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宝宝一下就知道妈妈来了是因为这个原因

作者:德云辣妈 05-30阅读:498次

婴儿(Infant,baby)是指小于1周岁的儿童。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得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哭啼的婴儿,为什么宝妈抱过来就安静了呢?母子连心,婴儿辨别妈妈原来是个这么神奇的过程。

婴儿是如何辨别妈妈的呢?

1、月子里是通过“看”吗?

月子里婴儿辨别妈妈主要是通过声音和气味,看排其次。

宝宝刚出生后视力并没有发育完善,新生儿看周围的事物都是黑白色。新生儿期婴儿最喜欢看的图形是复杂的人脸。

新生儿刚出生后,起初的几天耳朵里还有羊水的残留,微弱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只对大点的噪音敏感。

新生儿嗅觉是相比之下发育较快的。出生后2个月婴儿对酸,甜,苦,辣的刺激就可以做出反应了。

月子里,新生儿辨别妈妈,通过对妈妈身上的熟悉的奶味和宝妈的体味加以区分。另外,就是通过胎儿在母体内对妈妈熟悉的声音,来辨别妈妈。

宝宝三个月内对妈妈的区分相对较弱,三个月内宝宝基本很少出现“认生”情况。婴儿更依赖于那个每天抱他,陪他说话,给他奶吃的那个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奶便是娘”。

2、3到6个月如何辨别妈妈

随着婴儿身体的快速发育,听觉,视觉,味觉,妈妈熟悉的心跳声,都成了婴儿辨别妈妈时借助的对象。宝妈每天对婴儿的悉心照料,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会对每天朝夕相处照顾他生存的那个人,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恋母情节。

在宝妈用全部的爱呵护一个小生命时,这个小生命也对妈妈产生了特有的感情,宝妈每一份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宝宝大概在6个月左右,就开始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认生。在婴儿的心里,宝妈是他全部的安全感,他们会被逗笑,但他们对宝妈笑的最多。

3、6到12个月如何辨别妈妈

婴儿身体在快速发展。6个月以后,婴儿即便是看不到妈妈,听到妈妈的声音也能辨认出是妈妈。

6个月之后他们开始变得怕生。他们对陌生的世界到处充满了不安全感。他们会从周围的事物里找妈妈身上熟悉的感觉。

比如和宝妈比较像的人逗引他,他可能会露出微笑,和宝妈反差大的人逗引他,他可能会被吓哭。这个时候宝宝通过听,看,闻,大脑初步的判断,辨别妈妈的能力已经非常强了。

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有奶也不是娘”了,婴儿只熟悉吃“亲娘”的奶,这也是婴儿表现出的,对宝妈深深的爱。

感受婴儿辨别妈妈的神奇,每一份辛苦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祝福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饮食注意

快1岁的婴儿最惹人喜爱了,他已能够理解父母的一些话,仿大人做一些事,会用手势加上发音来表不自己的要求,尤其是看到大人吃东西,会表现出迫切的需要,这时, 父母就要分清不是所有的食品都能喂给孩子的。

像瓜子、 花生、糖果等小而滑,坚而硬的食品是不应该给孩子吃的; 虽然婴儿已长牙,但它的咀嚼功能,毕竟还未发育好,没有能力去食用,再者,粒状光滑的食品容易引起呛咳,婴儿的吞咽功能没有完善,不能像成人那样咽食物时会厌软骨如 盖子一样很好地把气管口盖住,因此容易呛人气管发生意 外。如果父母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话就要冒一定的风险,从 孩子的安全角度出发是不值得这样去做的。

另外,像元宵、 年糕、粽子等糯米制品比较粘,又不易消化,不宜让婴儿食 用,一些刺激性食品如咖啡、浓茶、辣椒不利于婴儿神经系 统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也是不适合婴儿食用的。太甜、 太油腻的食物营养价值低,婴儿吃后影响正常进食,最好也不要食用。给婴儿选择的食品应该是营养丰富、易消化、口味不重的某些食品。孩子的味蕾密度较高,同样味道的敏感度高,因此往往会拒绝那些有特殊气味的蔬菜,如韭菜、大蒜、葱姜、芹菜、茴香、辣椒、胡萝卜之类。但只要家庭不因此而拒绝这些蔬菜上桌,让孩子感觉它们是膳食中的一部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很可能会慢慢接受这些味道,自然而然地改掉偏食的毛病。