看不到妈妈了,我好难过!”

“小朋友不和我玩,我好难过!”

“今天下午起床慢了,没有拿到最好玩的小火车,我好难过!”

“老师今天没让我回答问题,我好难过!”

“班里有个小胖子总是拉我的小辫儿,我好难过!

……

成就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挫折和困境,而是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我们的勇气、心境、处理方法,而这些都需要从父母处获得。如果孩子被无原则地宠溺,他固然不会长大;而如果他从小就被家长以“爱”的名义打骂、折磨、忽视,生活在冷冰冰而充满暴力的环境,他的内心很快就会干涸,进而开始痛恨世界、痛恨家庭、痛恨自己,最终极有可能罹患抑郁症,或形成“反社会人格”。

因此,我们不必刻意为孩子制造“挫折”,而是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挫折,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而他成长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那么,到底该怎么给孩子做逆商教育呢?

一句话:回到孩子的生活场景!

逆商教育每天都可以做,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你不用特意做什么事,只要在孩子面对逆境的时候,冷静地引导孩子应对就可以了。

孩子的逆境,简单说,就是他碰到的挫折,比如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欺负、误会、拒绝,或者被老师批评、忽视,等等。这些都是随时会发生在孩子生活场景中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超出了他的经验和能力。

父母需要在这些具体的问题上,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去解决!

儿童逆商第一人、儿童早教专家宗匠,是“关键期早教”理念提倡者,独创“儿童关键期全情商发展体系”,这一次他带着《宗匠的逆商提升课:破解儿童的16种成长困境》教父母怎么进行逆商教育,怎么才能让孩子消除自卑,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之中,宗匠会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问题详情的解决和分析,让家长学会应对方法,真正的手把手教父母进行逆商教育,让孩子得到提高和成长。

还在等什么呢?快来学习教导孩子逆商教育的方法吧!只要99元,就能够掌握让孩子拥有面对逆境的高逆商,健康成长。

课程链接:https://www.qcourse.com/subject/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