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宝宝感冒都不是冻的,冬天孩子感冒,这几个误区家长别盲入

作者:健康视界 01-18阅读:1982次

低温环境下,很多场所,如商场、幼儿园、医院等通风条件很不理想,再加上人头密集,病毒很容易传播,小孩子免疫力较低,很容易成为受感染的人群。

冬季流感高发,医院爆满,多数都是孩子。对于孩子感冒,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可能是冻“坏”的,殊不知,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孩子的感冒不是冻的

王女士的孩子感冒了,奶奶说,肯定是冻出来的,土办法,用大被捂捂,出点汗排排寒毒就好了。结果,孩子的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在大被里散发出去,而且被子里温度越来越高,孩子小不知道怎么表达,说什么家长都告诉孩子坚持一下就好了。

结果,小孩热得不行,脱水、缺氧,差点昏过去,最后去了医院。医生说孩子得了捂热综合征,严重会引起循环衰竭。

家长直叫屈,说孩子冻感冒了,想用这个老办法帮孩子驱寒排毒。

医生却说,其实在医学上并没有“感冒”的概念,医学上,“感冒”这种现象叫做“上呼吸道感染”。

能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很多,鼻病毒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这种病毒绝对不是冻出来的。

对于孩子感冒,父母都有哪些误区

误区 1:感冒了用被子捂捂,出点汗就好了

就像前文提到的这种“老偏方”,很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对孩子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另外,“有一种冷叫妈觉得你冷。”宝妈觉得冷了,就里三层外三层的给孩子加衣服,生怕孩子冻感冒,殊不知孩子小小的身体子被裹的严严实实,孩子本来就爱动,事必会散发很多热量,然而热量难以排出那种受罪感,即使没有得捂热综合征,对孩子也是一种折磨。

误区 2:冷水洗脸提高免疫力

免疫系统具备靠识别病毒的能力,一旦遇到病毒,就会制造抗体进行来进行反击,从而保护身体。冷水的刺激很可能让血压激增,带给小孩子不必要的风险。如果要提高小孩抵抗力,不如给他打疫苗,注射流感疫苗,免疫系统会把人为降低危险性的疫苗识别,并消灭,从而记住其特征而制造相应抗体。

即便真的被流感病毒入侵,免疫系统还是会作出快而强的攻击,就算不能完全避免,也能有效减轻流感造成的伤害。

误区 3:用药缓解症状

感冒的主要诱因是病毒,很不幸的是,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准确而有效的办法来攻克这种病毒。

近年来的儿童感冒药,多半属于复方制剂。治疗缓解流涕、发烧、鼻塞等感冒症状,却无法杀死这种病菌。

“是药三分毒。”不同药厂生产的感冒药成分大致相同,只是商品的名称不一样罢了。但是很多宝爸宝妈却把这些当成不同药物来给宝宝使用,这样很容易发生重复用药导致的药物过量而中毒,严重甚至会威胁生命。

关于感冒,家长该知道些什么

一、冬天的湿度低,很多感冒病毒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得更久。

二、引起感冒的病原体多种多样,传统观念中以为感冒是冻出来的,其实是不确切的。

三、 6 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服用复方感冒药。孩子 90% 以上的感冒时由病毒感染,在 5~7 天左右,随着病毒生命周期的终结,感冒会自愈。

四、注意多喝水,多休息。调节室内的温湿度,让孩子体感舒适,尽量不要额外使用感冒药。

五、大量的科学研究都证实,维生素 C 虽然能增强抵抗力,但是并不能推出结论,会降低感冒发病率。

六、除非感冒后并发细菌感染,否则不要让孩子使用抗生素,那些是抵抗细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