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应景, 看看端午节神奇历史由来以及诡异的背后事

作者:奇葩南的解读 05-30阅读:618次

嗨!宝宝们好,端午小长假玩的开心吗~

现在正值国家法定节假日之际,上班族学生党都得以空闲的时间。可端午节到底是怎么由来的呐?以及端午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传统?端午节的背后又有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些都是咱们今天关注的重点。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先生的,在屈原抱石投入汨罗江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划船妄图打捞屈原的尸身,因此才有了赛龙舟的传统。又因为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此便有了吃粽子的传统。

其实历史上的端午节的作用是用来驱灾的,一般来说,古人如果祝亲友“端午节快乐”,轻则拉黑,重则约架,那是免不了的。关于端午有三件奇闻怪事,分别是 金蚕蛊:端午养出的“毒”、 叩门声:端午迎来的“客”、马莲香:端午独有的“味”。

关于“毒”:清代学者曾衍东在笔记《小豆棚》中写过一则名叫“金蚕蛊”的故事。讲的是云南“有养蛊家,杀人渔利,名曰 金蚕 ”。这种金蚕的制作方法十分奇特,要在端午节这个诸多毒物毒性大发的“恶日”,把蛇、蝎子、癞蛤蟆、蜈蚣之流,放在一个容器里,听任它们自相残杀,互相撕咬,最后剩下的那个“终极毒物”便名叫金蚕。古代有户姓章的家庭,这家人的奴仆、小厮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掉。起初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家是养蛊的,招的奴仆小厮每月一个都用来飨蛊了,甚至想将自己的女婿拿来喂养金蚕。

关于“客”: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子不语》中写过一奇事,亦与端午节有关。其一,广东有姓赵和姓李的两位生员,在番禺山中读书。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二更天时,突然听见屋子外面传来叩门声,开门一看发现了一位白面书生,于是三人便落座畅谈,书生深信仙佛之事,而赵生不信,书生把身上束衣服的绢带捆在房梁上,做成一个吊环,说将脑袋从吊环中穿过去便可以看见,李生本就迷信,结果真看到了观音等人,而赵生不信,便看见了恶鬼和吐着舌头吊死的人。直至第二年,李生考中了孝廉,会试连捷,官授庐江知县。谁知他刚刚上任,就因为错误而遭到弹劾,自缢而亡。

关于“味”:五代学者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粽子)置于金盘中”,然后唐玄宗率领妃子和宫女们,用小弓箭射盘子里的粉团,谁射中谁吃。《清稗类钞》提到,清代的“世家大族”在端午节都要互相馈赠粽子,“副以樱桃、桑葚、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这便是独特的味道了。

到这里结束了南南酱希望宝宝们端午节日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