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作者:大观家庭 09-29阅读:401次

昨晚,游戏研究所第一期读书营邀请了游戏育儿的践行者和推广者——暮暮,跟大家分享:怎么样带着游戏力对孩子“设限”——如何与孩子制定规则,并向大家介绍两种设限技巧。

所长为大家整理了干货笔记——

什么是“设限”

马上就要吃饭了,所以我给女儿设立了规则:现在不能吃糖。

女儿先是哼哼唧唧:嗯~我就想吃嘛,现在就要嘛~!

我坚持说不行。女儿嘴一撇,就开始哭,还一边跳脚一边喊:我就要吃!现在就要!

这在家还好,如果这放在超市,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

有的家长会讲道理,有的会靠其他东西转移注意力,有的家长会威胁再这样下次别想再来超市,有的可能就妥协了,甚至还有人会选择“打一顿就好了”……

哪种办法最有效呢?视情况而定,一时灵一时不灵,那些最让人抓狂的时候,这些都不怎么灵。

设限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想知道怎么设限最灵,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设限”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

限制,其实是提供了一种边界,一是保护孩子的安全,比如不能玩火儿摸电门;二是提供行为的准则,比如看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好不能上去就抢。

很多人常常会将“限制”理解为一种不得不遵守的不自由,但是有限制才能拥有自由,尤其对于孩子而言,限制还有另一重作用: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感、责任感,以及自控力和自信。

这一切,都有赖于一个“稳定、一致而且合理”的边界。

设限之前,先冷却自己

“稳定一致”意味着设限应该以规则为准,而不是随着大人的心情而起伏变化。

所以当我们心跳加速血往上涌的时候,请闭上嘴巴,收好手脚,深呼吸,等理性回来,再开始设限。我们带着情绪说“不”时,其实是在给情绪找一个出口,而不是对孩子做出有效的限制。

请大家回想一下,当我们对孩子说“不”时,究竟是“规则不可以”,还是“自己不愿意”?各位可以做一个小实验,记录下一天当中自己拒绝了孩子多少次,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记录之后,你会看到很多限制并不是因为“规则”,而是因为自己不愿意。

联结是设限的前提

不仅仅是设限,任何教养方式能起作用的前提,都是联结。这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比如我提醒过女儿小心地上有水,她却扑通故意跳进去,或者明明自己能吃菜非得要我喂。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然后提醒自己:“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游戏力》中的“沙发会议”,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设限方式。我们的习惯是家长限制孩子,孩子犯错就要惩罚,这样就把双方推到了一个对立的位置上,联结必然断裂。而沙发会议,则是把问题变成了需要亲子双方共同解决的一个挑战,需要彼此倾听,协商合作,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以孩子为中心

界限是否合理,那就要看是否“以孩子为中心”。

我在科恩博士的线上课程中担任助教时,看到有许多家长提问:怎样才能让两岁的小男孩儿安安静静的在飞机上坐上三个小时?怎样才能让三岁半的小姑娘,生气的时候好好说话,不要哭闹?……

我很想说:臣妾做不到啊!

因为对孩子的限制,必须要符合他们年纪的特点,他们只能做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不是我们希望的事情,否则这个限制一定会被打破。而且设限是为了帮助孩子形成好的习惯,而不是去惩罚他们做错事,所以要尽量事前预防。

比如希望孩子晚上刷完牙就不要吃糖了,那糖不能放在卫生间到床上的路上。又比如在去超市之前,我们会提前约好只买一个零食,而不是在她抱着巧克力果冻又拿起汽水的时候才勒令她放回去。

另外,设限时要尽量具体,比如“别乱画”——孩子不认为在墙上画画是乱画。所以我们应该这么说:“我看到你拿着笔很想画画,可墙不能用来画画,你可以在这张纸上画。”

对事不对人

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怎样才叫对事不对人呢?

在设限里面,它意味着“只对行为设限,同时接纳一切情绪。”

比如吃菜。许多孩子不喜欢吃蔬菜,但为了健康饮食一定要摄入一些。所以在我家为数不多的强制规则里面,必须把菜吃完,是执行起来最容易起冲突的一条。女儿有太多的办法消极抵抗,她甚至能把三根叶子吃上半小时。后来我意识到,其实她是被迫在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当然可以要求她把菜吃干净,但是我不能期待她每次都能开开心心的——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同理,当我们不同意把第八辆遥控汽车买回家时,我们也要拥抱孩子的眼泪和脾气。

不过,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破例“不设限”。比如我家规定饭前一小时不能吃零食,但是偶尔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到了饭点却还在排队等位,我也会同意饥肠辘辘的女儿先吃一点儿小饼干。规则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死板和不能变通。当然,我会先告诉她,为什么这一次可以破例,这样她也不会餐餐都要求先吃点心。

两种设限技巧

1.游戏法

好玩的限制,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这里再重申一下“事先预防优于事后制止”。设限不单单是对不恰当的行为说“不”,更多的是在问题出现前,用游戏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是恰当的,同时让他们在游戏中,将被限制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中去挑战界限了。

“打破规则”

我们可以在游戏中设定一些故意要去违反的规定,比如“不许抱我”,然后孩子们就会嘻嘻哈哈地冲上来抱我,在欢笑中释放孩子们因为被限制而产生的紧张情绪。

用有趣的方法说“不”

比如当我让孩子不要穿着鞋进屋踩地毯的时候,我可以唱出来,或者假装扮演地毯被踩的脏兮兮而哭鼻子,甚至滑稽的威胁孩子“你如果踩地毯我就把这一大杯水都倒在自己的头上!“。

讲故事、假装游戏、公仔扮演游戏,桌游……

例如《大卫不可以》, 就很生动形象地讲了一个小朋友处处被限制的故事,最后又温馨地回到“大卫,妈妈爱你”,特别好地体现了“对事不对人”的设限原则。此外,平时在和小朋友玩过家家等假装游戏时,也可以引入一些设限主题,这时候主要是为了好玩儿,不必突出教育目的,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慢慢理解和熟悉规则。另外像桌游这种本来就有规则的,你一次我一次轮着来,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2.ACT设限法

A是认可孩子的情绪或者感受(acknowledge your child’s feeling or desire )

C是声明限制(communicate the limit)

T是提供双方可以接纳的替代解决方案(target acceptable alternatives)

我们在设限时,常常一上来就到了C的部分,直接说“不可以”;有些家长可能还会给出T,也就是替代选项。但是最开始的A,往往是被遗忘的。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原因。光阻止行为,不解决根源,永远会有下一个问题等着你。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的动机,用心去理解她的感受和渴望,当她内心的需求已经被满足了,她就不会用不恰当的行为来表达自己。

讲一个A的例子。我女儿最近刚上幼儿园,适应期还没过。有天晚上八点半,刚陪孩子画完画就到刷牙洗澡的时间了。我催女儿去刷牙,她说着好却又拿起了剪刀。剪完纸后,又是拿故事书又是抱娃娃,磨磨蹭蹭就是不愿意去刷牙。我催得有点着急,于是决定先暂停,准备和她聊聊。

我问:“你是没玩儿够吗?妈妈明天继续陪你玩儿好不好?”

女儿没反应,我又问:“你是不想刷牙?”

她点了点头,我问:“为什么呢?是因为刷了牙就要睡觉,你不想睡觉?”

她说:“是,因为睡醒明天就要去幼儿园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然后我抱起她,帮她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抱着她坐了一会儿后再问,“我们去刷牙好吗?”她安安静静地同意了。

如果我只是盯着她磨蹭的行为不放,恐怕只能催到自己耐心耗尽,她哇哇大哭,最后一起度过一个沮丧的夜晚。

接下来是C,这个大家已经很熟练了,只是有一点:C要尽量简明,并且遵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指明是怎样的行为不被允许就可以了。

另外,孩子有时候会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可能他只是没接收到信息,或是不想听所以忽略了。如果你真的要在这里设限,需要用行动来表达你的态度,而不是说说就算了,然后回过头来又埋怨孩子不听你的——本来你就没当真啊,他不听也很正常,对吧。

最后,既然说了不能做什么,我们还需要让孩子知道可以做什么。而且除了语言,还要用行动来示范,这一点对于低龄的孩子非常重要。孩子是一点点长大的,大人需要一次次地去规范他们的言行。

其实所有技巧都是在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徒有其形地按照教科书照搬,是没有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文/暮暮 @大观家庭 (ID:thedaguan)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大观家庭;

大观家庭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