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这样的2大做法正在扼杀孩子学习天性,再不重视就晚了

作者:伯爵该隐 08-27阅读:4704次

孩子是单纯的,懂得的知识是有限的,他不停地刨根问底,想要探索这个无限的世界。

妈妈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自由轻松地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等生,但是多数妈妈都亲手毁掉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高手,如果你的孩子处在1-2岁,3岁以后这两个时期,妈妈就要注意避免这样的错误做法。

1、

1岁左右的宝宝都会用手指东西了,他会指着某个地方,咿咿呀呀说着大人听不懂的话。

其实,宝宝这个时候的好奇心特别强,他指着某一方向,肯定有他好奇的东西,有他想知道的答案,他希望妈妈告诉他答案,这是他在主动获得知识。

很多妈妈认为宝宝太小,听不懂话,就不理会宝宝的这个动作。有的妈妈即使认为宝宝能听懂,也是敷衍一下,并不会带着宝宝去探索那个方向的事物。

西西1岁的时候,我也是很懒,不会抱着他去探索,给他解释他好奇的东西,后来他看到新鲜事物,就干脆指一下,然后毫无兴趣了。

宝宝对不懂的事物保持高度的兴趣才是常态,这是他们的本性,而我亲手抹杀了他的探索欲,幸亏他还小,我还可以再引导,不然想要弥补真的太难。

宝宝才1岁多,不会像大孩子一样,问很奇怪的问题,不要以为他们就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新奇的想法,就没有探索欲望。

相反,越小的宝宝,好奇心越重,更容易培养,他们反倒希望妈妈陪他去探索,多告诉他一些好玩的事情。

2、

孩子会说话以后,尤其到了3岁左右,会问好多奇怪好笑的问题,妈妈通常的做法是敷衍,不知道的就胡编乱造。

因为,孩子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实在太难答了,妈妈也不知道答案。

而且,这个小魔头,有了自己的思想,调皮捣蛋,样样不省心,不打不骂就算妈妈仁慈了,还要回答这样高频且虐心的问题,功力实在不够。

这样敷衍,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也会误导孩子。妈妈要认真告诉他正确答案,一些生活常识或者某学科知识对妈妈来说小菜一碟。

如果真的不知道答案,也不要敷衍,一定要带着孩子一块去查资料,去实践,去探索,找答案,要知道,查资料找答案这种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是自主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孩子能够发现问题是好事,妈妈更要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引导孩子去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实践中获得正确的知识,让孩子保持高度的探索精神,获得学习乐趣,以后学习能力不强就怪了!

由于篇幅问题,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微信端搜:xueba211,朋友圈有更多关于孩子教育,学习方法,学习资料,提高记忆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