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升学”取消了,家长怎么办?

作者:互联网 03-26阅读:3413次

“奥数升学”取消了,家长怎么办?

这些天来,家长们的心情颇有些动荡。

先是限制课外补习,后又取消奥数竞赛,再有取消特长加分……家长们面对这些变化,大致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赶紧去取消一些为了拿奖的课程。

毕竟,当初报这些班,参加这些竞赛,就是冲着能够在升学的时候加分的,孩子本身也并不喜欢。如果真的取消了,也就没有必要继续让孩子吃苦,还浪费时间和金钱了。然后呢,马上去寻找可以帮助升学的途径和方法。

我认识一些家长,是典型的第一种家长——还有很多家长,包括我,也会在孩子的学习初期,有类似这样的想法——记得小丸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带她去学击剑,听教练这样说“现在学这个的人少,容易出成绩”,也觉得挺好的。虽然当时并没有想到升学会有什么帮助,但是,觉得孩子有一项比较突出的特长,总归是好事儿。

当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尊重了孩子自己的选择,没有坚持下去。我想,如果我是为了升学加分的缘故,硬逼着孩子一直去练,去参加比赛,那么,到现在是不是会很失望和愤怒呢?

有一些家长,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一些。他们会打听到某个学校对某种特长生有需求,就会让孩子去专门学这个特长。

比如,某中学有乐团的传统,最近几年很缺吹单簧管的,那么,他就会让孩子专门去学,增加录取的几率;某校的足球队里,守门员很缺,他就会让喜欢打篮球的孩子,去专门学习足球,而且不踢前锋后卫,专门学守门。

总之,很多这类的家长,会有一个惯性思维,“好学校那么少,总要挑学生的,今天取消奥数和特长,那总有另一个东西出现,我们只要早研究早点学,就能找到捷径”。

还有更为极端的。我的一个朋友,去专门听了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小升初专家”的公开课。要知道,这可以一票难求的一堂高端家长课堂,现场乌泱泱挤满了一千多位家长。

就在这样的课堂上,这位专家逐一分析北京各个名校的招生政策,那简直是如数家珍,细致到令人惊叹的地步。可以说,非常具有实用性,众多家长都在各种惊叹,各种记录,生怕漏了某一个决定孩子命运的细节。

但是,我的这位朋友,在听到一半的时候,还是离场了。因为,他听到这位专家,在讲台上分享的秘诀之一:要去行贿。是的,就是行贿。不是去贿赂招生的老师,而是你孩子小学的老师,还有同班的同学。贿赂他们干什么呢?拿选票啊,当优秀学生啊——当了优秀学生,就可以升学加分啊!

当时,我的朋友被惊呆了。“我宁愿孩子不上重点学校,也不能在他人生的起点上,就让他’犯罪’!”,他跟我讲这段经历的时候,还是很难相信,这就是在堂堂的首都北京,面向一千多人的家长,专家公然传授的“升学秘籍”!

当然了,这些专家在中国还有很多,他们的市场也会很大,也还会有很多的家长,就采用他们的各种升学秘籍。

第二种:还是先观望一段再说,该学的还是要学。

政策规定,到2020年全面取消特长生加分,那么,也就是说,在2018年、2019年的过渡期间,还是会有一部分特长生可以加分的。既然已经学了那么久,投入了那么多,还是坚持一下。就算不加分了,多学一种能力,也没有什么坏处。

大多数的家长,还是走比较稳妥的路子。在特长中,选择奥数、英语、体育、科技这些门类,就算升学不加分,也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锻炼了身体,不会有什么损失。

而且,大多数的学校,也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当学校面对众多的特长、奖项的时候,往往也倾向于选择最为标准化的,比如,奥数。可是,当奥数被很多学校作为唯一特长的时候,疯狂的事情就出现了——一个本来只适合百分之五左右的孩子去学习的门类,却变成了全员奥数这一世界教育史上的怪现象。

很奇怪的是,当奥数(英语、体育、科技都是一样)是一种兴趣的时候,往往会真的选拔出在数学思维上有特长的孩子,而且,孩子学得也会很投入。

但是,当奥数被当作了一门决定升学最关键的科目的时候,奥数就变得乏味、无趣、功利。通过奥数的学习,再想选出真正的数学特长的孩子,也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这催生出了专门“帮孩子学奥数”的专业教学机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孩子,通过他们研究出来的方法,都可以让他们在奥数的学习上,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这个成绩有两个隐患:

第一,不是孩子真实兴趣的体现,是被训练出来(不是学习)的一种应对考试的能力而已。也就是说,很多没有数学天分,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孩子,被“训练”成了奥数能手。

这有什么问题呢?就像是一个孩子,体质很弱,你非要训练他去跑马拉松。经过一段训练,他的确能够跑得快一些,超过其他没有训练体质好的孩子。但是,要是把这个孩子带到真正的赛场,遇到体质好热爱跑步又训练过的孩子,那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这样学习出来的成绩,不长久。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学习的规律,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制定自己的学习进度。

现在的多数培训班,急于在短时间内看到成绩,十天学会弹钢琴,五天学会说英语的广告铺天盖地。而这样快速的训练,就像我们用几天的时间背完一本书一样,当时测试背下来了,但是,一个月之后,忘得干干净净。

所以,无论是不是为了升学加分,让孩子去学“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都不如把自主权交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他感兴趣的,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第三种:该学啥学啥,本来就没有专门为了加分学。

这些家长,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参加各种竞赛,并不是专门为了升学加分,更多的是为了孩子发展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所以,该学什么学什么,没有受到干扰。

我自己,后来慢慢底就由第一种家长,过度到第二种,现在是第三种的家长了。

我所了解的情况,小丸子是他们班仅有的几个没有上奥数班的。我并不是反对奥数,正如奥数专家、国家奥数队主教练熊斌老师说的,“仅有百分之五的孩子适合学奥数”,而小丸子,我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她并不是适合学奥数的那“百分之五”,那么,我真的没有必要让孩子浪费时间去硬挤进去那“百分之五”了。

而且,我也并没有研究所谓的“升学政策”。据说,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进行规划,做铺垫工作了。可惜的是,都已经到了小学五年级了,我还不知道是怎样上中学的——尤其,我们还是外地户口在北京上学的。

不是我懒,不愿意学习。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去开发教育的课程,这些我都乐此不疲。但是,要让我去钻研那些升学政策,给孩子的简历增加光环,为了升学去研究哪些竞赛和奖牌有用,让孩子去学习面试技巧……我就是不愿意花费时间。

而且,我坚定地认为,在孩子的初级学习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应对仅仅的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也就是所谓升学。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学校、老师、家长、孩子,所做的都是为了争取进入到“另一所学校”的机会,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和荒谬。

当然,我可能会损失很多,但我并不在乎。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在刚刚开始的这几年里,破坏了学习的兴趣,违背了学习的规律,那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说白了,我觉得这个阶段的学校,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个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也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就现在的教育部所颁发的一系列政策,反而正在一步步地印证着中国的教育,越来越接近教育的真正核心,教育的真正规律。其实,我更希望教育的改革更快一些,更伤筋动骨一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真正有希望。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和我一样,非常支持教育部的“减负”“取消特长”“就近入学”等等政策。但是,我们更期望这些政策得到切实的执行,不能仅仅是流于发发通知了事,而具体到地方上的学校还是用老一套去操作,那么,到时候,吃亏的反而是我们这些“听话”的家长(不过,只要坚持了教育真正的规律的,我相信,从长远上看,这些孩子并不会吃亏,反而会因此而受益)。

当然了,中国教育所积累的问题,也是很多很多的,要想改起来,也是很难很难的。但是,方向是很清晰的,决心也是很大的,力度也是很猛的。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改革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路径,尽量让自己受到的损失少一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好一些。

所以,我其实很想说,无论中国的教育改革怎样发展,哪怕在现实中会遇到一些阻碍,但是,大的潮流是不会变的。

作者简介

白滔滔: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